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查|近一成年轻人把兴趣当成职业,理想和现实如何“合体”?
2021-04-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当兴趣和职业合二为一,即便996似乎也没那么累。一天的工作伊始,90后王卓慧或开启美食体验之旅,或在办公室的美食研究所当着乐此不疲研发料理的“所长”,在工作中娱乐着;90后海归王立凡在第一眼看到酷帅的电摩托后就决定入职摩托背后的公司,将爱好与工作合体;而从高中起就爱带着卡片机到处拍照的付传海如愿成为一名影视制作的创客,终于能天天“对镜取景”了。

相关调查显示,58.3%的受访者认为把兴趣当职业才有热情。高达62%的95后把“个人兴趣”列在职业选择的第一位。但真正将钟爱的兴趣与工作合二为一也意味着要放弃高高在上的姿态,双脚踏足到平地上。挫折、难以理解你创意的客户一样不少。而包容是对兴趣最大的爱意。

//  调查  //

兴趣爱好本身也是“工作福利”

近六成受访者赞同把兴趣当职业

去年微博上曾发起一项“找工作,要不要把兴趣当职业?”的投票,吸引1.4万余人参与。结果显示,58.3%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选择,认为把兴趣当职业才有热情。

这句话在90后白领王卓慧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王卓慧的爷爷是厨师。也许是基因中印刻着对美食的热爱,5岁时,她就会自己搬个小椅子DIY炒鸡蛋。哪怕是简简单单的火腿肠也会被她玩出新花样。而长大后,成为吃货的她只对新店感兴趣,经常呼朋唤友去打卡新开的餐馆。

和普通吃货相比,王卓慧对食材的要求有些苛刻。在深圳住过的她,对潮汕牛肉丸情有独钟,来到上海后,她总觉得这里的牛肉丸在制作上差了一口气。“正宗的潮汕牛肉丸完全不加一勺面粉,加入了鲽鱼干、蒜等配料,香气四溢。而上海这里的牛肉丸,要不就是加入了面粉,要么调味料调配的比例达不到我的要求。” 而为了尝到正宗美食,王卓慧找了潮汕当地的师傅,将当天的新鲜牛后腿肉去淋巴,现打牛肉丸,冰冻后发顺丰到上海。

这样一个极度热爱美食的人在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投身餐饮业。起初,这一决定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他们觉得这一行的社会地位不高。但这并未动摇她的选择。“这一行高手云集,同样一道空心菜,有的能炒出灵魂和锅气来,有的却毫无生气。”

在入职食亨成为食材创新组负责人前,她当过美食编辑,做过餐饮全案策划。如今的她在公司一隅开辟了一间几十平米的美食研究所,带着一群90后、95后研发美食新花样、新吃法。“最近,我们刚为一家做夜市的餐饮企业研发了一款五彩豆浆。将五彩珍珠融合在豆浆里。前不久,我们还研发了蘸有肉松粉、海苔粉等各种口味的迷你肉松组合,这是因为有许多女生反映,大饭团入肚不免有些撑,且年轻人喜欢尝试不同的口味。”

食材创新研发员,这样一个新职业10年前恐怕还没有。资深职业发展专家、上海职业指导师大赛专家评委虞莹分析说,从大趋势上,现代社会职业的种类的确比以前丰富得多,这使得年轻人有更多选择以兴趣为导向的工作的机会。

但她也提醒年轻人,要区分兴趣和天赋,因为在职场上真正能取得较大成就的是自带的天赋。兴趣是会转移的,况且部分年轻人不太能真正理解到底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在具有天赋的领域发力,先发优势较强,对挫折的耐受度也较高。

和王卓慧一样,创客付传海现在的创业领域就是自己的爱好。高中时,付传海用积攒了许久的零花钱买了一台柯达的卡片机,从每个月有限的80元生活费中省下30元买胶卷。30元的胶卷最多只能拍30张照片。他分外珍惜每个月30次按快门的宝贵机会。渐渐地,这位摄影小哥成了班级里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高三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就开始做编导艺考老师,不久又和同学创办了影视培训学校,第一批学生甚至有没考上本科来复读的高中同窗。

对摄影摄像感兴趣的他本硕攻读的都是影视专业,且成绩优异,原本可以留在高校,但还是选择去一家国企从事与专业更接近的工作。但工作之余,他并没有放弃专业爱好,经常逛电影论坛,关注上海电影节的动态。

2014年,工作半年后,当了解到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开建后,他义无反顾辞职创办了申菲文化,公司业务主要涉足网络短剧、网络大电影制作、影视教育等。

一份《95后兴趣报告》调查显示,62%的95后把“个人兴趣”列在职业选择的第一位,很多95后表示更看重“轻松简单的工作内容”,并且最好与专业对口。

“我会要求我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因为我知道,兴趣爱好本身也是‘福利’,奋斗的过程是享受的过程。”在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程福财看来,把兴趣当成职业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福利制度更加健全,家庭财务日趋自由。在已经实现生存需求的前提下,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而当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个内驱力后,他的创新、创造力是爆发式的,形成正向的循环。

//  困惑  //

现实打败了理想,为生存不得不转行

35.8%的受访者认为两者应该分开

尽管有接近六成的受访者赞同把兴趣当职业才有热情。但也有35.8%的受访者表示不要把兴趣当工作,两者应该分开。对于兴趣与工作的关系,一些网友认为两者不能兼容。一名微博网友认为,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变成工作后,考核指标就会让工作变得乏味。还有一些网友表示,虽然自己最初选择了兴趣作为工作,但最后被现实打脸,为了生存不得不转行。

