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在手,新城正“青春”
2021-06-10 上海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范彦萍 冷梅 陈泳均

作为上海“十四五”重大战略任务,上海将着力打造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和南汇等5个新城,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五个新城”发展需要青年人才助力,服务于“五个新城”的各级团组织量身定制举措、开展活动,力邀青年才俊来新城奋斗、发展。

受访者/图

//   嘉定新城   //

“一嘉一”青春建功联盟助力新城发展

2021年是上海市推进“五个新城”建设的关键年,嘉定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首,在此时此刻也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任务。事实上,嘉定新城早已有之,此次嘉定新城在原来的新城基础上升级,从原来的“一核两翼”拓宽到现在的“一轴四心五片区”。

为了助力新城发展,早在一季度团区委召开的全会上,就提出了“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奋力谱写嘉定新城新篇章”的口号。在助力新城发展上,嘉定团区委书记张玉婷有着自己的思路:一方面修内功,围绕嘉定共青团既有的品牌项目为新城建设做贡献;另一方面善外联,即借助外力,有效整合资源,由内而外地助力新城建设。

张玉婷介绍说,就内部而言,今年团区委围绕新城建设,成立了嘉定新城青春建功“一嘉一”团建联盟。将与新城建设相关的重点委办局、区属企业的团组织聚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便突破了层级、区域的限制。通过强化团内资源,形成资源整合。团建联盟内的企业也好、委办局也好,不再是单兵作战。遇到问题,也可以在联盟内部找到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

至于外联,今年4月,由嘉定区委区政府、团市委、市青联共同主办的“聚青春·绘新城·创未来”2021年上海市各界优秀青年“走进嘉定”活动成功举行。嘉定面向全市各界优秀青年发出一封“邀请函”,力邀青年才俊到嘉定发展。

嘉定新城要发展,少不了人才助力。为此,团区委打算借助嘉定的老牌项目——嘉定区青年人才“回嘉行动”,在暑期实践中聚拢一批新城建设未来的人才。张玉婷介绍说,以上师大为例,他们主动围绕“五个新城”建设,与团区委对接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项目,开展新城人才共育。

在张玉婷看来,嘉定新城要蓬勃发展,除了传统的揽才外,还需要口碑营销。为此,在今年的五四主题集会上,团区委创办了首届“思想+”作品创作大赛“我和我的新城”抖音短视频比赛,征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和新城相关的短视频,通过新媒体创作,为嘉定新城做好宣传,营造更多人气。而对于已经落户嘉定新城的小微企业,团区委也在力推两新组织建团。据了解,坐落于嘉定新城的TEEC上海中心大厦内小微企业数量较多,目前该双创楼宇正在团区委的大力支持下开展楼宇建团,希望通过团组织的力量,为小微企业解决青年员工的各种需求。

受访者/图

//   青浦新城   //

凝聚青年智力,让好点子“到碗里来”

根据青浦新城的总体定位,它将打造成一座富有区域竞争力、全球吸引力和时代生命力,江南古韵和现代文明融合迭代的全新城市。

新城建设离不开人才。青浦团区委副书记陈舒艺介绍,为了聚拢英才,近期团区委举办了上海各界优秀青年“走进青浦新城”暨青年力量与长三角数字干线青春献智论坛活动。优秀青年代表先后参观了华为青浦研发中心、蓝色珠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金融产业园等青浦新城地标,并围绕“长三角数字干线”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等开展论坛交流,提出真知灼见。

为了助力青浦新城发展,团区委更是设计了建设7问,鼓励各界青年为青浦新城的规划建设建言献策,让好点子“快到碗里来”。陈舒艺介绍说,这7问分别聚焦“对青浦新城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对新城的数字化转型”;“对青浦新城的公交出行、轨道交通建设、智慧交通等”;“对青浦新城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生态、绿色、低碳’发展”;“对青浦新城建设的‘大生态’格局,提升建筑和公共空间品质”;“对青浦新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布局规划教育资源”;“对青浦新城推进新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方面。

