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西南的隐世高手乐团,活跃着一支沪军力量
2021-02-28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在各地发展职业交响乐团的当下,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在参与。不过,建造一座剧场不难,但是建设一个乐团,却需要几代人的耐心耕耘。如何帮助新乐团迅速提升水平,走上长久发展的职业化道路?近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指挥公益活动”新年首场来到贵阳,由联盟主席余隆赴贵阳交响乐团义务开展为期数天的排练、并与乐团合作演绎一场音乐会。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大师频繁互动、优秀青年演奏家不断加盟,已成为目前的方案之一,而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古典乐重镇上海的援军。

  一线指挥家实地指导  

中国的交响乐团发展不平衡,像交响乐团联盟主席余隆担任音乐总监的三支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是一流名团,但都分布在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

“欧洲很多非一线城市,都有一流的乐团。”余隆举例,英国工业城市伯明翰,因为西蒙·拉特曾经执掌的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化地位。

中国各地也在努力。以这次音乐会所在的贵阳为例,贵阳交响乐团是一支民营职业交响乐团,成立至今才12年。当年企业家黄志明和王小星夫妇找到时任中国交响乐团首席的刘云志,说想要在贵阳建立一个民营职业交响乐团时,刘云志曾泼过无数盆冷水。他知道,要办好一个职业交响乐团太难了,财力、人力、精力的投入,都将是一个“无底洞”。

但是,黄志明的那句“我想让这座城市少一点麻将声,多一点音乐声”,深深打动了刘云志。在贵阳交响乐团成立以前,这座城市还是一片“贫瘠的交响乐沙漠”,而现在,这支交响乐团已经闯下了自己的名声,“就像武林中的隐世高手”。

“中国各地的交响乐团发展很不平衡,很欣喜看到贵阳交响乐团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正让音乐变成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比起北上广一线城市乐团,它的存在和意义显得更难能可贵。”余隆说。

为了让这些正在努力进步的乐团,能够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年,他担任主席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发起“指挥公益活动”,11位一线指挥家计划于一年内踏足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甘肃省、陕西省、江西省、四川省等多个省份的交响乐团,增进交流,发现短板,帮助乐团解决从艺术到管理的实际问题,完善地方乐团职业规范,为中国交响乐事业的有序发展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不过,因疫情原因,演出纷纷推迟,去年只有指挥家张国勇和林大叶分别完成与兰州交响乐团和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团的约定。如今余隆接棒指挥贵阳交响乐团,开启2021年的新旅程。第一次来贵阳的余隆,在元宵节当晚指挥乐团演绎了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演奏家刘云志上半场独奏,下半场担任乐队首席,酣畅淋漓。返场一曲《良宵》,延长节日的余韵。

  优秀青年演奏家加盟  

大师指挥家的到来,不是常态,一支职业乐团的发展,需要的是更多高水平人才的加盟。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发现,在贵阳交响乐团,活跃着一支“沪军”。

演奏员的水平也对职业乐团的发展至关重要。贵阳交响乐团汇集了来自全世界的精英,一度有来自16个国家30几个外籍乐手,更有来自全国各地有才华的年轻人,其中有4位毕业于上海乐队学院。初次合作,乐手们音乐素养、乐团的职业标准、观众的热情都让余隆刮目相看。“他们的音乐很纯粹,我在这里看到了中国交响乐的希望。”

上海乐队学院的成立初衷,就是为业界尤其是国内古典乐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职业人才,如今,它的毕业生屡屡被各地交响乐团“疯抢”。

贵阳交响乐团大管声部副首席陈宥安今年26岁,此前在上海乐队学院学习时,曾被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和沪上媒体交流过多次。学习期间,她就曾来贵阳参加乐队实践演出,毕业后,陈宥安应聘成为贵阳交响乐团的一员。

她透露,虽然刚开始对饮食、交通不太习惯,但却很快融入了这支乐团,“过去一年半,我在这里获得了飞速的成长。我们的演出很密集,积累了很多经典曲目,要跟上进度就要付出更多努力。希望未来能和贵阳交响乐团一起走出西南地区,让更多人听见我们的声音。”

沪籍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是贵阳交响乐团第四任艺术总监。他告诉记者,交响与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坐标,一个城市的交响乐团总是和这个城市的观众一起成长,“近年来贵阳交响乐团在曲目设置兼顾艺术性,也兼顾市场,培养了一批忠实乐迷。”

余隆对这支乐团有更大的期望:“贵州多山,桥梁建筑在全球名列前茅。同样,贵阳交响乐团也值得世界瞩目,相信他们未来可以用音乐搭建更多文化的桥梁。”而张国勇对贵交的下一步,也有了完整的筹划,他希望在全国打响贵阳交响乐团的品牌,“今年贵阳交响乐团将到北京演出,明年计划进军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