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魂|一件布满弹孔的毛背心折射左联烈士坚定信念
2021-04-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图、视频

多伦路201弄2号,一栋再平常不过的上海老式里弄房子,因为现代革命史上的重要组织左翼作家联盟在此成立而为人们所铭记。时间过去了91年,当年左联的旗手、意气风发的青年骨干成员都已老去凋零,但房子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样子,默默地向今人讲述着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往事。1998年出生的马家欣去年从大学主持人专业毕业后到左联纪念馆担任专职讲解员。担任讲解员的这些日子,也是马家欣对革命先辈从了解到理解再到崇敬的一个过程。她说,“在我们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早期的拓荒者和追梦人。”

现在的多伦路201弄2号左联纪念馆曾经是中华艺术大学的所在地。马家欣告诉记者,上海解放后,曾经一度误认为多伦路145号为左联会址,后来曾任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系主任的许幸之提供了一张当时的照片,据此确认多伦路201弄2号才是真正的左联会址。

纪念馆一楼还保留了当年中华艺术大学教室的陈设,左联的成立大会就在这里举行。1930年3月2日是一个星期日。午后,鲁迅由冯雪峰、柔石陪同,走出景云里弄堂,去往数百米开外的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下午两点,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文学组织诞生。自此,以鲁迅为旗手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蓬勃开展,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翻开新篇章。从1930年成立到1936年初解散,左联虽然存世只有短短的近6年时间,却树立了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左翼文化大旗之下,文学、电影、戏剧等创作十分活跃。以电影为例,1933年3月,以夏衍为组长的党的电影小组成立。1933年至1937年,陆续拍摄、上映了74部左翼电影。其中就包括《渔光曲》《马路天使》《风云儿女》这些进步电影。

在左联存在的近6年时间里,进步青年文艺家们在追求革命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左联纪念馆上千件展品中,让马家欣最为震撼的还是一件布满弹孔的毛背心。

这件羊毛背心的主人是“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冯铿。

1931年2月7日,柔石、冯铿、殷夫等五名左联成员与其他19名共产党员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上海龙华,这些为了革命英勇不屈的烈士,被国民党当局残忍枪杀时,很多都只是20多岁的年纪。马家欣介绍说,1950年,龙华24烈士的遗骸被发现,这件布满弹孔的毛背心也重见天日。当年的左联成员、冯铿的丈夫许峨一眼就认出了这件烈士遗物,这正是冯铿之前亲手为他织的,天气寒冷,许峨又让冯铿穿上御寒。

“这件毛背心上已经是千疮百孔,看着这些破洞,仿佛就能将人置身于当时机关枪无情扫射的残酷的场景。”在对于烈士故事的不断讲述之中,马家欣也觉得自己慢慢能够读懂他们当时的追求和信仰。“

当年左联的200个成员大多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人。都是马家欣一般的年纪,在如花的人生季节里,这些勇士为民族的前途而战,他们不畏艰险,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马家欣说,她在左联纪念馆每天讲述着这些年轻的革命前辈的故事,接受着前人的洗礼。“他们身上的不懈奋斗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   对话   //

青年报:是什么契机让你担任了左联纪念馆的志愿者(讲解员)?在来之前,你对左联历史的了解主要是在哪个阶段?

马家欣:我是通过上海的事业单位统招考试进入左联纪念馆当讲解员的,在来这里之前,我并不是很了解左联的历史,初步了解是在准备面试的阶段,详细了解是在正式进入馆内之后。

每天能向今天的人们讲述左联的历史,马家欣感到很幸福也很光荣。

青年报:左联纪念馆有一些历史实物讲述着可歌可泣的青年革命者的故事。这当中给你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是什么?

马家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二楼展厅冯铿烈士的遗物,她在英勇就义时所穿的毛背心,可以看到那件毛背心上已经是千疮百孔,看着那些破洞,仿佛就能将人置身于当时机关枪无情扫射的残酷的场景,而这件毛背心,其实是冯铿一针一线织给她的丈夫许峨的,那个年代一件羊毛背心是很珍贵的物件,尽管许峨十分喜欢,但也是一直舍不得穿,还是执意让冯铿穿上御寒。而就在1931年最冷的冬日里,冯铿被捕了,怀着自己对丈夫的爱,她英勇就义时,身上也穿着这件毛背心,弹孔射穿了这件用爱与信念织起的背心,但消灭不了冯铿的坚强意志。她抵御住了比低温更寒冷的敌人。19年后,许峨也正是凭借这一件毛背心认出了心爱的妻子。

青年报: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你觉得在现在的历史时期,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纪念左联,重温历史,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

马家欣:我认为我们现在纪念左联,重温历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去年是“左联”成立90周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我们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早期的拓荒者和追梦人。最让我深有触动的是,左联五烈士当时的年纪都是二十来岁,他们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革命中忘我前进,直至奉献出了生命。而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同样肩负着重大使命,面临很多挑战,我们更应该发扬和传承左联五烈士的这种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