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发挥“上网屏障”的作用了吗?还需完善
抖音青少年模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吴佳潞
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网络保护”单设一章,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那各大网络平台推出的青少年模式究竟有没有起到作用?记者调查发现,淘宝买号、实名认证的漏洞都让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 现状 ▼
多重“关卡”打造青少年清朗的网络世界
爱奇艺青少年模式
根据不久前“未成年人短视频青少年模式使用研究”课题组发布的《未成年人短视频青少年模式使用研究报告》显示,70.8%的受访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直播软件,有31.8%的受访未成年人表示在时间管理上变差。
“我最早开始玩的时候还没青少年模式呢。”高三应届毕业生小王是王者荣耀的资深爱好者,刚开始玩上瘾的时候还会熬到深夜。自从游戏有了青少年模式后,小王每天能够上线的时间缩短了。“平时一天只有一个半小时,到了寒暑假会延长到两个小时。”并且,晚十点到早八点,青少年不能登录游戏。“我觉得这挺好,能帮助控制我的游戏瘾。”
高中就在外求学的魏多(化名)热衷玩和平精英,在体验了游戏的青少年模式后,他发现,除了时间限制这点和王者荣耀一样外,青少年模式还限制了8岁-16岁的用户单次充值的额度,上限为50元,每月充值不得超过200元。
玩游戏最怕碰到一局没打完就退出的“猪队友”,这点手游的青少年模式比较人性化,当一局游戏打到一半却到了退出时间时,玩家并不会直接退出。“只要一局和平精英游戏在晚上十点前开局即可。”但让魏多觉得美中不足的是,青少年模式是以北京时间为标准的,“目前我在英国求学,夏令时下午三点后就不能开始新对局,冬令时下午两点后就限制了。”
除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阴阳师、江南百景图等游戏都推出了青少年模式,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世界。
视频软件也开启了青少年模式。小王平时喜欢刷B站,在青少年模式下,首页推送上很多类型的视频都不再推送给她,”现在推送的视频都以学习类、传统文化类为主。”爱奇艺的青少年模式除了首页推送的变化外,还限制了未成年人每日使用时长,只能使用40分钟,并且禁止在晚上10点至早上6点间使用软件。此外,“随刻视频”“会员”“发现”等功能在青少年模式下都无法使用。在“我的”页面,也只有“设置”与“关于我们”两个选项,原本的“钱包”等选项也全都不可用。
作为时下人们常用的社交软件,微信也在今年推出了最新版本的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人只能观看适合未成年人的视频,且不能使用“摇一摇”“看一看”等功能。青少年模式下的支付方式也更为安全,未成年人不能访问购物等程序,或是使用微信豆、信用卡还款等功能。
根据报告显示,在使用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中,77.0%的受访未成年人认为青少年模式“限制使用时长和登录时间”的功能有用,46.5%的受访未成年人认为“限制充值、打赏等消费行为”的功能有用,排在前两位。
▼ 漏洞 ▼
层出不穷的“对策”,只为开启“逃离模式”
淘宝询问买号
▎模式一:其他途径买账号 一键搞定
各大平台均推出了青少年模式,那满意度如何?根据《未成年人短视频青少年模式使用研究报告》显示,大多数未成年人认为青少年模式需要改进,比例达到81.8%。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淘宝输入“王者荣耀号”,发现淘宝有售卖游戏账号这一服务,价格从50元到上千元不等。打开对话框询问客服后,在客服的自动回复最下方能看到“未成年人不能购买”的提醒。但是,翻回商品购买页看,购买页并没有任何阻止未成年人购买的提醒或标注。在追问之下,商家还表明:“购买账号不需要提供身份证等身份信息证明。”所谓“未成年人不能购买”实际上只是“一句话”而已。
▎模式二:一张成年人身份证绕开设置
王者荣耀、摩尔庄园等手游的注册方式是通过输入姓名与身份证进行身份信息核对。“它不需要进行人脸识别。”小王说。这也意味着未成年人只要知道家长的身份证号就能注册登录成年人账号。小王听说有同学会拿祖辈的身份证进行注册,“因为老人家一般不太管这些”。
