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即将施行,你准备好戴头盔了吗?
金山各派出所在主要路口设置了16个“劝导站”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图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增加了未佩戴安全头盔罚则内容。那么,如今市民准备好带头盔了吗?如何加强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宣传以及在道路上如何劝导更有效?
金山交警支队蔡福荣表示,为了更好地宣传佩戴头盔的意识,金山各派出所在主要路口共设置了16个“劝导站”,并配有电视机、宣传板、宣传单、登记本、“共享头盔”等统一的设置。为确保卫生,共享头盔配有一次性浴帽,而且每使用一次都要进行消毒处理。
共享头盔
在金山区卫零路与沪杭公路交叉路口,记者注意到遇到红灯等待时,虽然非机动车道上多数市民骑乘电动自行车,但是大多数都佩戴了戴头盔。
等绿灯时,一位外卖小哥回忆道,“交警会定期参加我们的外卖晨会,宣讲交通安全法规,要求骑电动自行车送东西必须戴头盔。”这名骑手说,戴头盔主要是保护自身安全,刚开始感觉碍事不太舒服,现在已经成为习惯了。
“之前被查过,当时给孩子也买了一个头盔,现在出门都戴!”市民张女士说,她前几个月去菜场买菜的时候,因为觉得近,懒得戴头盔。当时没戴头盔被现场“上课”教育,学习戴头盔的安全重要性等。
极少数市民仍缺乏佩戴头盔的安全意识
不过,在路口观察的半小时左右,仍发现三位骑电动自行车的市民未佩戴头盔。随后,民警带着市民来到“劝导站”,进行安全教育。金山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极少部分市民往往因为怕热、怕影响发型,或者用工地头盔代替专业头盔,忽略了戴头盔的重要性。
经过金山公安分局近一年的持续宣传教育,据抽样数据,截至2021年4月26日,金山区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佩戴率始终维持在97%以上,涉电动自行车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8.8%。
金山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佩戴安全头盔关乎群众交通出行生命财产安全,是个社会性问题,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一罚了之”,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从而实现从“要我戴”到“我要戴”社会风气的转变。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