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对话红色经典|宁可牺牲生命也要紧握笔杆
2021-03-27 青年

话剧《前哨》场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2月7日至2月9日,大型原创话剧《前哨》在上戏实验剧院首演,首轮演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据悉,4月16日至17日,《前哨》将在上音歌剧院上演第二轮,之后,于7月5日至7日登上上海大剧院的舞台。这部颇具文献戏剧色彩的剧目的作者,正是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

该剧以上世纪初至30年代风云激荡的社会为背景,展现了五位出身不同、经历各异的青年作家,从不同的人生路径汇聚到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文学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最终为理想和信仰献出了年轻生命的这段历史。

剧本别具匠心地构思了“戏中戏”以及三个年代交织的套嵌式结构,分别是上世纪30年代、90年代以及当代,展现三个时代的青年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在黄昌勇的笔下,通过构筑当代青年与当年青年的对话,从亲情、友情、爱情等多个侧面,对理想信念进行追寻,对龙华精神作了极具现实意义的诠释。

//   对话   //

青年报:本剧的名字,为什么叫《前哨》?

黄昌勇:1931年,五位青年作家在龙华就义。他们牺牲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前哨》问世,它的创刊号就是五位烈士的纪念专辑。本剧便从这本刊物得名,再次以《前哨》的名义缅怀烈士,探寻他们追求信仰的足迹。

青年报:看完《前哨》,可以感受到一种很强烈的文献剧的厚度。

黄昌勇:写这部戏,可以说是一种 “还愿”,早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就写过三十万字的《左联五烈士传》,对他们的故事有很深体会。

剧本的创作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构思,其间,我带领团队多次前往龙华烈士纪念馆、鲁迅纪念馆、老闸巡捕房等地采风学习,精心打磨剧本,使《前哨》具备了文献剧的厚度。创作伊始,就本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出发点来创作和制作这部作品。

青年报:要将学术性研究转化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这个难度还是挺大的。

黄昌勇:是的,我从两年前进入了剧本构思状态,去年年初形成剧本大纲并正式组建创作团队。暑假期间,我闭关创作,完成了剧本初稿。随后,剧组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评论家、剧作家等展开研讨,数易其稿。去年国庆长假期间,剧组放弃休息,连续七天集中打磨,终于使排演本正式定稿。

青年报:你觉得,这次创作,最难的部分在哪里?

黄昌勇:最难的部分是如何找到一个独特的结构,这个戏剧结构不仅仅是为了戏剧表达本身,还得与独特的内容相融汇,与创作主题的思想情感体认相结合。现在看来,我们初步达到了目的,因为这个结构不是教科书里有的,也不是从其它作品借鉴而来的,是编剧对这个题材独特的理解和自身独特的经历决定的。

青年报:结构是为内容、主旨服务的,这不仅是一次回眸,更是一次追问。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那个研究左联文学的青年学生还是当代正在排练左联作家话剧的青年学生,他们都在找一个答案——90年前,这几个青年作家为何宁可牺牲年轻的生命,也要紧紧握住自己的笔杆?

黄昌勇:戏剧结构上的三个年代,对应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代青年,自然会产生比较乃至互文,在我看来,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都逃脱不了个人的成长、成熟和成功!无论是职业、志业或者事业。但是,可能的分野就在于如何处理个人的发展与家国情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最好的体现。五四乃至其后代际的青年,可能在这方面继承得比较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大潮到今天中国和平崛起的环境,可能青年人很少再思考这些重大的人生问题。我想,通过这样的戏剧结构,当代青年回望初心,借历史人物映照当下的精神世界,自然会产生触动、思索和升华!

青年报:全剧一直有桃花这个意向来贯穿,尤其是那场左联作家一起在龙华欣赏桃花的戏,将革命浪漫主义推向了极致。

黄昌勇:桃花意象的介入,也是我和导演的得意之笔。一方面桃花与龙华的关系是一个客观存在,上世纪30年代龙华寺就有一片桃花林。同时,桃花本身鲜红灿烂的颜色,与革命烈士火红的信仰、壮烈的牺牲,又有意象的同构。桃花又是革命青年对未来理想世界浪漫主义的期待。这些都能够达到与当代青年人的心理共情,达到出乎意料的审美效果和情感震撼!

青年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涌现了许多红色题材戏剧,可以分享一下你对红色题材创作的心得吗?

黄昌勇:鲁迅认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也正是我这次创作《前哨》时候的思路和原则。好的文艺作品,一定不是模式化、概念化的,而是创新的、独特的,红色题材作品也是如此。

最近几年,有非常多的红色题材作品涌现,你会发现,那些优秀的作品,编剧都是花费了很多年,做了大量的扎实的研究工作之后所写成的,还原历史又充满感染力,有血有肉地展现先烈精神,这种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是需要大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为了简单的迎合,我们的舞台和荧屏上,还充斥着一些急就章、简单化地作品,背离艺术创规律,这样的作品的效应恰恰适得其反,我们也应该高度警惕。

  [记者手记]  

用当下年轻人熟悉的语言表达

这部戏的导演是马俊丰、艺术顾问是田沁鑫、音乐总监是许忠、视觉总监是郑大圣、领衔主演是袁弘、特邀主演是王洛勇……制作班底实力雄厚,而除了这些大多数由上戏校友担任的主演之外,上戏2019级音乐剧表演专业和上戏舞蹈学院2020级中国舞表演专业的青年演员也都参与其中,代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向先辈致敬。

作为一部由高校主创的剧目,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此剧处处充满了青春的朝气,用当下年轻人熟悉的语言表达与视觉呈现,让大家与这些曾经鲜活的年轻生命离得更近,产生更多的共鸣,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从中获取红色基因的力量。正如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所说的那样:“我深信《前哨》会成为上戏的保留剧目。”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则表示,这部戏体现了艺术院校是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它是思政专业化、专业思政化相互交融的生动教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