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场发布会还提及《觉醒年代》、B站up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怎样让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共上海市委20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予以回应。周慧琳说,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党史非常重要,青少年是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关注的两个关键群体之一,另外一个是党员干部。发布会上,他还提及《觉醒年代》、B站up主等。
用同龄人的“青言青语”宣讲党史
可以有效引发共鸣
“当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不到30岁,只有28岁,这是属于年轻人的事业。党的历史对年轻人有着天然吸引力。”在周慧琳看来,最近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党的事业对年轻人有着强大感召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青少年群体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我们也形成了一系列举措,助力青少年深入学习党史、正确认识党史。”
据介绍,一是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统筹全市各部门、各区、各条线、各级各类学校资源,搭建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平台,可以为青少年学习党史提供丰富选择、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全市已组织开展了“读红色经典,做信仰传人——百年百书阅读行”“青春耀百年·永远跟党走”主题歌会、“给00后讲讲共产党”系列宣讲、建党百年系列文艺作品高校展演、长三角地区大学生红色文创作品征集展示等20余项主题活动,全市广大青少年普遍关注、踊跃参与。
二是发挥青年人的主观能动性。青年人更了解青年人,推动青年人登上舞台、站到前台,用同龄人的“青言青语”宣讲党史,可以有效引发共鸣。近期,上海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正式成立,覆盖了全市47所高校、65支理论宣讲队伍,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宣讲,效果非常好。
与此同时,上海各高校也集结了一批青年理论工作者,正在策划推出更多贴近青少年的精品课程,前几年我们有一门精品课程叫“给90后讲讲马克思”,引起了热烈反响。青年人讲党史也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B站上的一堂名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主题团课,由一位青年UP主领学,吸引了全国4800万青年参与,当天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达6.9亿。
三是创造更多“青年化”的教育形式。针对青年人对参与、沉浸、互动等学习方式的偏好,我们依托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设计了一系列红色线路,策划推出“行走党课”“骑行党课”“情景党课”等,通过身临其境的寻访、打卡,使很多红色景点成为青少年心中的“网红”地标。
“全市各类文化机构和大中小学也创新推出了大量电影党课、情景党课、曲艺党课、戏剧党课、音乐党课、书画党课、文献党课,形成了红色文艺党课矩阵,深受青少年群体欢迎。推动青年人深入学习党史的有效形式还有很多。”周慧琳这样指出。
真正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
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
周慧琳说,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着力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新成效。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表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着力:
第一,让红色地标亮起来。去年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以来,在上海市委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上海市区联手,对红色资源做了新一轮的摸底,梳理出五四运动到上海解放前612处红色遗址、旧址、纪念设施和场所。这些红色资源都是重大党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活动地,或者是相关红色资源的保管地和展示地。
“这里承载了我们党苦难辉煌的奋斗历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中还有些大隐于市,不为广大市民所知。目前,市区各部门联手,对没有标识的重要遗址和旧址开展树碑、挂牌工作。希望通过进一步保护利用,让所有这些红色党史“教室”闪亮起来,成为党员干部们重温初心、牢记使命的瞻仰参观地,成为市民群众引以为豪的红色文化打卡地。”严爱云说。
第二,让红色文物活起来。据悉,今年,从全市纪念场馆、档案馆等馆藏中,精选出民主革命时期的160余份可移动文物和70余份档案文献,将与612处红色地标一起,作为上海市首批红色资源名录,于建党百年之际向社会公布。这些珍贵的文物、档案,每一件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鲜活的细节,每一件都承载着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厚重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对此,严爱云说,我们希望,通过更丰富、更多元、更创新的全媒体传播形式,线上线下联动、研究开发新型文化产品等,充分反映这些文物档案背后的党史内涵和精神财富,让这些“教材”活起来。
第三,让红色故事响起来。上海这座光荣之城不仅是党的诞生地,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上海工作战斗,彭湃、罗亦农、陈延年、陈乔年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在这里留下传奇事迹。他们是党史教育活动最好的“教师”,他们忠诚信仰、披荆斩棘的奋斗故事,他们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饱含深情地去讲述,去倾听。
严爱云表示,建党百年之际,我们也编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系列丛书,讲述上海强起来、站起来、富起来的奋斗故事。前不久,推出《光荣之城:上海红色纪念地100》,就是由80后新生代党史人图文并茂地讲述100个上海红色地标的故事。
“希望汇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里的故事、故事里的细节、细节里的精神,把有深度的故事讲得有温度,让红色传人、先进模范、党员志愿者、青少年都来加入讲故事、演故事行列,引导人们铭记革命先辈的奋斗牺牲和崇高风范,让流淌在上海城市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