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出一块布,他们在校园里种起了棉花
2021-03-1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周旭阳 记者 刘昕璐/文、图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劳动精神,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最近在校园里开设了“劳育工坊”,并在位于上外一隅一片未开发用地上,划出了“棉花种植专用地”。就在两天前,这里师生们完成了最后一次翻土。本月底,这片土地就会被播下种子,预计持续照料养护一年,最终将在这里收获一片棉花。

在大学校园里种棉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寻布” ◆

他是上外西班牙语的专业老师,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与传播”课题小组的指导老师,他就是90后的张礼骏老师。

已经做完两期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的张礼骏,在最近一年内做了超过十场次上海非遗的推广,而其中就有松江的布。

南宋末年,黄道婆革新和传授棉纺织技术和工具,使得松江一带人民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在明清时期,松江棉布便远销全国各地,赢得了“衣被天下”的声誉。

“既然要推广松江的布,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去做一块布呢!”张礼骏结合松江“衣被天下”的美誉,以及想让同学们共同劳作的心愿,和上外团委书记廖文其想到了一块儿。

“如果我们可以在学校开辟一块地,从种植到收获的全周期里,既能让同学们了解种植的艰辛,又能让大家参与劳作,还能收获从无到有的成就感,这感觉很棒!”廖文其很是认同。

很快,在校团委、学工党委、西方语系、后勤等多方协商协作下,一个“种布计划”就开始了。没过多久,一块荒地被批了下来,成为“劳育工坊”的启动地。

传习与传播非遗,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因此,在张礼骏的脑海里,他甚至勾勒出更美的图景:在校园里,从种棉花到收集、纺织,继而做出真正的一块布。

◆ “种布” ◆

3月12日是植树节,也是“劳育工坊”翻土工作的最后一天。张礼骏等几名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再次来到这片土地。

一个下午的目标,是将这片荒地开垦完毕,把地上的土完全翻过来,这样可以在正式播种之前,冻死杂草,疏松土壤,也可以减少一些虫害。

此次教授同学们干农活的是一名松江本地农民,在此期间,他细心地给同学们讲解锄地技巧,哪里用力,哪里下腰,哪里下脚。

拿上锄头,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起初大家还穿着厚外套,在一番辛苦劳作之后,大家都脱下了大衣,额头上沁出了汗珠。

对于从来没有锄过地的同学来说,第一次做农活确实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当年种地的时候,都是头顶星,脚踏冰。”农民伯伯谈起他年轻时的情景。他一个人在几个小时内耕完的地,十几位同学和老师们合力却用了大半天时间。

来自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的王钰说:“很累,也很快乐。”“以前从来没有做过农活,这还是第一次做这么辛苦的工作,可以学到许多的农学知识,和大家一起来干活也很开心。”西方语系的同学周咏芝也这样说及。

劳作时,大家还遇到了不少的小动物,蝼蛄,蚯蚓,蜈蚣……别有一番野趣。几位老师也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后勤组的周师思老师说,小时候看见过爷爷奶奶干农活,这次锄地让自己想起了许多童年时候的场景,非常亲切,非常怀念。

◆ “织布” ◆

如今的劳作,实为一年后的收成做准备。

“现在手工纺织已经非常非常少了,让同学们体验到从一颗种子到一块布,这样的经历相当可贵。”张礼骏说。

对于张礼骏来说,保护与传承非遗是他最投入的事情之一,他联系到了位于松江仓城的“布文化展示馆”,该馆是松江的一处有关“布”的展示与创意馆,馆内展示了部分近、现代松江棉布和织造工具,陈列了松江棉布、药斑布、织布机等实物,追忆松江劳动人民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

在平日里,张礼骏还会带同学去参观布艺展示馆,让同学们了解织布的不易。

在最近一次参访时,布展示馆的负责人杨潘红带学生们参观了近代的松江民间布工艺,“童年的时候,手织布是妈妈送给女儿最好的嫁妆”,她接着介绍,“我们现在有老上海风情的松江布旗袍,有多功能布笔记本,也有手机壳、腰带这样跟时尚结合的文创产品。”

之后,展示馆还将与学校合作,待校园棉花收成后,同学们可以在此地实现“棉花织成真正一块布”的梦想。

对于参加劳育工坊的同学们来说,对此满怀信心。来自松江本地的00后学生吴士赟说:“对于我们将用棉花做出的作品,我们充满期待,但更有意思的是这段从未想过能去体验的经历。”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周旭阳 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