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社会治理,青春力量争先
“礼赞新时代,筑梦新上海”城市定向活动。受访者供图
2021年4月27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农商银行召开了第四次代表大会。总行团委聚焦新时代青年主题,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人心。本届团代会上,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的阵地优势,树立青年先进典型、发挥青春榜样力量。积极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围绕上海农商银行的中心工作,引导农商青年岗位建功,以经济引擎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
青年报记者 冷梅
“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团队多次荣获全国和上海市级的‘青年五四奖章’‘五四红旗团委’‘青年文明号’‘标杆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总行团委在2020年度国资系统团组织考核中获得标兵称号。”
“回顾2020这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上海农商银行围绕中心工作、总行战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国资特点、农商特色的共青团工作格局和品牌项目,留下了坚实的青春足迹,彰显了蓬勃的青春力量。”
在社会难点痛点上寻机遇
普惠金融赋能社会治理
面对新冠疫情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青联携手上海农商银行,建立了支持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者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联动工作机制,设立30亿元优惠利率融资额度,开辟绿色通道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020年2月24日,“青春上海”“上海青联”等网络平台对全市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者发出《3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复工复产,等你来申请》的告知书。上海农商银行“火速”成立一支专门负责调研、审批、发放贷款的专业青年突击队,喊出了“当天申报、当天响应”的口号,全力为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者排忧解难,保障复产复工,当好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生力军的“店小二”“知心人”。
而在探索普惠金融赋能社会治理的路径方法上,上海农商银行青年骨干依然成为生力军。他们从民生需求的痛点、难点出发,为社区百姓提供公平、普适、多样的金融服务。在推进普惠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围绕“生活存真、金融向善”的品牌文化理念,塑造深化“情系三农小微、服务百姓民生”的普惠金融品牌,讲好上海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故事。
2020年11月,上海农商银行通过“车辆按揭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的创新组合方式,为上海市首批流动早餐车经营主体之一的上海粮全其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提供600万元授信支持,帮助企业购置流动餐车及补充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成为了沪上首家为流动餐车经营企业发放贷款的银行。之后,围绕企业购车、保费、运营、结算等方面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量身定制了涵盖购车按揭、车险分期、流动资金贷款、聚合支付、工会卡“爱鑫早餐一元GO”等多维度的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得以尽快推进流动早餐车的项目落地。
2020年12月,上海农商银行为解决“老旧多层住宅上下楼出行难”这一民生痛点、堵点,制定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营销指引》,形成了针对加梯场景下涵盖加梯公司小微贷、居民消费加梯贷、信用卡分期、居民共管账户及居民用梯金融“家园卡”的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其间,全行团青骨干勇挑重任,及时跟进相关街镇以及下属社区居委,积极走访加梯公司,第一时间挖掘加装电梯项目情况,以服务百姓民生为追求,以赋能社会治理为目标,不断推进相关业务。
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力在该行第四次团代会上发言。
聚焦科创企业培育
助力乡村振兴
在上海农商银行全面实施新三年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围绕主营业务,农商青年增强思想“引力”,激发内生“动力”,永葆青春“魅力”,提升自身“活力”,以奋斗者的姿态助推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
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农商银行以“科创普惠”为特色,聚焦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服务体系建设,业务骨干从渠道、产品、服务、队伍、管理五条主线出发,聚焦科创企业培育,打造“双鑫”品牌。社会治理方面,主打“绿色金融+”“双创推动+”理念,推动科创企业孵化,实现“科创向前”。客户培育方面,聚焦“鑫科贷”产品系列、“鑫动能”培育库双鑫品牌打造,实现“科技向全”。渠道建设方面,加快上行、中行、下行路线建设,借助渠道自建互联网平台加速科技金融服务的推广触达。组织机制方面,结合“1+3+N”的科技金融服务架构建设,探索建立直达全行一线科技队伍服务的联动机制,持续探索基于核心人才及核心技术的创新业务和创新模式。
作为上海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上海农商银行因地制宜,扶持本地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点状供地”是上海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创新做法,而这个“新尝试”的首个落地项目——崇明区“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便得到了上海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考虑到农业项目建设特殊性、回收期长等特点,该行将贷款期限延长到了20年,同时结合企业的经营实际,突破性地在贷款授信中给予企业在建工程100%的抵押率。
在上海农商银行上市和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团组织主动求思求变。该行各级团组织将把培养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农商行的人才培养发展和中心工作的实际需要,找准切入点,通过各类平台的搭建、榜样的发掘、分享交流、关心服务等工作,引导青年员工在该行发展的重点领域实现自身价值,以奋斗之姿与企业使命、城市定位、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 担当 ══
充分赋能青年,人才成为第一生产力
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多措并举、全面革新、持续优化,以打造高素质、高潜力的人才队伍为目标,贯彻“一体两翼三化四位协同”理念,构建“721”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十百千”青年发展计划,强化人才库成长基地,优化人才发展荣誉体系,形成全行人才培养“五横五纵”动车网络布局。
“721”人才培养体系,以“岗位锻炼70%、帮带分享20%、培训学习10%”为三大核心模块,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品牌。通过推行跨部门敏捷小组建设、跨条线轮岗培养、跨单位挂职锻炼,再辅以各类业务竞赛、课题研讨小组等灵活培养形式,使青年员工能力和素质快速提升。
“十百千”青年发展计划,则借助“十大青年之星”评选、“鑫人物”青年人才专报、“青年智享+”微论坛等平台,锻造十名以上青年之星、发掘百名以上青年榜样、培养千名以上青年人才。
“青年金才”成长营作为第三届“十大青年之星”评选复赛的载体,借鉴“真人秀”运作模式,充分考虑总分支行、条线、年龄、性别等因素,对41名候选人进行两次混编分组,开展4天3晚、全脱产、深度融合培养与考察。结合该行战略规划和个人成长经历,以青年视角探讨上海农商银行“青年之星”应具备的特质,引发青年对自身优缺点和成长路径的思考。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