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英才|卢申彪:科学教育我坚持长期主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
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大力提倡“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自此,这两位来自西洋的先生成为中国启蒙运动最深入人心的形象,他们给未来中国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一百多年前的热血呼喊,至今鼓舞着中国青年人奋勇前行,比如青年创业者卢申彪。2017年,他创立了在线STEM科学教育品牌“赛先生”,命名正取自于“赛先生”。
【初心】
培养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创业者卢申彪是位多次创业者。他在学生时代就是校园的活跃分子,高中时期在交大附中办过机器人社团和诗文社,大学时期在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念书时,他办过发行全上海的大学生高校杂志,做过互联网校园社交平台,还创办过房地产营销企业,这些完全实战的创业经验给予他很多商业积累。
毕业后,卢申彪的多次创业都与孩子有关,而在服务这些孩子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现在这些主流玩具太“笨”了,我们的孩子在没有目的地乱玩。兴趣是一切自我学习的开端,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及早发现和培养。这让卢申彪萌生新的创业思路。
卢申彪经过一番细致调研,多次与STEM(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缩写)课程及玩具企业沟通,最终成为其中国区总代。然而,卢申彪起初所认为的广阔“蓝海”,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家庭教育相差较大,拿益智玩具来说,美国家长愿意先自我学习,掌握这些玩具的功能,然后主动陪伴孩子通过这类教具一起获得成长。而中国的大部分家长,时间和学习能力有限,即便是拥有了STEM教具,家长们也未必有时间陪孩子玩,充分利用和发挥出这些专业教具的价值。”与此同时,他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十分认可STEM教育的重要性,于是,2017年11月,卢申彪果断创办了“赛先生”。
【经历】
小班授课,口碑开拓市场
“我们这个项目面向3-12岁少儿,课程根据美国NGSS(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新一代K12科学教育标准研发设计,以‘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工程与技术’为主要学科方向,定位于培养孩子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动手解决问题。”卢申彪介绍,他建立了系统的课程体系,打造了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并对美国成熟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本土化和适合线上教育的课程教研和课件开发。
他们以“玩中学”为核心理念,按月将主题教具、实验及工程材料寄到学生家中。同时,采用1对6的小班授课方式,保证在课堂上老师能够与每个孩子进行互动,不断鼓励孩子动手尝试完成课程内容。近年来,STEM教育已成为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普遍共识,因此他们的项目很快得到外界关注,2018年3月,“赛先生”获得中科创星和蓝象资本的千万级天使投资,之后又分别获得了北塔资本、酬勤资本和精中教育等教育产业资本的连续投资。
“孩子是否进步,家长有目共睹,学习效果自然有口碑,家长之间能够互相影响,为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转介绍学员。”卢申彪自信满满。
【目标】
培养更多“钟南山”“屠呦呦”
不断优化升级“赛先生”科学的儿童科学素养培养体系,把科学课上好,把孩子培养好,为中国培养更多“钟南山”“屠呦呦”,赋能未来。这是我们的初衷和未来。
【寄语】
希望与同行一起践行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普科教使命,助力中国科教兴国目标的实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