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小巷总理”心装百姓日常
黄文远(中)。
居委会里都是阿姨妈妈的时代过去了,近年来,居民区的班子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让社区里的阿姨爷叔不由得惊讶,哎哟,小时候看着长大的小囡竟然成了身边的居委干部。
在杨浦区江浦路街道,就有一个全部由青年组成的“青春居民区”,领衔一群70、80、90后“小巷总理”的是一名90后居民区书记黄文远。别看年纪尚轻,但他在小伙伴的帮助下,为社区做了不少实事。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能为老百姓做点好事,这种获得感是难以形容的。”
——黄文远
“居委干部年轻化,有利有弊,优势是他们较擅长电脑和手机操作,缺点是青年干部年轻气盛,有的刚从学校毕业来到社区,处理问题不够老练。经过这些年的基层历练,我待人接物也更加沉稳了。”
——冯理中
90后书记:
“居民认可给了我持续做下去的动力”
1991年出生的黄文远堪称是江浦路街道最年轻的居民区书记。从上师大工商管理系毕业的他第一份工作是招商工作,与社区完全不沾边。
2015年4月份,因为机缘巧合他得知社区在招募党务工作者,随后进入居委会担任居民区副书记。刚上任,黄文远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社区里的“垃圾王”。此人酷爱捡垃圾,不仅家里堆得到处都是,叠加起来的垃圾从一楼天井堆到了二楼,和二楼阳台只有两三厘米的“微距”。垃圾弥漫的臭味让整幢楼的居民苦不堪言,但一直以来投诉无门。好在,经过多次沟通、调解,最终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垃圾王”的家属也同意将其送到养老院。
黄文远去的第二个居民区是阳明居民区。2019年年底,这位年轻的居民区书记又面临了一大挑战。彼时,按照最新的外销房补贴政策,辖区内的阳明新城可以获得一定的维修资金补贴。当时,不了解具体情况的居民,出现了一些情绪。
如何解决?黄文远召开党员大会,和所有党员说明了优惠政策的情况,并发动楼组长给居民作宣讲。随后的业主大会上,大部分居民投了赞成票。
去年12月1日,黄文远接到通知,调任金上海居民区。在阳明居民区坚守的最后10天,补贴款的事也得到了妥善解决。“在我离开这个居民区前,还能为老百姓做点好事,这种获得感是难以形容的。”
这位90后书记面对居民的要求时也颇为开明。倡导垃圾分类时,有居民提出,如果一天只能扔两次垃圾,一旦天气转热,鱼虾等湿垃圾放家里会发臭的。黄文远觉得这样的建议合情合理,就与物业协商新增了中午的丢垃圾时段。
冯理中(左)。受访者供图
年轻人就该多跑腿
发挥特长为社区多做点事
去年12月10日,当黄文远来到金上海居民区后,遇到了新的小伙伴冯理中。论年龄,黄文远还比冯理中小了10岁。初来乍到,黄文远采取了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所有的小伙伴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路,若产生不同的意见,再通过协商的方式寻找好的方案。
让黄文远感到欣慰的是,班子里的不少成员本身就住在小区里。有时候下班的时候,大家到小花园里遛弯,会吸引一群居民一起散步,使得居委干部和居民关系很好。
和黄文远一样,2018年7月份才进入金上海居委会的冯理中同样属于“半路出家”。之前他在一家保安公司做了7年的押运员。更换职场赛道后冯理中才发现,原来社区工作和普通上班族朝九晚五的工作性质不太一样。即便下班了,或者休息天,还是会有居民来找自己,“干这份工作不能太计较个人得失”。
冯理中在居委负责的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事务,主要对口的是江浦路989弄老小区,该小区里百分之七十都是老年人,老龄化程度厉害。平时冯理中要管的婆婆妈妈的事还真不少。比如垃圾房脏了,他要联络物业清扫。又如有个老阿姨和爱人一起住,爱人身体不好,走不了很远的路,有段时间老阿姨生病了下不来床,便求助冯理中帮忙买菜、买面包等。还有一位独居老人让他帮忙去街道申请长护险。有一名残疾人想要借轮椅,又来不了居委会,求助于他,他便热心送轮椅上门。“每个人都会老,其实帮别人就是帮未来的自己。”
金上海居民区的居委班子成员以80后年轻人为主。在谈及居委干部年轻化时,黄文远认为,一来,年轻居委干部的优势是电脑操作相对年长的居委干部要熟练。“就拿我们来说,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操作。”
在他看来,优势之二是,年轻干部的体力好,社区的许多工作需要实地走访,如果年长的干部一晚上能跑一两幢楼的话,那么年轻人跑三四幢楼不在话下。三是年轻干部更受叔叔阿姨的青睐,年长的居民更容易对小辈产生天然的亲切感。但与此同时,年轻居委干部在工作经验、阅历和资历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和黄文远的观点相似,冯理中也认为,现在的居委干部年龄普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是好事。比如很多文件可以实现电子化,轻轻松松就可以微信建群,实现“码上治理”。
冯理中透露说,其实自己刚从学校毕业时,处事尚需变通。经过基层社区的历练,自己变得越发沉稳了。这是社区工作带给他的财富。
══ 担当 ══
让“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
在人们的印象中,社区多是中老年人的舞台。但在杨浦区江浦路街道,却有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让青春淬火成钢。在团区委、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自觉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定不移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街道党工委联合团工委,组建了一支由80后、90后青年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在抗击疫情、旧区改造等大战大考中激发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他们用真情化解矛盾,用初心担当使命,在社区一线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居民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通知》,街道党工委召开会议积极动员。街道80后年轻事业干部吴究君主动报名至辽昆居民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他肩负一方居民幸福,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让“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
此外,街道团工委积极响应团区委“向社区报到”杨浦青少年联合行动的号召,让“青年涌进业委会”。这其中有金上海居民区黄文远这样的90后年轻书记,也有今年市委组织部选派至江浦居民区锻炼的三位95后选调生,还有复旦大学的1997年生优秀学生干部。他们借2021年居民区“两委”换届契机,助力“三驾马车”同向发力,为江浦社区治理注入了一股股“新鲜血液”。
下一步,江浦路街道将紧扣近期发布的三年发展计划(2021-2023),聚焦“品质江浦,华彩滨江”美好愿景,凝聚新时代的青年力量,更高水平推动小区“三驾马车”同频共振,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