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有序又温暖高效,人民的城市汇聚青春的力量
2021-06-28 青年

王绪男和妻子张林琦以及女儿书和。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6000多平方公里地界上居住着2400多万人口,这里是上海。这样一座超大城市如何安全、有序又不失温度地运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城市的治理之道,是在党建引领下的一步一脚印,是一条汇聚了人民智慧、汇聚青年力量的创新路。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樱花谷效果图

彰显情感温度

在加油站里“切”杯咖啡,看看河岸风景,正成为不少上海年轻人的风靡之举。位于苏州河畔的中国石化上海石油“第一加油站”,从去年年底开始迅速跻身沪上最美加油站,许多来打卡的人们,不是来加油,而是来喝咖啡。

“加油站为何不能更‘亲民’?城市的每一个公共空间,都是因为人而更具温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原作设计工作室建筑师王绪男说。改造尽可能打开了空间,辟出沿河观景平台,本是让人短暂路过的地方可以让人驻足,成就了苏州河黄浦段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这样的改造在苏州河畔不止一处。2018年到2020年3年间,上海对苏州河及两岸公共空间进行综合治理,克服了苏州河两岸纵深小、土地权属复杂、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小区林立等难题,打通了15.3公里未贯通岸线的63处断点,对公共空间进行改造设计,终于在去年年底,在42公里苏州河岸线漫步从梦想变为现实。

王绪男和妻子张林琦都是苏州河黄浦段的设计团队成员。去年女儿诞生的时候,他们给孩子取名为“书和”,与“苏河”谐音。年底苏州河贯通后,一家三口来这里拍了张合影。“书和遇见了苏河。”这对年轻设计师的喜悦发自内心。

温州路水文站改造后效果图。

在“书和遇见苏河”之时,上海人真正与自己的母亲河“遇见”也正满3年。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全部实现贯通。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一江一河”工程用“还江于民”幸福了人心。靠江却见不着江,临水却走不近水,这样的尴尬不再,滨水空间转型重生,母亲河的温度触手可及。

如今,市民们可以在黄浦江畔、苏州河畔休憩漫步、晨骑夜跑,欣赏滨江风景,参加文化活动。贯通只是新起点,结合“十四五”规划愿景,上海未来还将实现“一江一河”岸线贯通与功能提升同步推进,不断提升开放空间品质,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将会变成“生活秀带”“发展绣带”。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市治理不能缺少温度,城市治理更要彰显情感,而这样的温度无关大小,只需及时。

就在前不久,曹杨新村的居民们体验到了“无感叫车”服务,在社区服务中心,刷个脸,就能叫上出租车,不用输入任何信息,设备能自动定位,用车结束后付现金或是刷交通卡都行。在线上打车成为趋势的今天,烦扰不少老人的叫车难问题又有了进一步解决。

这也是近两年来上海一直在施行的政府实事项目,市交通委指导研发的上海市出租车统一平台“申程出行”,去年走上了街头,今年更是走入了社区。这样的“一键叫车智慧屏”终端,今年6月底在10个街道镇完成100个点位的安装,涵盖了小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等。“就是要缓解打车难,尤其是老年人打车难问题。”市道路运输局有关人士这样表示。在城市数字化快速转型的同时,给需要的人留一条“慢车道”,城市温度在这样的熨帖中直抵人心。

按下按钮出租车就到。

提升治理效能

在城市治理中,温度不可少,速度一样不能缺。现代化的城市治理,必需要让城市治理体系科学高效运转,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徐汇区田林街道有这样一套AI赋能的社区管理平台,通过社区遍布的触角,运用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电子嗅探等智能化感知设施,在精准数据支撑下,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级。“通过分析智慧门禁上传的日常数据,我们发现有的住户一天出入十几次,人脸一对比,原来是几个人合用一张卡,这种情况就可以基本判定为疑似群租。”田林街道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张璘说,他们还为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设定预警规则,80岁以上老人若两天未开门,便会有信息提示给居委干部。

