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谢希德先生诞辰百年,复旦人这样纪念她
2021-03-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殷梦昊 

她与党同龄,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1952年,她怀着对祖国的一腔热诚,排除万难,毅然归国投身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她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她与黄昆先生合著的《半导体物理学》是我国半导体领域第一本专业教材。 

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她注重学科建设,坚持学术开放的优良传统,以高瞻远瞩的目光使复旦变为一所拥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大学,把 “复旦”这个名字推向世界。

她是谢希德。3月19日是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教育家、上海市第七届政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希德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当天,纪念谢希德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复旦大学江湾物理楼举行。 

 先生过世20年,却好像从未离开 

复旦大学恒隆物理楼二楼,有一间20年未曾使用的小房间。斑驳的木椅、泛黄的日历、尘封的打字机……这是复旦大学老校长谢希德先生生前使用的办公室。2000年3月,谢希德病逝,这间屋子被原封不动保留下来。

先生虽然过世20年了,却好像从未离开大家。今年春天,83岁的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叶令再次踏入这里,许多鲜活的画面,仍历历在目。

“谢先生以前她经常站在这里打字,给学生们写推荐信。”

“她觉得我们办公室太挤,就拿些椅子拼好,让我在她这里午休,她自己就在沙发上靠一靠。”

“当了校长后,谢先生每天清早都还会先到这里,处理完科研工作,才会再走到校长办公室……”

不觉之间,老人的眼角泛起泪光。“有时候,你会觉得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大人物,但接触下来,又会觉得她是个非常容易接近的老师。”和叶令一样,许多谢希德生前同事和学生说起这位中国共产党员、著名物理学家、新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时,总是满怀温情与敬意。 

 终其一生,都是学科开拓者 

叶令第一次见到谢希德,是在大学三年级的150人大课(固体物理)上。

那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谢希德和别人不太一样,穿着整齐漂亮的西装裙,虽个头不高,看着很柔弱,但仪态很端庄,讲课口齿清楚、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1951年秋天,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的谢希德,与当时身在英国的爱人曹天钦一起归国,来到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任教。谢希德当时教授的几门课程,在国内都还没有相应教材,于是她亲自编写讲义,每隔一两周就发放给学生。等到课程教完,一本本兼具系统性、理论性、实用性的教材也就诞生了。

“我们不仅拿这些书当教材,到了科研工作中也经常要翻阅的。”叶令说。

据谢希德之子曹惟正回忆,母亲回国时带了很多笔记本,这都成为她后面开设课程的参考书目。 

1956年,我国开始制定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在北京大学成立,北大的黄昆任主任,复旦的谢希德任副主任。几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这个班两年间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半导体专业人才200多名,成为我国半导体人才的主要发源地。黄、谢二人合著的《半导体物理》,也成为我国半导体领域学科的奠基之作。

回到复旦后,谢希德马不停蹄地与半导体教研组为半导体本科生先后开出固体物理、固体理论、半导体物理、半导体理论、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半导体专门化实验等全套半导体专业课,使1956年开始的复旦半导体专业的创办取得了“开门红”。

到了1977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基于对国际研究动态的高度关注,谢希德敏锐捕捉到表面物理的广阔前景,并将其作为自己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在同年召开的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上,她郑重提出在中国发展表面物理的倡议。

这一年,她已55岁。

很短的时间内,复旦大学在原有物理系和物理二系的基础上迅速建立八个研究室。叶令正是这个阶段被抽调至谢希德手下工作。她记得那时,谢希德作为学科带头人,每天忙于筹建新专业、组建新团队,工作节奏非常紧张。

“回头来看,当初选择发展表面物理,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谢希德学生、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曾担任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侯晓远解释,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表面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作用也日益重要。

终其一生,谢希德都在扮演所在学科开拓者的角色,从固体物理到表面物理,从天然材料到人工材料,从二维凝聚态到低维凝聚态。

“对于科学领域的前沿方向,谢先生总是把握得很准。”叶令认为,谢先生性格稳重平和,做事极有条理,但同时又是个急性子。她一旦想做一件事,就立即要做,绝不拖拉,“也许这样讲很矛盾,但这两种性格确实在她身上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近日,复旦大学致敬大师谢希德先生的系列活动正渐次展开。“大学之大,在于伟大的精神传统,在于追求卓越的学脉传承。我们对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她的精神、汲取奋斗力量、继续开拓前行!”校党委书记焦扬强调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殷梦昊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