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花谈越剧传承:要让青年人觉得学戏有希望
2021-02-2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3月17日到21日将有《梁祝》《李娃传》《三看御妹》《孔雀东南飞》和《劈山救母》五出大戏献演于天蟾逸夫舞台。这也是重新开台以来,外地剧团在天蟾的第一次演出。绍兴小百花掌门人吴凤花今天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谈了她对当下越剧的一些看法。

 “看戏还是一定要进剧场” 

绍兴小百花与上海颇有渊源,3年前天蟾逸夫舞台开始整修之前的最后一场演出就来自于绍百。而吴凤花至今还记得1991年她率团在上海共舞台演《陆文龙》,当时盛况空前,连演了18场。“真的很怀念。现在环境观众都变了,这种盛况不会再有了。”

面对改变了的大环境,绍百也在尝试突破。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吴凤花她们也尝试在举行了网络演唱会,希望通过网络吸引观众,加强越剧艺术的普及。“很不解渴。”吴凤花说,“我希望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能看到观众,面对面有一种亲和力,但是搞网上演唱会,面对话筒我完全感觉不到,这种隔空的表演少了一点气场。”

“云演出”是去年至今的热点。在吴凤花看来,云演出是疫情之下院团找出的一种传播办法,可以满足防疫要求,又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比如绍百和北京京剧院曾经联合举办过一次网上演出,观众达到5.2万人次,这在剧场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但是吴凤花仍然觉得,观众看戏还是要进剧场,演员演戏也要进剧场。“虽然网络也有弹幕,但是演员演出的时候不可能总看弹幕啊,网络和剧场的演出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吴凤花说,应该找到剧场和网络的一个融合点,这需要不断探索实践。

 “好的越剧生源太少了” 

此次绍百带到天蟾的五部大戏,都是精挑细选的。《梁祝》《孔雀东南飞》和《李娃传》都是范(瑞娟)派和傅(全香)派的看家戏,而《劈山救母》体现了绍百“文武兼备”的特点。其中有不少戏都是绍百六代同堂,是绍百1986年建团以来艺术传承的见证。

相比其他越剧院团,绍百人才培养的优势就是他们自己有一个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通过这个中专戏校绍百可以定向培养新人,为自己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不过吴凤花告诉记者,在第六代学生招完之后,他们已经多年没能招齐可以开出一个班的生源了。

“现在孩子的就业选择太多,而学戏太苦,未来收入也不高,所以在读书和学戏两者之间,很多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够读书。”吴凤花说。不过这种局面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改变,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不得不放宽招生的地域限制。这次参演《劈山救母》的四个第六代青年男演员,就来自河北和浙江的宁海,他们学戏从最基础的方言开始,在吴凤花她们的悉心培养下,现在不仅能武,也能演唱了。

吴凤花说,要解决戏曲艺术招生难的问题,应该在整个教育和就业层面进行考虑,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让青年人觉得学戏可以看到希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