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贴心小姐姐也是“语言天使”……这群年轻人温暖了产房
2021-05-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世上有一种甜美的声音,那就是婴儿天籁般的啼哭;世上有一种平凡而伟大的人,那就是无私奉献的助产士。5月5日是“国际助产士日”,记者走近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这群85后助产士们。在这里,她们用亲切的话语,增加了产妇莫大的信心;她们用精湛的技术,迎来了新生命的平安诞生。

  产房里的贴心小姐姐 

助产士,是全程陪伴和照顾产妇的医护人员,他们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照顾的医疗服务,不仅要有精湛的接生技术及产后护理技能,更要给予产妇心理和情绪的抚慰。

1994年出生的陆妮佳,在家还是父母眼中的娇娃,进入产房后瞬间却成了贴心小姐姐。大家觉得她能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发现产妇的需求,并提供帮助,比方说随手给产妇杯子里加热水,或是给怕冷的产妇递上一条热毛巾。其实,陆妮佳心里知道:只要心里装着产妇,完成那些小事都不难。

“深吸一口气,用力,再用力,宝宝快出来了!换气,再用力,看见宝宝脑袋了……出来啦!是个漂亮男孩!”去年3月份,国内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陆妮佳和小伙伴陪伴了一名产妇10多个小时后,一个健康男宝顺利娩出。孩子的出生,瞬间扫除了产房内因疫情带来的压抑。

对于陆妮佳而言,那是一次特殊的任务。这位产妇的老公之前刚从武汉返回上海,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夫妻俩需同时接受隔离观察。但是,腹中的胎儿却提前“发动”了。

“产妇被送进产房后,我们就穿着全身武装的防护服,全程陪伴在她的身边,边安抚她的情绪,边帮助宝宝顺利降生。”陆妮佳告诉记者,产房内温度高,穿在防护服内的衣服全部湿透了。宝宝出生后,陆妮佳小心地清理新生儿呼吸道,麻利地剪断脐带,做好脐带护理,测量体重、身长,然后动作轻柔地把宝宝交给另一个助产士,擦拭干净、穿好衣服。接产结束,产妇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小时,陆妮佳仍然守护在她的身旁。

陆妮佳告诉记者,在帮助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减轻产妇顺产过程中的疼痛;另一方面,需要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观察产程到了哪一步,告诉孕妇下一步要怎么做。当产妇感到焦虑抑郁时,还要会安慰、开导、鼓励她们,给予更多的关爱、支持与帮助。一次接生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事要做,有的产妇阵痛一天多才生,助产士就要在待产室陪产妇一天。她们的身份不仅仅是助产士,更多时候要把产妇当成家人来陪伴。

产房内,大家常开玩笑说,每次接生,无论对产妇还是对助产士,都是一场激烈的“战争”。“加油,再用力,肯定可以。”这是陆妮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的话语除了亲切、真诚外,还有一份坚定。

  产房里的“语言天使”  

“滴滴,滴滴……”产房里监护仪的声音交替传来。

当天的中班与往常一样,助产士们在产房里奔波忙碌着。而与此同时,在其中一间家化产房里,只有医生和护士的轻声细语,一位躺在床上的年轻产妇没有发出任何声音,静静等待宝宝的出生。她是一位神经性耳聋的产妇,她的世界是无声的。

虽然是一家妇产专科医院,但是聋哑产妇并不多见。由于听不清医生和护士的声音和指示,这些特殊的产妇在心理上会比一般的孕产妇更加焦虑。进入产房待产后,分娩的过程可能持续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小时,她们跟医护人员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交流。

“用力!加油!”“很好,现在放轻松!”“现在开始不要用力了!”......这原本应该都是助产士指导产妇用力所应发出的语言,现在都变成了无声的手语。在指导呼吸时,助产士金佳鑫会暂时性地脱下口罩,让产妇跟着口型一起做;产妇用力时,佳鑫用自己业余学习的手语指导用力,并在用力结束时竖起大拇指,告诉产妇非常好……“由于家属也是一位聋哑人,并不能给产妇非常多的帮助,所以需要我们助产士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指导。”金佳鑫说。

几个小时后,一阵响亮的啼哭响彻产房。在助产士们的帮助下,产妇顺利娩出一名健康的女宝。在产后观察的2个小时里,佳鑫用手语对产妇进行了产后的健康宣教,让产妇和家属掌握产后饮食和卫生方面的注意要点。

其实,除了聋哑产妇,金佳鑫告诉记者,还会碰到许多特殊的产妇来产房生产,比如罹患抑郁症的。她们在分娩时都会紧张,因为她们要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她们会焦虑分娩的过程是否顺利,生出来的宝宝是否健康。但不论是哪位产妇来到这里,金佳鑫的原则是,尽全力给予最温暖、最专业、最细致的医护服务,努力做好产房里的“语言天使”。

  产房里的坚守者  

对这些年轻人而言,助产士这份工作挑战性很大,因为每天接触的孕产妇都不一样,助产士们或多或少受过一些委屈。

1985年出生的韩钦倩,算是产房里的“老人”。之前从一个相对舒适的岗位换到产科,转眼已过去十多年。为什么选择留在产房?就是“喜欢”。韩钦倩告诉记者,在帮助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助产士被产妇抓伤或者踢到等这些“小伤”是常有的事情。常常有产妇分娩后,离开产房前会和她们说:“对不起,刚才是因为太疼了,所以态度不好。”

辛苦和委屈,改变不了助产士们一心为孕产妇提供优质服务的初衷,让每一个新生命平安、健康降临,是她们最大的心愿。

工作十多年,韩钦倩从来没有想过要转行,“看着一家人抱着孩子高高兴兴地出院,我都会觉得很幸福”。韩钦倩说,每位产妇生孩子就像在鬼门关走一趟,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抽搐难产等各种意外,她们都遇到过。有一次,助产士刚为一位产妇接生完,产妇就出现了半昏迷、抽搐等症状,经过医护合力抢救,产妇逐步恢复意识,并停止抽搐。几天后,当这位产妇健康出院时,特地到产房来感谢。“那一瞬间,我很感动,也坚定了我要继续做助产士的决心。”

1992年出生的助产士王瑜婷,同样也是产房里的老员工。她觉得这份工作能带来幸福感,让人充满希望。王瑜婷是个开朗的女孩,但是因为长着一张娃娃脸,有时会遭遇“尴尬”。有一次,她在准备开始帮助一位产妇进行分娩时,产妇的母亲抛来了怀疑的眼神:那么年轻,你可以吗?但是很快,她专业的水平赢得了这家人的信任,几小时后宝宝顺利出生。

这么多年在产房里坚守,她总是能找到和产妇们的共同话题,快速取得产妇以及家属的信任和理解。

“听了那么多次新生儿的哭声,但是每次听还是会很感动,新生儿的哭声是世上最美的声音。”每天,国妇婴产房护士长沈莺带领着这群年轻的助产士们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产妇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上的不安,而助产士的一句安抚和鼓励,都能传递力量和勇气。

“做好助产士这份工作,就是需要爱心和耐心。”这十多年来,每当到了周末,沈莺护士长都会带着这群年轻人,一起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的正是让爱的种子在这群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在这群年轻人的内心深处,都深深爱着这份工作,听到孩子哇哇大哭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委屈和辛苦都烟消云散。”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对那位第一个拥抱过我们的人,说声谢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