高中时就对汉语言文学感兴趣,后来考上中文系,大三时去电视台实习,毕业后成功入台当编导的杨阳(化名)起初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能从事和爱好相匹配的工作。但工作几年后,她发现自己追逐的东西被打了折扣,而这些被打折扣的部分就是她当时想要坚持入行的初衷。况且,自己的付出和得到严重不成比例。

在传统媒体开始式微的2012年,她离开深耕多年的媒体行业,跳槽到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收入翻了一番,但好景不长,长期熬夜加上精神高压让她的颈椎发生了问题。她继而辞职又跳到了一家民企,希望能过上朝九晚五的正常上班族的生活。下班前能看到落日余晖,能在家吃一口安生饭,而非与食堂外卖为伍。这与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一致。相关数据显示,有36%的95后更倾向朝九晚六的白领模式。

但在这家公司她遇到了明显的职业天花板。因为先生要外派出国,她辞职陪同。在出国期间,她报考了财会专业的网课。回国后转型成了一名会计。“从文学爱好者到媒体工作者,再到会计。好像跨行跨得有点大。”杨阳苦笑着说,这是基于现实考量后的决定,“如果我大学一毕业就从事会计工作,我不可能喜欢这样相对按部就班的工作,会觉得枯燥、乏味。但经历了那么多后,我现在追求的是稳定。爱好就是爱好,没必要非得和工作扯上关系。”

对于杨阳的选择,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童潇认为,兴趣和职业两者之间如果能够结合在一起,那固然好,但很多时候兴趣未必能变现,或成为职业,属于闲趣。需要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若一个人能将兴趣变现,这肯定是最好的,这份工作能调动其工作的热情;但若不能变现,也要正视现实,把兴趣当作闲时调剂生活的一部分。“当然,青年也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培养兴趣,有些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从而把工作当成了兴趣。”

而对于“面包”的问题,虞莹则认为,在收入在正常合理范围的前提下,有少部分人不是很在意短期的收入回报。比如有人对做演员感兴趣,早期没有当主角的机会,三五年后磨炼下来,随着演技的提升,一定有机会的。

她还建议,不要太执着于兴趣,有的工作可以从不喜欢到喜欢,要挖掘潜力。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其实这个世界是开放的,不要局限于狭隘的认知。

即便是正从事着自己深爱的工作,一旦兴趣和工作合体,也会快乐并痛苦着。付传海透露说,以他所在的行业为例,因为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的“执念”,再好的创意也会遇到不得不进行的妥协。有时候,自己也会因为特别好的点子没有被采纳而泄气。但他也深知,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不管是预算还是时间都可能影响最后的产品质量。付传海的心中有一把尺,心知肚明作品和产品的区别。“你得知道变通,并非所有人和你一样喜欢这份工作。否则会钻起牛角尖。”

猎上网联合创始人、猎上大学校长马雄二分析说,当一份工作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正比的情况,将兴趣当成工作的那批人会提前进入自我折磨的状态。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向现实妥协,转而去做和兴趣关系不大的事。年轻人只有从痛苦中走出来才会成长,对兴趣的认知才会越来越深。

//  出路  //

8.5%的年轻人成功做到

职业与兴趣爱好相统一

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把兴趣当成工作呢?2019年出版的《深度现代化:80后90后的价值认同与冲突》一书中有一组数据或许可以一窥端倪。2016年,社科院对上海5096名青年的调查涉及择业动机的数据显示,薪酬依然是青年就业的首要考虑因素,但仍有8.5%的年轻人将兴趣爱好作为择业的主要考虑,并成功做到职业与兴趣爱好相统一。

1992年出生的英国海归王立凡就是属于这8.5%的年轻人。去年,当他无意中踏入速珂电动摩托车门店的那一刻,就对酷炫的实车爱不释手,继而将职业和爱好捆绑起来。

王立凡并不讳言,自己对摩托车的好感来源于小时候的偶像贝克汉姆。这位球星曾拍过一部骑行的纪录片,骑着摩托车穿越亚马孙森林。业内将摩托车骑手称为“骑士”。没想到,去年年底在入职速珂成为高级品牌经理后,自己也圆了一回“骑士梦”。“这种感觉就好比以前你只是观众,现在要自己上赛场了。”以前的王立凡没事刷抖音时,系统推送的都是摩托车相关视频。现在的他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刷和摩托车相关的讯息。

“如果喜欢摩托车就要当赛车手的话,因为能力有限,很快你会对这份爱好丧失信心。因此,我没有成为赛车手,而是从事摩托车推广这份工作。这就像电竞选手和电竞周边开发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职业。当兴趣VS职业,需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王立凡为同龄人支招。

程福财预测,对于90后、95后、00后这一代来说,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选择把兴趣当成职业。这是因为这代人的父母大多是60后、70后,家庭条件较好,而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这群年轻人从小见多识广,在“面包”已经较为宽裕的情况下,可以自主选择属于自己的“爱情”。

“其实,不管是90后、00后,还是70后、80后,在择业时最理想的状态都是兴趣和工作结合。但后者工作的年代,兴趣和工作匹配的岗位较少。而现在,互联网技术给大家带来多形态的灵活就业机会。年轻人越发有条件将兴趣当成工作了。也出现了许多斜杠青年,理想与现实完美平衡。”马雄二分析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