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之志|她们的志气,依然点燃今天的心
2021-03-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马鈜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平民女校是此次参观的最后一站,感谢您参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位于老成都北路7弄30号辅德里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里,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平民女校,这是我党培养妇女干部的第一所学校,女校有何故事?传承着怎样的精神?

当95后纪念馆馆员费鸣萱正式加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这个大家庭后,她在慢慢感悟中体会到,了解女校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使这份职业成为了一份事业,一种使命。

  经历百年风雨  

这里有我党培养妇女干部的第一所学校

在车水马龙的上海延安路高架一侧,有处闹中取静的场所——两排经历百年风雨的石库门建筑里,1922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这里,有中国共产党培养妇女干部的第一所学校——平民女校。

去年11月,纪念馆进行闭馆修缮,如今清水墙外搭建着脚手架,正在对外立面做清洗维修。走进纪念馆的弄堂,推开黑漆的石库门,迈入平民女校展厅,崭新的木地板年前刚刚完成修缮,原来女校所在位置地势较低,潮气大,地板下的木龙骨受潮严重,变得凹凸不平,修缮团队年前才完成整修。

闭馆后,95后纪念馆馆员费鸣萱常走在没有参观者的纪念馆里,也会来到平民女校。

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开始了妇女解放运动实践的尝试。为培养妇女干部,陈独秀与李达商量创办了平民女校,其宗旨是“养成妇运人才,开展妇运工作”。1921年12月和1922年2月,平民女校先后以“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名义招收学员30余名。

当时平民女校实行半工半读,学生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通过劳动来贴补日常学习费用。校内设置手摇洋袜组、毛衣钩结组、缝衣做鞋组,产品对外销售。

展厅里如今放着征集来的同时期的一些老物件如缝纫机、织袜机、熨斗等劳动工具,费鸣萱注意到,参观者常会在这些带着“年轮”的实物前驻足,遥想当年这些女校学生的生活。

最特别的是,这里有一份《妇女声》报纸的平民女校特刊,记录了何谓平民女校。沈泽民说:平民是有别于贵族的意思。第一,这里是平民求学的地方;第二,这是平民精神的女子养成所。我们是平民,我们是女子,但我们也要读书,我们就把这所学校称为平民女校。从这里也走出了王一知、丁玲、王剑虹、钱希均等有名的学员。

“1922底-1923年初,学校因许多兼职的革命活动家无暇顾及和经费不足等原因停办,部分学生转入上海大学、上大附中学习。虽只开办了8个月,但学校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是我党培养妇女干部的第一所学校,在党的工运史、妇运史、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留下了珍贵的一页。”随着工作的深入,女校的意义也早已刻进了费鸣萱的心中。

  传承女校精神  

这场新媒体诵读会让女校历史能听能读

2019年9月,费鸣萱加入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她毕业于上海电力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按照专业方向,这名95后或是成为金融行业的一员,或是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师。然而她却来到纪念馆面试,这和她大学时期的经历有关。

大学期间,费鸣萱既是班长,又承担了学联的工作,一次组织活动走访红色景点,她策划安排的路线就是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和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这是费鸣萱第一次走进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对纪念馆的建筑风格和多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说实话,对坐落于纪念馆内的平民女校并未留下多少记忆,展厅布局不大,讲解只花了十多分钟,她当时只知道这是我党培养妇女干部的第一所学校,由陈独秀与李达创办。

步入岗位后,费鸣萱通过讲解练习、求教纪念馆党史研究部的老师,不断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2020年9月,《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红色起点新书诵读专场活动在纪念馆里演出,这场活动基于作家杨绣丽创作的《巾帼的黎明》节选文本,邀请多位艺术家进行二度创作演绎,演出分为“深沉的怀念、玫瑰的芬芳、巾帼的黎明”三个篇章,并结合多媒体制作、黑白老照片展示和配乐铺陈,生动展示了中共首所平民女校的感人故事和女性精神。

费鸣萱参与了活动前期策划和对接,制作风格独特的邀请函来体现女校历史,力求用多元化的节目形式传承女校精神,这次实践让这名95后认真思考,要让更多青少年走进红色场馆,还应该用哪些创新手法。

平民女校里最后一个小展厅摆放着一条条长凳,还原了女校当年上课时的情景,在黑板上用粉笔写着:我们为什么叫伊平民女校?这个问题也时常萦绕在费鸣萱的心头,敦促她不断学习。

==    对话    ==

青年报:工作至今,见证来了解这段历史的青少年多吗?

费鸣萱:我也当过讲解员,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进纪念馆,并借助线上云游系统、微信公众号等,了解百年前那些90后的故事。

青年报:听说你还是纪念馆团支部书记?

费鸣萱:对,去年我有幸成为团支部书记,我们团支部非常年轻,为讲好这段历史,我们通过学习试着走近当年平民女校师生的生活和时代,这是跨越百年的对话,更像是深入的交流、精神的传递。

青年报: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作为一名在红色场馆工作的95后,对这份工作有什么新感悟?将来还会做哪些探索?

费鸣萱:学习和讲解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历史从不停滞在纪念馆,它更像是一座宝库,让我们从中汲取,不断学习践行,再创造出新的火花。我的工作也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一种使命。我会努力探索更多创新形式,传承好这段红色精神,让红色故事直透人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马鈜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