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哨所的故事,这场爱国主义教育网课致敬“最可爱的人”
2021-02-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

“在祖国版图最西端的红其拉甫哨所,是我国海拔最高的边防哨所,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由于高寒缺氧,空气稀薄,这里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8%,最低温度零下40℃,被生物学家定义为‘生命禁区’,地质学家称之为‘永冻层’。”来自奉贤区江山小学二年级的傅一雯同学以一篇《致敬最可爱的人》唱响青春赞歌,“一代代边防战士驻守在这里,用青春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平安,确保口岸的畅通。”

今天下午,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红色收藏专委会、上海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奉贤团区委、徐汇区邮局、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哨所的故事——致敬最可爱的人”建党一百周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网课在南京西路街道古柏居委会举行。

活动伊始,现场展示的在红其拉甫哨所实地拍摄的边疆风光和戍边战士的坚毅身影让一群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的画像跃然眼前,带给现场小朋友们很强的视觉震撼。

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让青少年感受伟大祖国的疆域辽阔和戍边战士的坚守精神,本次活动走进边防哨所,走进边防部队,用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串联起祖国边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身穿绿军装,手握冲锋枪。不畏严寒苦,终日守边疆。”来自新疆喀什军分区边防团排长田壮以视频的形式讲述了在祖国版图最西端,素有“雪域孤岛”和“西部天门”之称的红其拉甫哨所上不知疲倦的边防战士的日常,他们用满腔热血书写着卫国戍边、扎根奉献的坚定理想。

浦东新区康桥实验小学周妙涵讲述的《生命禁区的奉献之歌》生动诠释了“国门威严、使命如山”;新疆莎车一小学生讲述的《新疆海拔最高的“河尾滩哨所”》让人感叹戍边之艰苦;电力大学学生陆亦带来的《雪域上的雄鹰》带领大家一睹战士风采;傅雷故居讲解员梅雨晴将《全国劳模拉齐尼》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刘石安会长以铿锵有力的话语为这群最可爱的边防战士们点赞,令人动容。

忠诚载岁月,报国熔军魂。为致敬用生命捍卫庄严国门的武警战士,杨浦区凤城新村小学陈宥凝和杨浦区黄兴学校的金奕彤分别朗读了写给解放军叔叔的慰问信和解放军叔叔给小朋友们的回信。

杨浦区黄兴学校、奉贤区江山小学、浦东新区康桥实验小学、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杨浦区凤城新村小学、新疆莎车一小的学生们也通过亲笔书信给雷锋班、南京路上好八连、杨根思连、沙家浜连、冰雕连、红旗拉甫哨所的解放军战士们送去了新春的慰问和祝福,字里行间透露着崇敬之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