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新文化地标的第一个春节:书店、剧场都很火
2021-02-1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上海的一批全新文化地标已经成为今年就地过年的人们的新去处,也为文化春节源源不断地输送精品内容。这几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走访了其中的一些地标。

 “图书+餐饮”模式大火 

市民荀女士带着儿子初六中午来到长乐路上的朵云书院·戏剧店打卡。虽然刚刚过了11点,但店内负一楼的“小食堂”已经一座难求,荀女士等了好一会儿才落座,这让她大感意外。“本来以为书店都是人不太多的,排队等座的书店是第一次遇到。”

作为世纪朵云旗下的第五家书店,朵云书院·戏剧店去年末开张以来,因其上海书店中独有的“戏剧主题”而备受读者关注。其实这家书店还有一个突破就是真正实现了“图书+餐饮”的充分融合。之前的书店虽也强调多元化经营,但也只提供饮料和轻食,而朵云书院·戏剧店的“小食堂”,由书店自主经营,提供地地道道的日料,其中不乏许多招牌菜。

看了精美的图书然后再去品尝精致的美食,两者毫无违和感,反而是相互促进,这是朵云书院·戏剧店的一个思路。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每天都有很多读者到书店打卡,图书销售和餐饮相互融合促进,带动了人气,书店的营业额也很不错。目前他们已经延长了“小食堂”的营业时间,未来计划在兰心大戏院改造完成恢复演出之后将“小食堂”打造成深夜食堂,人们看完戏在此吃宵夜成为可能。

 “家门口的书店”焕发生机 

在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海派书房作为  “家门口的书店”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到书店去坐坐”成了周围居民打招呼时的口头禅。

这是开张于去年世界读书日的海派书房所经历的第一个春节。和其他那些开设于商圈的精致书店不同,坐落于小木桥路上的海派书房有点孤零零,周围全是老小区。

据了解,书店所在的地方原有十家商铺,由于历史原因,业态传统,空间简陋。为了能进一步提升街区的建筑品质,活化社区人文风貌,海派书房在不改变街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书店七百多平方米的空间进行了优化,形成了“老情调,新海派”的建筑特色。所售图书也以海派文化和沪版图书为主,很得周边小区居民的欢心。

记者在探访时正好遇到住在周边的郑先生,他告诉记者,春节期间除了外出走亲访友,在家里时他几乎每天都来书店里喝上一杯咖啡,连和朋友聚会也都安排在这里,书店俨然成了他的一个“后花园”。郑先生说,过去离他最近的书店是钟书阁徐汇店,坐地铁过去都要半小时。也因此他对这个“家门口的书店”突然有了一种亲近感。

 “木偶剧场”满足城市原点的儿童消费 

一个月前,历经500多天的修缮工作后,上海木偶剧团新馆正式新装亮相,以“木偶剧场”的全新姿态向公众开放。春节期间“木偶剧场”里上演的是新创大型多媒体皮影戏《九色鹿》。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的《九色鹿》门票早已售罄,每天开场票前剧场门口都有人等退票,这对于上海木偶剧团来说是多年未见的现象。记者了解到,《九色鹿》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挖掘中国题材与敦煌文化的魅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九色鹿》打破了皮影的传统表演模式,首次尝试“荧光皮影”与传统皮影交汇融合的创新形式,将表演空间延伸至台前。幕后的皮影可以秒变荧光皮影,来到幕前与观众近距离接触,并随着情节的转换,再次从台前跃入皮影幕布之中,实现了“影、映、荧”三位一体的海派皮影新印象。

这个位于南京西路仙乐斯广场中的“木偶剧场”成了春节期间的网红打卡之地。上海木偶剧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对木偶剧场的火爆并不感到意外。首先是剧场升级改造之后,各方面硬件软件都有大幅度提高,这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另外,仙乐斯广场离上海的城市原点国际饭店只有几百米远。这个核心区域里的文化场馆很多,但儿童专属剧场只有“木偶剧场”一家。可以说“木偶剧场”满足了这个区域儿童文化消费的需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