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寻找咖啡的无限可能
2021-04-18 生活

林东源的GABEE.,并不希望是一个单纯的咖啡馆,而是融入更多教学、分享的元素,所以店面也和一般咖啡馆不同。 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世博会后为数不多的得到完整保留的区域之一。这里有个性鲜明且极具绿色示范价值的城市参展案例展馆,还有以旧厂房改建而来的特色展馆所形成的风格多样的建筑群。就在这里的一隅,GABEE.咖啡幽静地坐落于此。

  让每个人一览无余  

取自GABEE.的首个字母,店门被精心打造成G形。用咖啡大师、GABEE.的创始人林东源的话来说,走进这个G形的门,人们就像来到了一个异域,在这里,一切都与咖啡有关。品味、教学、交流、跨界……寻找咖啡的无限可能,而不仅仅是拿起一杯饮品。而比起这个别致的门面,当人们走进这个空间时,更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高挑设计空间感十足,两边的柜台和壁柜里陈列着各种与咖啡相关的物品——书籍、林东源和GABEE.的诸多荣誉以及形形色色的咖啡周边、文创。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阶梯教室式的座位布局,仿佛回到大学时上课的时光。

林东源介绍,当初打算开一家门店时,并不希望是一个单纯的咖啡馆,而是想融入更多教学、分享的元素。所以当来到世博实践区的这个空间时,林东源一眼就相中了这里:“这个空间是一位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在维持原有的层次感上,我们也进行了改造,最终形成了这个阶梯式的空间。”

这样一个设计,让每一个顾客都能将整个空间尽收眼底。“一般的咖啡馆,由于人很多,咖啡师很难看到每一个顾客,顾客也看不清吧台。但GABEE.希望在这里咖啡师与顾客、顾客与顾客之间都能有更多的互动交流,所以设计成这样一个阶梯式的讲堂,或者像剧场,咖啡师可以看到每一个人,顾客也可以看到吧台上咖啡师的演示,大家可以始终保持面对面。”

而且每一层阶梯上都安放着一组咖啡机装置,以进行不同的教学。林东源还经常亲自为顾客进行拉花和手冲,在这个空间,互动感十足。“如果顾客对咖啡感兴趣,那么他可以坐到吧台来,和我们的咖啡师聊天互动。”林东源说,“关于咖啡的分享,不应该有界限,也无关专业或者业余,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亲近式的交流。”

GABEE.全新改造的红色“G”字母门,非常醒目。

  打造小小的咖啡博物馆  

在吧台最显眼的位置有一台特别的手拉式咖啡机,机身上有一个山羊头的造型。据林东源介绍,这是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因为传说是山羊最先发现了咖啡豆,所以GABEE.也希望告诉大家,不要忘了咖啡之源,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在林东源看来,咖啡与许多艺术是共通的,咖啡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品味咖啡,其实与文化和艺术有着很大的关联性,甚至可以说最早咖啡馆的出现,就是为了让大家做交流和互动。”林东源说,“早期有很多的作家、画家、音乐家甚至科学家,他们喜欢在咖啡馆里做创作,咖啡馆的氛围本身,就适合这样的联动。”

GABEE.把大陆唯一一家门店选址在上海,恰恰是看中了“魔都”的咖啡文化——多元、包容、对新事物的接受。林东源也时常邀请世界各地许多咖啡界的世界冠军、大师们来到这个空间,进行表演和做分享、交流,并且留下他们的作品和印迹;邀请艺术家来共同打造咖啡的文创产品,每年都会推出含有咖啡元素的项链、手环、戒指等饰品;研究与咖啡有关的教学,推出实用性的课程……

林东源坦言,他并不急于开设更多的分店,比起做一个商业管理者,他更倾心于做一个文化推广者。作为一个小小的野心,林东源希望把这个空间精心打造成一个咖啡地标,一个能承载文化和艺术的咖啡博物馆。

在林东源看来,咖啡与许多艺术是共通的,咖啡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

  跨界,创造无限可能  

GABEE.坐落于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除了慕名而来的咖啡爱好者之外,这里的许多顾客都是实践区的上班族。周边的环境很幽静,实践区也是环保绿色的低碳园区,这一点是林东源非常看重的。

“虽然世博实践区非常现代,但它有着不可取代的历史意义,这是上海唯一的,10年、20年之后,这里依然承载着世博的记忆。”林东源说,“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很多宝贵的元素,这里的建筑是由不同国家建筑师设计的,有着强烈艺术感跟设计感,有着许多创新的、环保的理念,这里象征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恰恰林东源也希望GABEE.也能去创造咖啡的无限可能。“我们的宗旨是专业、人文和创新,我们做与咖啡有关的一切,即便这件事与咖啡没有关系,我们也会让它和咖啡发生关系,并一直希望告诉大家咖啡有无限的可能。”

因此,跨界和创新成为林东源极其关注的,他希望咖啡能够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去尝试跟其他行业、领域一起去创造一个新的咖啡时代。

目前GABEE.已经与60多个品牌达成跨界合作,比如咖啡与花艺老师合作,咖啡与葡萄酒、巧克力的串联,甚至咖啡与摄影、美术等都在这里有过很好的结合。“我觉得咖啡的气质本身就特别有包容性,它和很多东西都可以搭载。只要你从专业的角度去创造,从实用和功能性的角度去研发,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视觉效果,那么我相信我们会创造许多兼顾功能性与设计感、艺术性的事情,可以挖掘关于咖啡的无限可能。”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