热衷玩和平精英的魏多是用微信注册的,由于微信本身就有实名认证,注册游戏不需要再一次进行验证。但他听说,有朋友将微信的实名认证改成身边成年人的身份证。“一个身份证是可以关联多个账号的。”
▎模式三:通过搜索能找到内容、对策
除了游戏软件,视频软件的青少年模式不少形同虚设。开启腾讯视频的青少年模式后,还能收到包括韩剧在内的短视频推送。
爱奇艺的青少年模式虽然防止了未成年人搜索视频,但可观看的大多为动画片,该模式主要针对1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让很多10岁-18岁的未成年人难以在青少年模式下找到适合的内容。此外,只要知道四位数密码,未成年人就可以自行关闭该模式。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爱奇艺青少年模式”,首先跳出的是关于“如何关闭”这一模式的教程。
微信虽然推出了适用群体广泛的新的青少年模式,但这一模式需要用户更新到微信最新版本。与视频软件一样,学生也可以自己在微信设置里关闭青少年模式,一系列的漏洞使得监管效果大打折扣。
== 专家建议 ==
需“三方联动”也要畅通反馈渠道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亓季松认为,青少年模式非常且必须推广,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他指出,目前平台方的青少年模式更多在于对政策的应付与应对。“我个人觉得他们还没完全寻找到着力点。”平台方并没有从真正的核心意义、社会责任、青少年思想引领与身心健康保护等角度出发,进行青少年模式专项研究与科学设计。“模式设计时跟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关系、不同需求关系之间的关联性,平台方其实没有做得特别好。”
此外相关部门缺少对此模式的有力监管与主导,用户也缺少反馈体验与需求的相关渠道。“结果就好像开展了这项工作,但没有真正满足家长或监管方对于青少年模式的需求,以至于形成了目前形式大于内容、应付大于实际意义的现状。”
对于这些问题,亓季松建议,监管方、平台方、以及家长监护人应当三方联动,各司其职。监管方应加强主导力度,提升监管效力,出台可操作性政策。平台方应该加强责任意识,切实深入调研,科学设计与提供内容;细化分类,分级管理,在青少年模式的操作性、便利性、适应性、娱乐性以及体验性上多下真功夫。“通过现有的大数据推送等技术手段,引导正向内容的传播。”
亓季松还表示,家长、监护人应当坚守家庭教育主体性,对孩子加强引导与监督。不能把本该承担的监管责任单方面推卸给社会和监管方及平台方。“我们碰到的一些问题、需求,也要及时的向相关部门以及平台方给予反馈。而青少年也要从自身养成使用的好习惯,防止沉迷其中。”
== 律师看法 ==
行业可出台更严格细致的设置标准
在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姗姗看来,青少年模式不仅对于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很重要,对监护人更是一种权益保护。一旦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或观看网络视频中发生非正常消费,青少年模式设置是否完善是监护人维权退款的重要依据。但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是,青少年模式设置的标准参差不齐,也影响其发挥作用。“我们碰到过实际案例,家长已经为孩子设置了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但孩子却找到了模式漏洞,通过其他方法进行非正常消费,所以家长要起诉。但同时平台方也觉得冤枉,已经尽量完善设置、杜绝非正常消费了,孩子用了家长信息或其他方法,在平台方看来是正常使用。”
张姗姗表示,若遇到这样的情况,法院往往会依据网站是否尽到审查义务,监护人是否认真设置了青少年模式去判断谁来为非正常消费负责。“实践中由于青少年模式的设置标准缺失,每个网站设置效果参差不齐,判决结果也大相径庭。”
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对“网络保护”做了细致规定,从律师角度看来,张姗姗呼吁行业可以出台较为严格细致的设置标准和要求,才能更有利于事前保护以及事后追责。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吴佳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