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GDP25%以上来自“海洋”
2021-06-09 上海

青年报见习记者 崔子润

上海以“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能级”为己任,从产业、科技、生态、文化、影响力等方面,统筹谋划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记者从昨日举办的上海市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上获悉,上海海洋产业布局已经形成,上海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25%以上。

地球被誉为蓝色星球,海洋面积占比超过70%,海洋经济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市海洋局海域海岛管理处(海洋经济协调处)副处长陈卫国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上海市海洋生产总值稳步提升,海洋生产总值从2016年7463亿元增长至2020年9707亿元,占全市GDP的25.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2.1%,位居全国前列。临港、长兴双轮驱动成效明显,“两核三带多点” 海洋产业布局已经形成。

通过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的深入开展,上海临港逐步成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域,海洋科技资源集聚、研发孵化和成果转化等促进效果明显,特种船舶、水下作业配套设备、海底观测探测设备、极地深远海渔业捕捞加工装备等领域形成了较为领先的拳头产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型企业不断成长,引领带动了深远海高端装备、海洋生物药物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和集聚孵化。

长兴岛是国家重要的船舶、海洋装备制造基地,集聚了江南造船、沪东中华、振华重工等重要企业,自主研发制造了深远海(极地)科学考察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深海钻井平台、重型起重船等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上海长兴岛正在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产、城、人、文”为一体的新兴产业空间和生活社区将基本形成,具有海洋文化内涵的“宜居宜业宜创”新型城镇将基本建成,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力争达到千亿级,成为上海制造品牌重要承载地、海洋科技创新重要引领地、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浦东新区已基本形成以船舶制造、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为核心的海洋新兴产业群,涵盖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洋渔业、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生物医药等门类齐全的海洋产业体系,以及以洋山深水港区为核心、临港新片区为引擎的临海产业带。预计到今年年末,浦东新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2000亿元,成为支撑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始终保持长三角海洋经济的龙头地位。浦东新区立足于探索长三角一体化新路径,成为海洋综合开发、陆海统筹的领头羊,近年来在海洋经济发展合作方面努力寻求突破,通过以长三角海洋经济合作为重点,创新区域协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实现长江口和杭州湾、通州湾沿岸地区海洋经济错位和联动发展。

青年报见习记者 崔子润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