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专项总监张国新:面对海军新装备,自己永远是新兵
2021-04-19 上海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专项工程总监张国新已经71岁,但仍然拥有着敏捷的创新性思维。 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在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起张国新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这位从车床工人起步的造船专家,投身我国舰船制造事业50余载,“从军”35年来更是监造了20余艘军民舰船,带领团队完成第三代驱逐舰建造任务,实现国产新型万吨级导弹驱逐舰成功下水,见证了江南造船集团乃至中国舰船制造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71岁的张国新仍然担任着江南造船专项总监,是同事们眼中“指明方向的人”,拥有着敏捷的创新性思维。“在新装备面前永远是新兵! 虽然到了这个年纪,但面对新装备还是要不断学习新东西,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张国新说。

  重压之下  

   建造第一代现代化驱逐舰

从小,张国新就有一个造船梦。1968年,18岁的他走进江南造船厂,成为一名普通的车床工人。虽然人在船厂,但别人问他船是怎么造的,张国新却回答不出——他每天的工作是加工螺丝、螺母,几乎接触不到船。

机会很快就来到面前。1974年,凭着优秀的工作表现,张国新被厂里推荐到上海交通大学深造,选择了梦寐以求的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学校希望他能留校,但他毅然回到了工厂,因为他觉得只有在船台上造船,才是真正的造船。

1978年,返厂后的张国新走上了船舶监造岗位。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决定自力更生研制第一代现代化导弹驱逐舰,首制舰的监造任务落到了张国新的肩上。

“1986年4月是第一代现代化导弹驱逐舰(即112舰)工程研制的零点启动点,我也是从工程零点启动的那一刻‘参军’的。”回想起112舰的建造过程,张国新感慨万千,这是他承接的第一个专项工程高新产品,也是我国“八五”期间国防重点建设四个专项之一。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建造,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和进度。于是,两本又厚又大的《舰船概论》成了张国新的红宝书。经过不断钻研,他意识到,以前所采用的平面建造方法不切合江南厂的实际生产状况,如果把传统的塔式建造改为“二岛”立体建造工艺,尽管技术难度很大,但凭借江南深厚的技术底蕴,经过努力,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在他的极力推进下,总段建造方案用在112舰首舰上,最终取得了成功。

“1991年是最难忘的一年。”张国新说,那一年,112舰工程要完成5大工艺节点,而项目又存在着各种工程挤兑。比如,所用的国产化钢材刚研制出来,还没在小舰上试验过,为了化解钢材的上舰风险,张国新和项目团队开展了冷热加工特性的工艺研究,从23万个数据中,确定了冷热加工特性的工艺。

在张国新和项目团队的努力下,1991年,112舰项目实现了5大工艺节点,并于当年8月18日下水。1994年5月8日,112舰按时交付海军。随后,112舰完成了我国海军历史上首次环球旅行,被誉为“中华第一舰”。张国新也因为该舰的研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强国重器  

35年见证海军装备大发展

112舰的监造过程虽然很艰难,但也让张国新学到了很多。“我对什么是专项工程有了深刻理解,也形成了一些系统的经验,后来的很多基础都是那时打下的。”

2002年3月,张国新再次受命监造国家高新工程。这次任务更重,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他从一堆乱麻中理出思绪,借鉴民船的设计成果,采用计算机三维设计机舱分段,首次在船体结构中采用总段建造工艺,缓解配套滞后带来的建造风险。他带领团队创新的“总段建造”是江南造船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国内大型水面舰艇建造史上也是第一次。“我总是在造首制船,我也很愿意做首制船,有挑战性,做成功了,能锻炼出一支好的队伍,能学会很多东西。”张国新说。

2004年9月、12月,江南造船厂分别向部队交付了两艘“中国现代”舰,2005年又成功交付两艘“中华神盾”舰,创造了5年建造两代4艘的海军装备发展奇迹。而这些都出自张国新所带领的团队总监造。

2008年,江南造船厂搬迁至长兴岛。在原址,江南造船厂一年最多能交付两艘水上高新产品,上岛之后,实际的建造规模和能力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新的造船工艺工法,才能适应新的发展。经过反复摸索,张国新提出了崭新的工艺“一条半造船法”。流水化的生产,极大提高了船台的产能,既满足了海军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了江南造船厂发展的需要。

时间来到2010年,年满60岁的张国新到了退休年龄,但强烈的“舰船梦”让他决心持续干下去。2017年6月28日,张国新负责的首艘国产万吨驱逐舰顺利实现了“五官端正、五脏俱全”下水。2018年4月南海阅兵,包括检阅舰在内的近五分之一舰船由江南建造。2019年4月23日,海军建军70周年海上阅兵,江南造船建造的大型水面舰船涵盖了绝大部分舷号,101舰也接受了检阅。国际军评一致认为:中国海军装备已经跻身国际一流。

“我从1986年开始搞军工,到现在整整35年了,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幸运地见证了海军装备的大发展——从以战术装备为主到以战略装备为主,从研仿为主到完全自主,从近海到深蓝。”张国新说,1986年“参军”时他就有个“追平国际一流”的梦想,按照专家的观点,当时中国装备与国际一流相差50年,“我们用了33年追平了。”

如今,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的张国新仍然每天准时出现在长兴岛上的江南造船厂,他从未停止更深入的思考。“今天,我们的担当不仅仅是型号研制,而且要思考如何将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科技融入传统造船,创建新颖的建造技术,实现高质量,高效能的建造方案。这是时代的重任,同样是历史的使命。”张国新说。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