随着暑期即将来临,2021“扬帆回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启动。青浦区人才办、区人社局、团区委将联合为优秀大学生提供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实践机会。“我们希望这些未来的英才有机会到青浦新城的建设岗位汲取经验。接下来,我们还将开展区校合作,为优秀大学生提供常态化的挂职锻炼的岗位,鼓励学子们来到青浦,大展抱负。”陈舒艺介绍说。

此外,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今年在“扬帆回青”项目中,特别开辟了乡村振兴专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为示范区内的100个乡村拍摄一部风土人情推介视频、撰写一份农村发展调研报告、设计一条乡村研学线路,汇聚青年智慧,达到活化乡村,点亮青年,助力振兴的目标。

为了助力青浦新城的建设,让新城人民有幸福感,获得感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青浦团区委与华东政法大学团委就区校进一步深度合作进行了签约,揭牌成立了“幸福社区法律门诊”项目。由华政大学生社会法律援助中心的学生志愿者为居民服务,让社区居民们感受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   松江新城   //

启动青春引擎 谱写青春篇章

谈及松江新城建设,松江团区委负责人如是说道:“松江新城建设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空间新格局下,松江面向‘十四五’,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三张王牌’之一。松江坚持‘科创、人文、生态’卓越价值追求,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引领松江新城率先发力。”

那松江团区委如何团结引领全区青年启动青春引擎,共同谱写“松江新城”建设青春篇章?松江团区委负责人介绍道,团区委通过牵头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青年创新发展大会暨上海市青年企业家走进“松江新城”活动,让九城市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企业家代表齐聚松江新城。此外,活动上不仅表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青年科技和产业创新先锋,而且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青年科技和产业创新最佳案例,还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青商互动联系站揭牌。以此向在场青年人发出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的共同倡议,勇当科技和产业开路先锋。

围绕为松江新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方面,松江团区委负责人介绍道,携手区青联、青企协,聚焦双创,为松江新城建设贡献力量。通过承办“临港杯”2021年“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人工智能”单元赛,以赛事举办,挖掘一批有专业造诣的青年人才,助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启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区)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英才开发计划,成功选树第二届第一批双创英才,力争在三年内形成双创英才两百名。

松江大学城是松江新城的一大宝藏,围绕激发松江大学城青年人才科创活力,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方面,松江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青年创新发展联盟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共同发挥松江大学城高校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努力提升松江新城产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

如何进一步促进团建联建工作改革创新为宗旨,凝聚各界青年积极投身高质量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团区委已经做出了创新型的摸索和尝试,通过成立G60科创走廊青年建功联盟,全力助推松江新城建设。

松江团区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为创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建功联盟,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示范服务活动,预计今年6月在松江职业青年中深入开展2021年松江区青年岗位建功行动暨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活动。据介绍,近日松江团区委正在积极开展开展青春助企行动。5月,松江团区委组建由经委青年、科委青年、市场监管局青年、税务青年等39名优秀青年骨干组成的松江青春助企服务团,走进园区、企业,以科技和医疗器械政策宣讲和解读、法规培训、税企座谈等形式,覆盖辖区重点街镇、科技园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累计举办活动10场,服务人数约550人。

未来将如何让青年留下并扎根新城?松江团区委相关负责人笑着透露,计划将于今年9月承办上海市第三届青年爱情节活动,结合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对青年婚恋工作的相关内容,初步设想召集各界青年相聚于G60科创云廊,以讲好松江新城故事为主线,通过开展“密室探险”的交友活动,服务新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的青年。

受访者/图

//   奉贤新城   //

服务新发展、讲好新故事、呈现新生活

奉贤新城是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重点推进的“五个新城”之一,也是“五个新城”建设的“突破口、新样式和试点区”。对标新江南呈现地、新产业爆发地、新青年集聚地,从共青团角度出发,奉贤团区委书记沙成禹心中也有“三个新”:服务新发展、讲好新故事、呈现新生活。

