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英才|颜可达:十年磨一剑,岁月就是最好的答案
2021-04-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明玉君

颜可达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早年的海外留学经历及归国后在甲乙方单位的工作经验,使得这位80后对建筑行业有着透彻和深入的自我见解。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传统行业需要革新,那是不言而喻的,对建筑设计行业更是如此。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省甲方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颜可达所创立的吉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给出了最好的答案——科技赋能。

风雨十载,吉仕发展至今可谓“十年磨一剑”,这不仅是磨技术,也是磨产品的过程。其中难免遇到过很多波澜与心酸,但最终凝结成建筑行业的创新产品,对颜可达来说,这一切都很值得。

“虽然吉仕已经十岁了,但是我们还是一家很年轻的企业。”走过坎坷,吉仕正年轻,正起航。

— 创业契机 

建筑生涯起源于澳洲留学期间的颜可达,回国后曾在设计院和研究院有过长达五年的工作经历,在此期间,他熟悉了各类建筑项目的全流程。“对我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积累和快速成长的通道。”回顾过往,颜可达难掩感激之情。

2012年前后,他所在的设计院有意创立一家海外分公司。当时国内建筑设计的整条产品线比较单一,这一传统行业是否能有所创新和颠覆?内心“不安分”的颜可达在遇到几位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后找到了答案,紧接着便创立了吉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创业经历 —

比较特殊的是,吉仕建筑经历过“起死回生”,拥有两段“生命”。刚开始创业的前几年,吉仕主打以方案设计为主的传统业务,一开始的业绩还不错,但他们所聘请的都是资深的海外设计师,人员成本较高,资金的周转上也略显紧张。久而久之,企业便走向难以为继的境地。

吉仕的第一段“生命”暂缓后,颜可达从甲方单位换工作去了不少诸如房地产开发公司这类的乙方单位。在乙方的这段时间,他更深切地感受到甲方的需求痛点和对新技术的迫切期待。受此启发,建筑行业内全新的BIM+VDP(虚拟决策平台)在他和技术团队的研制下应运而生。“BIM+VDP于2016年开始设计酝酿,2017年试行,2018年我们正式推向市场。”

潜心的积累让颜可达对甲方的需求痛点把握更精准,科技的赋能也让吉仕的第二段“生命”重新起航。“吉仕更符合市场所需,目标客户也十分明确,开发商和建设商对工程和图纸的要求、对时间节点的把控、对资金的安排等各方面都能通过吉仕的产品,实现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让颜可达与团队欣喜的是,正是由于产品的定位准确,BIM+VDP建筑技术产品推出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赢得了1000万左右的营业额。

吉仕的两段“生命”也让他深感建筑行业机械的、传统的商业模式缺乏商业壁垒,亟待创新。而创业就是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寻找到一种商业模式,可以同时解决甲乙双方的矛盾点和痛点,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经济上的回报。

— 创业团队 

谈及团队,颜可达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坦言,目前团队人数稳定在18人左右,虽然目前企业内项目数量比较多,但团队成员们各司其职,心中都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困难的时候也常有,在刚开始创业之际,企业的应收账款尚未到账,但员工的工资不能拖欠,只能自己先垫着,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次卡里仅剩下2.65元。”过往的一切历历在目,这也成为他们一路前行的动力所在。

作为创业型团队,对于核心成员的股权激励是必不可少的。相比于对外融资和扩张,颜可达强调,团队更希望能专心把产品做精做细。“工作在一起,玩在一起,氛围十分轻松。”

每当产品的研发阶段,整个团队要将脑海中的一个个想法转换成系统,再变成代码,最终一步步孵化成产品,这的确是个既折磨又快乐的过程。但让他们骄傲的是,上海的很多标志性建筑所采用的都是吉仕所研发的系统。“我们也有计划开分公司,逐步向全国范围拓展,继续帮助甲方省时省钱省力。”颜可达说。

回首初创时期,基本上所有项目他都亲力亲为,戴着安全帽在工地上与一线建筑工人们共同商讨每个细节问题。“目前企业主要聚焦于建筑设计领域,未来希望打通建筑产业链的上下游,努力往物联网方向拓展,通过技术和数字的赋能,帮助甲方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和项目清单制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对于企业发展,他的内心坚定而执着。

此外,他坦言,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四月份之前,整个团队“颗粒无收”。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发展也从停滞走向正常运行的轨道。

 ▼ 创业感悟 ▼ 

创业并非易事,绝大多数都是九死一生。在创业之前,就要想好自己是个失败者,并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颜可达深知,一路走来,最关键的还是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个项目。“磨炼产品是很重要的,当然也要不断学习,才能持续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明玉君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