这一智慧社区联合智慧中心使用后,让一直困扰田林街道的群租等问题投诉量同比下降76%,盗窃和入室盗窃案件同比下降24.1%和14.3%。

而就在今年1月,上海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根据这份文件,上海将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提高现代化治理效能。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透露,下一步,上海将着重从企业市民和城市运行高频急难的问题难点中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化转型场景运营,以数字化激发城市生命体每一个“细胞”的活力。

短短这半年间,上海市民会发现,就在身边,30分钟就医服务、30秒入住酒店、停车服务“随心约”等便民示范应用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在上海的各个角落涌现。

杨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开展“随申办、一网通办”。

从“铁脚板”到“大数据”,上海这座城市开始变得越来越“聪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这样的前沿技术应用,建起了一个可以高速运转的“城市大脑”,城市运行更加有序,城市管理更加有效,也让绣花般的城市治理精细化成为可能。

2020年2月8日,距离新冠疫情暴发后首个复工日还有两天,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沈昕打开了城运中心后台大屏,在街道地图上,一个小区的居家观察人数、健康状况、重点地区来沪人数、小区封闭状况、卫生消毒状况等数据全部汇总。交叉比对后,哪些小区需要重点关注一目了然。如今上海市城市运行中心“一网统管”防疫专页的首次试点,通过这个页面,社区防疫管理实现了“一网统管”。

同样在防疫期间发挥了大作用的还有“随申码”。今天,上海市民更是已经开始习惯在“随申办”上开证明、查公交、领补助。截至2021年6月18日,“随申办”移动端实名用户超过5240万,累计服务人次超过79.3亿,最高月活跃用户达1517万,实现了1594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2018年起,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正是上海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建设的“一体两翼”。改革还将进一步深化,今后3年,“衣食住行文教旅”的所有数字服务,就医出行文旅健身的“一码通行”,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都将不是梦想;“一网通办”从2022年底实现从“好用”到“爱用”,2023年底前实现从“爱用”到“常用”……“两翼”助力下,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速度也将腾飞。

社区垃圾分类。

凝聚治理合力

去年疫情期间,浦东机场消防急救保障部卫星厅急救站党支部副书记李荣峰一直带领一支以90后为主的团队,每天轮班对所有进出旅客进行健康筛查。为旅客测量体温、采集信息、转送医院、现场消毒等工作,都是这支“医疗急救防疫青年突击队”来承担。而在上海的更多社区中,社区干部、居民、志愿者组成的一支支自发力量,也成为了抗击疫情最鲜活的力量。

十年前,来自英国的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玛丽·哈德带领她的学生们开始在上海的一些小区“捡垃圾”,这个行为当时并不被小区居民理解。最终玛丽提交的意见为2019年2月公布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提供了实践与理论支撑。“条例”正式实施后,上海交大中英低碳学院年轻的副教授李佳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实践方法——他带着团队一起研发了“超视觉垃圾分拣机器人”,用自己擅长的科研来帮助垃圾分类施行得更为有效。

在上海,每一次关键性的“大事”中,从来不缺乏各个行业普通人的身影。在党建引领下,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一曲“大合唱”,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唱出和谐音符。

浦东机场防疫人员。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岐山村48号的小花园是居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但也曾深受大声喧哗、宠物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的困扰。借助“弄堂议事会”搭建起的民主协商平台,居民共同制定了小花园使用公约,很快化解了矛盾。“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的事大家办。”岐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卫红说,党组织搭平台,弄堂里的事大家商量着来,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就在这样的实践中逐渐成熟。

静安区南京西路上的百乐门大都会22层,有一个人气颇高的“白领驿家”,每天都传来欢声笑语。在这里,咖啡吧、报告厅、舞蹈室一应俱全。邻近的白领们工作8小时外常来“打卡”,既能参加社团活动,也能上一堂兴趣课。

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民,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通过党组织“下沉”到户到人、搭建平台、引领广大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覆盖度越来越广,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从影响整个城市的“大事件”到一个街道、社区的小问题,人民越来越爱发声,“十四五”期间,这样的新型社会治理方式还将继续在上海呈现。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