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开幕:上海为“双创”新锐搭建“温暖港湾”
2021-05-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数字化转型不是只有“高大上”、也不是只有“高精尖”,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年创新创业者如何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产业发展和城市数字化转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今天(5月15日),以“闯上海 创巅峰——聚创新力量 创数字城市”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召开。论坛上公布了多项常态化支持“双创”的举措,让这片创新创业“沃土”更好地滋养有志新锐。

在“上海之巅”,创新创业青年“闯上海,创巅峰”

为给创新创业青年搭好平台、建好舞台,积极打造面向世界的“会客厅”,论坛上成立了以青年五十人为品牌、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青年论坛规范化、机制化运行。

论坛开幕式上,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钢淼向“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第一届理事长其实颁发证书。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致辞。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作题为《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全面激发数字时代创新创业新活力》主旨演讲。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寿子琪出席。

论坛还透露,两次举办论坛的上海中心大厦正式成为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的永久会址。乘着承办首届论坛的东风,上海中心大厦已将整个13层改造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搭建初创企业与区域内各类要素市场之间的对接桥梁。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初创型、成长型企业入驻上海中心大厦。在高达632米、名副其实的“上海之巅”,创新创业青年们“闯上海,创巅峰”,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才干。

2020年4月,首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引发社会各界尤其是创新创业青年群体热议,营造了双创的火热氛围,鼓舞了全民恢复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一年过去,上海500万创新创业青年才俊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在线新经济等发展模式和上海经验。

2021年首个工作日,一项事关上海未来发展的重磅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意见》明确了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的远景目标,提出要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全局出发,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论坛上,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就“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战略中的企业机遇与作为”进行政策解读。

吴金城认为,治理数字化转型重在高效能治理。一网通办是一码走全城,生活一码通;一网统管则是能够知道有突发事件,可以高效处置,最重要的是还可以预防。“其实一网统管也是数字化的。比如一家老人的水表24小时不转了,很可能这户老人在家里出问题了,因此我们要把数字打通。数字化转型是为谁服务的?城市是主场、企业是主体、人民是主人。”

他还指出,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当中有四个“思维”。一是要有统战思维,数字化转型要有最大公约数,要做大朋友圈,要把工作对象变成工作力量。如网约车可能会带来一些管理上的烦恼,但其每辆车都是数据源,可以为城市的管理带来巨大的资源。二是新市场思维。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要积极作为。三是新管理思维。彼此之间不是上下关系,而是左右关系、朋友关系、协作关系。四是互联网思维。数字化转型一定要讲究用户思维,流量导向。以前政府比较喜欢建自己的APP,结果发现有的APP使用者只有几千、一两万。这样的话,为什么不让企业建,同样是服务市民,政府只需要把数据提供出来。

领军人物畅所欲言如何创新创业

主论坛环节,在宏观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专业领域具有独到见解和突出成就的四位创新创业领军人物畅所欲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在主旨演讲《创业者的经济学》中提到,“创新”跟“创业”密不可分,因为创业者如果没有创新,是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

“过去两年我到上海的次数超过了我此前到上海的次数总和,我想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时代变化的重要关头。”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演讲的题目是《城市大脑与城市智能》。他认为,在过去100多年,城市完成了一个最伟大的改变是实现了城市的电气化。而城市数字化是未来100年最重要的东西。“我非常佩服上海的勇气,提出城市‘数字化转型’,相信未来一二十年一定会有城市完成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如果这件事情在上海发生,那将会非常美妙。”

王坚认为,人自身发明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生命体”叫“城市”。城市的智能一定不是人的智能,把人的智能放到城市里,一定不能解决城市的问题。“我们今天有这么庞大的计算能力,这么先进的技术,再加上城市自身发展,一定会产生新的智能,我称之为‘城市智能’。”