近几个月来,奉贤新城迎来一批批优秀青年。3月底,80余位全国青联常委、各界委员代表,市青联和市青企协优秀青年代表“走进奉贤新城”,深入了解城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新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沙成禹看来,邀请各界青年、创业者来到奉贤新城,感受奉贤的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氛围,聆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都是吸引青年来奉奋斗、服务产业新发展的形式。“我们更可以发挥共青团的网络触角,服务在线新经济青年,寻找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青年企业家,助力新产业发展。”

讲好新故事需要青年。依托岗位建功、五四评优等平台,今年奉贤团区委将开展“五美五强”新青年典型选树活动,在关注社区、教育、医疗等各领域优秀青年外,更会将目光聚焦于新兴领域、社会组织、“两新”青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选树活动还会与“滨海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南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梦幻联动”,沙成禹表示,无论是奉贤籍青年,还是为奉贤、为新城贡献青春力量的青年,都能纳入评选行列,让青年有获得感,一起讲好新城故事。

建人才公寓、打造青年国际社区,呈现新生活不仅体现在绣出城市“微空间”“微基建”“微功能”,更体现在如何邀请青年加入一起设计改变。今年4月,上海青少年城市知行计划——青少年城市微更新大赛暨第三届“美丽乡村”上海青年创意设计大赛有条赛道率先启动,这便是浦南运河设计大赛。浦南运河是新城发力的重要着力点和闪光点,以“一城五镇·五港十七渡”共22个滨水码头为设计点位,一群有梦想、有创意的青年设计师参与其中。

关注来新城的大学生和在新城生活的特殊青少年,团区委也有方案,“响应上海学联发布的《助力五个新城建设区校共青团共建大学生兼职锻炼管理办法》,我们也发布了招募令,欢迎有志于回奉、来奉干事创业的在校大学生,也欢迎2022年将毕业的大学生。”

新城的空间无限,机会无限,沙成禹觉得这是吸引青年来奉贤新城奋斗、发展的最大“法宝”。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图

//   南汇新城   //

加速人才集聚 成立青年联盟

5月中旬,为更好服务临港新片区高校毕业生留在临港、扎根临港,打造新片区人才蓄水池,服务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加速人才集聚、助力产教融合”工作推介会暨临港高校青年“建功新城”主题活动在新片区顺利举办。

活动上,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代表临港高校发布支持和引导高校毕业生“留在临港、创新创业”倡议,倡议临港各高校加强教育引导,鼓励毕业生扎根临港,加强“供需”对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良性互动,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在新片区进行产业转化,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南汇新城镇团委书记朱峰告诉记者,在区校联动中,一是共建,与临港驻区高校签订联盟协议;与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等签订共建协议,对优秀的高校青年人才进行校招;二是依托青年中心,为临港驻区高校提供免费的活动空间,让更多大学生享受到新片区的服务,融入新片区的青年生活;三是通过一系列项目,如上海海事大学的净滩绘堤、上海电机学院为社区居民维修家电等,密切大学生与新片区的联系,发挥育人功能。

围绕新片区发展,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相应举措也在同步进行中。临港新片区团工委书记孙筱和告诉记者,在新片区党工委的领导下,按照新片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要求,结合团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青年人才工作的安排,临港新片区团工委正在抓紧制定新片区青年人才三年行动计划,也在抓紧排摸新片区内企事业单位中适合大学生兼职锻炼的岗位,为更多大学生提供到新片区发展的机会。

随着临港新片区的发展,驻区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青年也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团结和凝聚青年,引导青年为新片区发展贡献力量,新片区将在团市委、浦东新区团委的指导下,于“七一”前夕正式成立青年联盟。

未来,青年联盟将开展更多的联组活动,密切青联成员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走访、宣讲、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将青年联盟的效应外溢出去,覆盖和影响新片区更多青年。此外,青年联盟还将积极争取成为上海市青联、浦东青联的会员单位,推动组织建设和发展。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范彦萍 冷梅 陈泳均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