百年佘山天文台即将大修,这个“镇馆之宝”有望恢复观测能力
2021-01-3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上海小囡小时候春游都会去的“佘山天文台”,今年就将迎来120周年纪念日啦!记者今天获悉,今年佘山天文台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修缮,目前整体修缮工作已在逐步推进中,计划于今年3月下旬开始现场施工,具有百年历史的“镇馆之宝”——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也有望通过修缮后恢复天文观测能力。

 我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台长沈志强告诉记者,佘山天文台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天文台,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也是我国天文研究中心之一。佘山天文台印证了100年前的人们就已经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现在的青少年来说也很有启迪意义。对于不少上海中小学生来说,这里也都留下过童年科普的记忆。

位于松江的佘山天文台地处西佘山之巅,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当年装备了“远东第一”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百年来拍下了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为喜爱天文的人们打开了一扇仰望星空的天窗。这座赤道式装置的天文望远镜采取了当时流行的天图式,在一根钢制的长方管上,顶端装置口径为40厘米、焦距长约7米的两组透镜,一组用来目视观测,一组用来跟踪照相,还配有覆盖望远镜的铁质圆顶。因为建成时是远东第一,被称作“远东第一镜”。

2004年,上海天文台佘山站以百年老台为基础,建成了国内第一家专业天文博物馆——上海天文博物馆。博物馆包括“时间与人类”和“中外天文交流”两大展馆,前者展示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与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关系,以及上海天文台为我国时间工作所作出的贡献。后者又分为“天学交流”“子午测时”“远镜沧桑”“百年老镜”“天书宝库”等展区,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近代天文科学在中国,特别是上海地区的发展历史,并穿插介绍有关的天文知识。

近年来建造的天文观察台内部安装有直径达164厘米的光学天文望远镜,还有激光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直径156厘米的光学折射望远镜等先进仪器设备。除了现代化的天文观测仪器,也有浑天仪、日晷这些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可以根据太阳的影线测定白天的时辰和春夏秋冬四季节气。

1901年建成投入使用后的100余年间,一代代天文工作者在这里克服种种艰难,为探索星辰宇宙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就在2021年,它即将迎来建成120周年。经历了120年的风雨,佘山天文台略显苍老。在上海市和松江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佘山天文台拟于本年度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此次修缮将对建筑物、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藏书室等设施进行升级,整体修缮工作已经在逐步推进之中,计划于今年3月下旬开始现场施工。

 从建筑、仪器、书籍、展陈四方面进行修缮 

记者了解到,此次修缮,将从四个方面加以改善,让百年天文台焕发新光彩。

百年佘山天文台在建台百余年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建筑修缮,但是大大小小的问题仍然有不少。作为矗立在上海自然海拔最高点佘山之巅的天文台而言,百年来的风雨和山区特有的潮湿环境仍然对建筑物有不小的伤害。加之佘山天文台整个建筑群建成于多个不同的历史年代,也有不少改建的地方。因此,每一次整体修缮都会对建筑物进行一次大体检,修复老问题,查找新问题。同时,这次修缮还将增加很多安全装备,让这座百年老建筑能够继续安全地矗立在佘山之巅。

每一位进入佘山天文台参观的朋友,一定会被那台百年历史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震撼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一批先进的天文研究设备逐步投入使用,40厘米双筒折射天文望远镜退出了天文科研一线。这座120年历史的中国最大双筒折射望远镜也将迎来建成后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

此次修缮中,将对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机械跟踪系统进行一次彻底的维修。在保留历史原物的基础上,依据原有接口配置全新的数字化终端设备。同时,天文台的老师们还将修复与望远镜一同建设的大圆顶,使其能够正常开闭和转动。当完成这一切工作后,这台望远镜将恢复天文观测能力。未来,观众将有机会用这台百年历史的天文望远镜遥望浩瀚星空。

在每一座天文台中总少不了藏书室的存在,佘山天文台也不会例外。在佘山天文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三间不大的房间中收藏着上千本由英文、法文、俄文和拉丁文等多种文字编撰的天文专业书籍。这次修缮,将全面升级这里的保存环境,使得这些重要的历史资料得以长久保存。同时还将对一些珍贵资料进行保护性修复和数字化。对于天文学历史有兴趣的小伙伴们,说不定未来也可以查询到这里所保存的图书资料。

2004年,在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天文台的共同支持下,佘山天文台建设成为上海天文博物馆。2009年,天文博物馆经过二期改造形成了目前的展览内容。在此次修缮过程中,展陈部分也会进行一次整体的翻新,并增加展陈内容。在介绍天文学和天文台发展历史的同时,展现天文学与佘山和上海密不可分的关系。丰富的实物展品和珍贵的历史资料,结合多媒体展陈手段,将为每一位游客展现天文学在上海、在佘山的发展历程。未来,更多的科普活动也将在此举办。

据介绍,近期,除40厘米望远镜展厅因已开始修缮准备暂停开放外,博物馆其余部分仍正常开放。上海天文博物馆方面也表示,欢迎社会公众对修缮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