在谈及技术和资本的关系时,王坚指出:要反思自己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反思其他的事情。如果说资本可以解决的问题,很多问题老早就解决了。“我们不是要到树梢上离月球近一点,我们的目标是真正到月球上。”

现场另一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樊春海带来了主题为《半导体合成生物学》的主旨演讲。他介绍说,现在进入了数据爆炸时代,数据存储占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非常大的问题,而这么多数据当中90%是极少使用的冷数据。但是必须要把它们存下来,就像我们必须要有图书馆一样——数据不只是要存几年,而是很长时间甚至千年,这对电子存储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他认为,DNA存储未来可期。现在全世界有很多初创公司在合成DNA、DNA测序方面都开展了很多工作。“现在DNA存储存在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合成方法、信息存储、信息读取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也要应对这些挑战,包括我们国家‘十四五’规划也将其列入其中。”

超威半导体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李新荣则表示,技术的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领先的技术都是经过持续的堆叠和更新而来的。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对技术的创新,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我希望看到的是投资者有更多的耐心,工程师能够有更多的耐得住寂寞与长期耕耘的决心。”

创新创业青年代表畅聊年轻人关注的话题

下午的主题论坛聚焦“全方位赋能 探索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之路”,继续进行深入研讨。

得物现在是新经济、新消费的几大龙头电商之一,不仅做球鞋还做潮牌。第一场圆桌讨论的主持人、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一帆是一个球鞋爱好者,自称收藏了很多球鞋就是从得物上得来的。现场,得物APP创始人、CEO杨冰谈到了在电商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是怎么样开辟新消费和新体验,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心。

杨冰介绍说,首先他们在服务上创新性的采取了先鉴别后发货,对每一件商品都进行多人独立的查验和鉴别,既鉴别真假也查验瑕疵,这样的服务是其他品牌没有提供过的。而这样的需求并不是因为有互联网才发生的,而是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就一直存在的。“我们认为需求并不会被创造,你只能发现需求。提供差异化价值是最大的关键。基于这些价值,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底线是不作假。在互联网时代,你做了坏事很快为人所知,同样你做了有价值的东西也会很快被传播出去。我们85%的用户来自口碑传播。这个比例在同规模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是非常罕见的数字。这得益于我们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用户在帮助我们传播。”

另一位创新创业青年代表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舒强则谈到了青年热衷探讨的汽车自动驾驶这一话题。“汽车行业目前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全面、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现在的汽车产业就像十年前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一样,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这样的变革当中蕴含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舒强介绍说,高校在前瞻研发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就拿他们公司而言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树立了非常好的典范。“我们是国家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之后,上海市第一批按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转化的公司。我们的前身是同济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后来在国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号召之下作为上海第一批企业成立。得益于产学研的紧密合作,解决了我们几个问题。”

舒强还欣喜地表示,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是很高的。“前一段时间的上海车展上,我们发现这些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展台前人山人海。”

 == 相关链接 == 

青年与嘉宾互动

提问者:吴主任你好,我们公司正在用新的互联网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同时深度结合工业管理、工业知识,为企业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服务。公司有很多国际顶尖人才,上海作为一个科创中心,怎么有效吸引这些高端的数字化转型人才,让他们来沪安居乐业? 

吴金城: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就是人才。上海在吸引海内外人才方面最近有很多新的突破。我们在5G、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方面人才集聚,但是目前人才缺口还是很大。我们在线新经济总从业人员七八十万,但是起码还有一半的缺口。所以我们提出“十四五”要人才倍增。通过5年时间,能够再引进七八十万互联网的人才。我们现在引进年轻大学生力度是非常大的,创新创业关键还是要靠年轻人。

提问者:在您的报告当中提到生物医药技术和信息产业技术的交叉,您觉得在上海市层面应该如何规划、布局、引导我们的产业,包括年轻人如何进行创新创业?

樊春海:我认为上海应该给创业者更多的宽容,营造更多真正创新的环境,允许大家的失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