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实题材作品受欢迎?侯鸿亮:虽然生活满地荆棘,但不能阻挡你一路高歌
2021-06-0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

侯鸿亮,大概是现在中国电视行业最炙手可热的制片人之一了,他从导演转做制片人之后,拍摄的《闯关东》《温州一家人》《父母爱情》《北平无战事》《琅琊榜》《欢乐颂》《大江大河》《清平乐》《山海情》等作品,几乎是部部火爆,诞生了无数“现象级”作品。他也是上海电视节的常客,白玉兰奖颁奖舞台上的常胜冠军,在本届上海电视节开幕仪式上,他再度作为代表之一,阐述了自己“向海外讲述中国故事”的理念。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也专访了这位知名电视人,他说,这些作品成功的秘诀,无非就是现实题材、现实主义创作,“电视剧当记录这个时代”。

青年报:这次在开幕式上,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了“百年风华,视听共享”全球播映活动,《山海情》入选,它会如何打动国外观众?

侯鸿亮:让观众了解脱贫攻坚的不易,是中国电视人的责任。20年前我去过西海固,剧中三个兄弟穿一条裤子,盖完房子没有窗户、没有门,这都是实际存在的。但20年后《山海情》再去的时候,我已经找不到当时的场景了,西海固已经不再是一个贫穷的地方,而是绿色的沃土。所以为什么《山海情》表现扶贫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因为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改变了自然的环境,我觉得我们应该向默默无闻的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致敬。

特别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山海情》,然后通过《山海情》去了解中国这么多年的变化。所以这个戏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向外发行这么一些国家,其实就是想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青年报:这部剧的后期翻译,也很重要,是《山海情》的团队在负责还是统一进行?

侯鸿亮:各种形式都存在。我觉得只要是能让作品走出去,(这)是最重要的。

青年报:在《山海情》之前,有哪些剧去海外发行过?效果如何?这次海外播映有100多个国家,我们都会去吗?

侯鸿亮:《山海情》是第一次出去。但之前出去的电视剧还是很多的,去了很多国家。包括像《欢乐颂》在非洲,《父母爱情》在埃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播放成绩。东南亚就更不用说了,是我们华语电视剧走出去的重点地区。

《山海情》的话,我们努力能100多个国家都去,但我们想实现的第一期目标,也已经有几十个国家了。

青年报:《山海情》的口碑很好,正午阳光一直都关注这类现实题材的创作,这类题材是不是更容易被观众所喜爱和接受?

侯鸿亮:当然。哪怕是像《欢乐颂》,我们为什么要拍?因为我觉得它其实和《山海情》有很多东西都是一致的——虽然生活满地荆棘,但不能阻挡你一路高歌。《山海情》也是,让我们看到了那种真实的东西、那种真实的变化。真正的电视剧,应该是要记录时代的,这些无论是什么题材都是一样的。它不能够完全就是吐槽,或者只是去发现社会的一些问题,最重要的,是你要鼓舞人,告诉他们还得向前走。

青年报:那接下来有怎样的作品计划?

侯鸿亮:我们刚刚开机了一部电视剧叫《开端》,是根据一部我个人很喜欢的无限流小说改编的(记者注:无限流小说一般都是现世所未知的科技或异能创造的独特空间,把现世之人召唤过去并且送往由此空间创造的一个个虚拟空间进行历练等。《开端》用的是时间循环,是一个非现实的设定,但讲述的是一个有现实主义内核的故事。),我觉得挺有创新精神的。然后我们还刚刚公布了会拍摄《欢乐颂3》,11号就要开机了,此外8月底会开机《我的盖世英雄》,这是正午阳光今年的三部新剧。

我特别希望我拍的每部剧都是主旋律,都是可以让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去看,那它一定对这个社会有正面的向上的引导,所以我希望这种电视剧来记录时代。

青年报:您也一直来上海参加上海电视节,对上海电视节您有怎样的评价?

侯鸿亮:我挺喜欢来上海,是真的非常喜欢。一来我很喜欢上海这座城市,二是上海电视节做得很优秀,每次来都有很多收获,这是特别开心的事。它其实走在了整个全国节展的前沿,然后大家又把上海作为一个特别好的平台,全国的电视剧人或者是电影人都会聚集在这个地方,去沟通一些信息,交流一些创作的经验,我觉得真是挺难得的。大家每年都会把这个时间留出来,所以去年因为疫情,很多人没能过来,我心里还空落落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