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讲话让他们坚持把这条扶贫“潮酷”路走下去
2021-02-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青年报·青春上海“扶贫路上的上海青年”系列报道中所采访过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章莉莉也很关注这次大会,她所做的非遗“设计扶贫”工作吸引了诸多年轻师生、青年设计师的参与,在她看来,扶贫也可以很“潮”、很“酷”。

 当好设计师与传承人之间的“翻译” 

“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总书记在今天大会上说的这段话让章莉莉印象深刻。

章莉莉所走的,是一条不寻常的扶贫路。从2014年底开始,章莉莉就致力于非遗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实践,推进上海对口援建地区的非遗扶贫工作,负责上海大学承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以及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等项目执行,从2014年底至今共计举办了11次整建制非遗扶贫教学班,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带头人培训和基础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至今已培训了600多名非遗传承人。

今天的大会让她也回头看了一下从2014年至今自己走过的扶贫路,对于扶贫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举办研培教学,她开始有机会与来自中国各地的传承人接触。“我们可以很真实地接触到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他们珍贵的传统工艺。在暑期里我们对非遗学员们进行回访,走进山区、高原、盆地,走进贫困学员们生活工作的空间。正是如此,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他们的处境,懂得了他们的需求,思考如何帮助他们用自己的传统技艺和勤劳双手来改善生活。”

而章莉莉带着上海大学的师生,成为了设计师和传承人之间的“翻译”。他们的“设计扶贫”从“非遗传承”的角度切入,帮助大山、高原、边疆等贫困地区的非遗传承人提高眼界、提升能力,并通过高校设计教学等创新模式,吸纳更多设计师和品牌共同介入,找到非遗新品孵化模式,让传承人与设计力量保持长期合作,得到更多订单和发展机会。

曾经被埋没在深山里的“赤水竹编”“遵义藤编”如今跨界成为了上海老字号产品上的“点睛之笔”,这样的“非遗+老字号”跨界扶贫案例如今已不止一个两个了。在她看来,设计参与扶贫这条路子显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设计介入传统工艺的扶贫路径,发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让传承人们受益。设计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角色,链接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让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目标成为现实。

 扶贫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教育 

“一个从事设计行业的人,需要有‘一颗中国心’和‘一双国际眼’。”章莉莉说,设计所包含的不仅限于视觉范畴,有时候更倾向于解决一个社会问题。非遗扶贫的开展对学设计的青年人来说也是很有益处的。

为了当好“翻译”,更好地理解非遗项目和传承环境,章莉莉和她的师生团队经常在寒暑假期间回访传承人,来到他们家乡,考察当地的非遗项目,走访了青海果洛、贵州赤水、四川阿坝、新疆喀什等贫困地区。“这些年来我飞了有约100次,考察了近30多个城市地区,从西南边陲小镇到五千多海拔的高原牧民贫困村。”

她表示,“设计扶贫”项目也帮助年轻的高校学子理解了“什么是社会责任感”。通过与贫困地区的传承人接触,走进当地,给予帮助,相互合作,获得成果,这一系列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教育。“扶贫过程中我们看到城市和乡村的生活差异,对塑造健康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很有帮助。很多青年设计师从中获得了对人生的新定义,对东方文化的理解。”

设计扶贫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让年轻人喜欢非遗。通过设计将传统工艺在过去比较保守的面貌,在保留其核心技艺的同时,与现代生活需求结合,形成符合现代审美的传统工艺新产品,让手工技艺得以保留,让贫困地区的非遗从业者增收。“我们为青海省果洛州创作的‘格桑花’藏银锻造服饰系列,就吸引了许多潮酷年轻人的目光,传统也可以成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扶贫也可以很酷。”

章莉莉说,今天的表彰大会让她和其他师生们都更有了信心。“看到他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我们很高兴。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将在中国大地上茁壮成长,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她也希望尽快将这几年在“非遗活态传承和创新设计”的实践经验整理出来,带动更多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师,成为专业的非遗跨界设计师,帮助更多藏在深山中的美被人发现,带动更多山村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大学,还有一批师生团队坚持到贫困地区进行支教、产业扶贫。今天的大会也让他们很是振奋。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2017级本科生许世岩表示,产业振兴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与当地蜂农共建养蜂特色产业,通过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升养蜂产值,助力蜂产业增产创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要一直践行把小我融入国家、人民的大我之中,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

 == 相关链接 == 

“跨界”让扶贫活水不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