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中文系教师的笔下箴言,以抽盲盒的方式送给毕业生
2021-06-1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把赞美当作鼓励,把批评视为诤言”“无论你有多冷,记得温暖别人”“我有两个妈妈,一个是现实的妈妈,一个是中文的妈妈,祝你永远有中文的妈妈相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的笔下箴言,纸短情长,用手书明信片的方式送出毕业寄语,更在拨穗后以“抽盲盒”的方式呈现,引起毕业生们的连连惊喜。其中,还不乏直接用毛笔写就的书法作品,带来无限美好和思想况味。

竞相晒到朋友圈,分享彼此抽到的真挚祝福

“中文系2021届毕业生亲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牛皮纸信封,里面藏着的却是一份无价之礼:一张中文系老师手书的祝福明信片。

昨天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毕业典礼上,283位本硕博毕业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毕业生们登台拨穗后,由本人抽取一个“盲盒”信封,信封中是一张由学院教师们手写的明信片。

“下场之后拆的时候,发现封口很紧,我很怕拆坏,又很想快点拆开看看是哪位‘幸运’的老师被我抽中!”2021届中文系本科毕业生贾颖月这样描摹当时的心情。

“都说见字如面,纸短情长,这些明信片上的寄语都是老师们亲手一张一张写给我们的,我会永远珍藏。”最让贾颖月欣喜的是“抽盲盒”“猜盲盒”的意趣,还有大家一起分享寄语的快乐。

“复杂的不是事实,而是缺少梳理的眼光。”贾颖月抽到了徐默凡老师写下的祝福明信片,“同学们还挺羡慕的,因为徐老师上课很幽默,而且还有很多很‘潮’的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印证了一句话:弄潮冲浪也可以阳春白雪。”

现场,同学们都在相互猜其他同窗好友会抽到哪位老师写给他们的祝福,有的同学正好抽到了自己导师写的寄语,有的同学虽然不认识那位老师,但是依然觉得感动,因为老师说得实在、真挚、幽默。大家还竞相晒到朋友圈,既打开了彼此抽到的“盲盒”,又集纳了更多闪耀智慧之光的祝福。

“有趣的灵魂总是让人忍俊不禁”,毕业生们的这份专属礼物,惹得别的年级同学好一阵羡慕嫉妒。

朴素到“不用花钱”,却又极具意义和情怀

“无论你有多冷,记得温暖别人”“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华东师大前身是大夏大学,请记住‘大夏’的英译:Great China”……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研究所教授方笑一在毕业典礼的前一晚,花了半小时写了12张明信片祝福。

“以前我们毕业时,同学之间也会写临别赠言,这对中文系同学特别有意义。把你最想表达的意思,用尽量简洁的语句写出来,给人特别大的冲击和震撼。”方笑一告诉记者,自己写的这些话,其实是长期在心中盘桓的、一直想对学生们说的,希望把自己对学术、社会、人生的看法告诉他们。

“我觉得,大学教师就是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不能只顾自己关门做学问。”方笑一说道。为了也给自己留一个念,他把这12张明信片的“成果”正反面拍照一一对应起来,制作成一条“给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生的留言”发布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

“重底蕴,不乏幽默,更见真情。”中文系党委副书记徐燕婷是此次手书明信片的策划者,她一再说,这是一个很朴素的“不用花钱”的礼物,但又是一份极具意义又有情怀的无价之礼。

徐燕婷介绍,在筹备今年给毕业生的礼物时,院系筹备组回想起自己学生时代,手写信件是非常流行的,而在这个快速的信息化时代它们变得有些稀缺。“我们想回归这种相对质朴但温暖的方式,带给学生这份特别定制的无价礼。”

与此同时,明信片本身也是学生志愿者自己拍摄、制作、打印而成。校园里的“校宠喵”、标志性的中文系楼、食堂的饭菜、河畔的樱花树……一草一木、人物景致,都会是毕业后最深的思念。

“我们找了三四十位中文系老师来写祝福,谭帆、胡晓明、文贵良、彭国忠、罗岗、程华平、刘晓丽、范劲、郑伟、金雯、方笑一、汤拥华、刘旭、刘晓军、凤媛、王嘉军等许多大咖教授都参与了,有的三五张,最多的是写了12张。大家都觉得十分有意义,也是用这样的方式祝福毕业生脚踏实地、未来可期。”徐燕婷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