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就中俄核能合作提三点希望
2021-05-20 要闻

坚持安全第一,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

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核能科技合作内涵。

坚持战略协作,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协调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下午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

习近平对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向两国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我同普京总统商定,将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双边关系向前发展。面对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中俄相互坚定支持,密切有效协作,生动诠释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强调,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核能是其战略性优先合作方向,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今天开工的4台核电机组是中俄核能合作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坚持安全第一,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和运行好4台机组,打造核安全领域全球标杆。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拓展核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世界核能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第二,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核能科技合作内涵。要以核环保、核医疗、核燃料、先进核电技术为重要抓手,深化核能领域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合作,推进核能产业和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全球核能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第三,坚持战略协作,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协调发展。要推动建设更加公平公正、均衡普惠、开放共享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为全球能源治理贡献更多方案。应对气候变化是各国共同的任务。中俄要推进更多低碳合作项目,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建设性作用。

普京表示,热烈祝贺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俄方有信心同中方共同努力,顺利、安全推进工程建设。今年是《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和最高水平,我同习近平主席达成的各项共识均得到很好落实,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宽广。

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号、4号机组是2018年6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双方核能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中的重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万吨。

据新华社电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