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牛”班长陈青海的勤与倔
2021-05-04 青年

身为一名消防班的老兵,一名老党员,陈青海深知身教比言传来得更加重要。受访者供图

“你知道怎么学习演讲吗?”最近,上海市杨浦区国定消防救援站特勤一班班长陈青海又打算学习一门新技能。殊不知,他会的技能还真不少,粉刷、理发、电脑、做饭……是一名妥妥的斜杠青年。随着2018年消防体制改革,他愿意把消防队员当成一辈子的职业。近日,陈青海又成为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为梦想全力奔跑的人都是幸福的。”

“对工作的热爱就是最持久的兴奋剂,哪怕有时候会累一点,危险一点,但却觉得很充实、很快乐。”

——陈青海

从“垫底”到逆袭

他是勤奋不懈的“老黄牛”

1989年出生的陈青海老家位于江苏徐州农村,爷爷和哥哥都当过兵,爷爷还参加过抗战。作为“军三代”的他从小就有一个参军梦。

2008年汶川地震那年,从电视里看到解放军奋勇抢险救灾,他心有触动,想要作为社会青年报名赶赴汶川当志愿者,因故没去成,但希望为灾区做点什么的念头一直放不下。

其实,从2007年毕业后参军的念想一直存在,但迟迟没有实现。他默默地在工地打工,将从军梦埋在心里,用3年的时间等待时机。

陈青海的想法很简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和平时期,作为一名军人,消防兵更贴近实战,来到消防队伍也能为人民服务。

2010年,已经21岁的他告别了忙碌了三年的工地,毅然加入了上海消防队伍,穿上了渴望已久的绿军装。初入红门,因为个头太大,身体不够灵活,与消防救援工作所需的快速反应、迅捷灵敏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加之岁数相对较大,潜力挖掘的空间相对较小,几度不被看好。他的各项成绩在队里都属于“垫底”。

但他并没有因为身体天赋的劣势而轻言放弃,在速度上优势并不明显的他,采取了苦练加巧练的训练方法。每天清晨的操场上,陈青海总是第一个出现的身影,“咔”“咔”“咔”的水带接头的碰撞所发出的声音,演奏着属于消防员的青春乐章。队友们都说他每天像打了鸡血,不知疲倦。陈青海却认为,对工作的热爱就是最持久的兴奋剂,哪怕有时候会累一点,危险一点,但却觉得很充实、很快乐。

仅仅半年,他就实现了“触底反弹”,一跃成为中队成绩最优秀的队员之一。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陈青海,那一定是牛,皮肤黝黑、个头挺拔、身材健硕的他在队伍里十分显眼,队员们喜欢叫他“老牛”。工作中的他也同老牛一样,十年来一直默默坚守在基层灭火救援最前线,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训练场上的他是令人尊敬的拼命三郎,蹈火场里的他是带头冲锋的急先锋,休息时间的他又成了红门里的“泥瓦匠”“发明家”。大家的评价是:“老牛”很牛!

为夺冠

这位老兵每天跑一个金茂大厦

这几年,这位牛人获得的殊荣不少。从事消防工作十年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获得总队“模范士官”等荣誉。

2019年,他参加首届火焰蓝比武竞赛,代表上海消防总队获得了全国第一,立下了二等功。上个月,他又当选为“申城消防卫士”,又立二等功。

2019年6月,陈青海接到了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代表支队参加总队的集训,备战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之后第一届火焰蓝全国比武竞赛。不惑之年的他成为了集训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半月板损伤、腰间盘突出,各种新伤旧疾交织来袭,但他一直咬牙坚持到了最后。在近4个月的备赛期里,有段时间他和队员们时常清晨四点半起床,5点开始各种训练。一个上午跑80~100层楼是家常便饭,相当于跑一幢金茂大厦。

最终,在浙江绍兴举行的全国首届“火焰蓝”消防救援技能对抗比武中,陈青海与其他队员一起默契配合,以21秒37的好成绩,拿下了楼层火灾内攻操全国第一的骄人成绩。

“备赛期间,心里总感觉要抓住这次机会。觉得自己和队员不能放弃,要坚持下去。一直葆有这种信念。” 陈青海说。

伴随年龄与经验的增长,陈青海也逐渐找到了自己新的定位,“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一种美丽,在人生的路上传道授业更是一种美丽。”他知道自己能承担更大的责任,来到专职队的他着眼专职队伍训练训法、灭火救援效能方面等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始规划队伍的训练工作,训练场上,他逐字逐句地研究操法规则,统筹指导队员操练技能项目,耐心细致讲解方法技巧,一遍教不会他就再教两遍、三遍,直到教会掌握为止。在他的指导下,队站在支队春运会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遇到特大火灾我也害怕

但这份使命让我不能退后”

有一年遇到纪念路粮油市场火灾,市场内都是可燃易燃的物体、食品和生活用品等。陈青海等人赶到现场的时候发现燃烧面积已经很大了,且燃烧速度很快。在评估现场环境后,陈青海决定设置水炮,他在市场内最大限度架设起移动炮。尽管穿上防护服,但一进入市场马上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这时他听到指挥员大喊,“青海,赶紧撤离。”他把移动炮往地上一放,手腕裸露的地方立刻感到火烧一样的感觉。

还有一次,军工路上一辆载有250多个易燃易爆乙炔钢瓶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陈青海回忆说,当时车上三分之二的钢瓶都散落在地上。由于冲击力过大,部分钢瓶发生燃烧、爆炸。“我们到场的时候正值深夜。坦白地说,我们心里很害怕。害怕是人之常情,并非你从事这份职业就不害怕了。而是这份使命让我们即便恐惧也要冲在前面。”

若远距离灭火,效果不佳,为此,陈青海和一名队友组成了抢险二人组,个子高高的他抱着移动炮,借助马路中间的绿化带,趴在马路边上,把移动炮架设在距离钢瓶二三十米处持续打击火点。

工作中的事,陈青海从未和家里提过。每次父母打电话来,说起不要太拼,他都只字未提抢险中的危险。

═   担当   

停不下来的党员老兵

火场上他冲锋在前,训练场上他奋勇争先,队伍建设中他同样敢为人先。身为一名消防班的老兵,一名老党员,他深知身教比言传来得更加重要。

作为队伍的“中坚力量”,日常工作生活中大量现实困难问题需磨合解决,陈青海就利用空余时间为自己“充电”,几年时间下来,自学取得了电工、厨师、计算机等证书,成为了队站建设的“全能型人才”。遇到了什么难题,大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去问问老牛”。

营区大门前的水泥路凹陷严重,车辆进出存在安全隐患,于是他和队友一起顶着烈日调制水泥、修补路面。周边社区的老百姓看到了和他开玩笑:“这马路又不是你家的,你去修它干吗?”陈青海笑笑:“这里就是我的家。”

陈青海是个热心肠的人,工作之余,他主动成为了周边社区百姓的义务“理发师”,这些年理发下来,接受过陈青海志愿服务的老人没有一千也有几百。有好多老人已经和陈青海成了“忘年交”。

有一次他工作忙,让别的队员先招待下老人。老人不乐意换人,“‘大高个’不在吗?他手艺好。我等他下来。”

不仅如此,陈青海还担任了基层的消防宣传员,别人休息时,他总是加班自学防火常识,对着镜子锻炼口才。有时拿起灭火器站在人群前一讲就是半天,他也丝毫不觉得累。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