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街道有个社区儿童大舞台
2021-06-28 青年

儿童参与社区实践活动。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当儿童遇上社区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社区里适合青少年的活动空间不够,电瓶车充电存在安全隐患,独居老人照护面临难题……这一次,社区里的儿童们出招了。当下,凌云社区正在创建儿童友好社区,随着凌云街道“社区儿童舞台”项目的儿童课题与社区顺利对接,社区孩子们化身小小调研员,通过社会调查给出属于自己的思考和对策。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 参与 】

社区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孩子们在台上可以做很多事,开拓视野,获得社区领导力。

孩子们抱团调研社区问题为刚需寻求解决方案

华理附小的四年级学生詹芝婳的爸爸詹望成在看到女儿对小区电瓶车充电问题的调研后,对女儿的表现刮目相看。“她平时是个害羞的女孩,看起来有些高冷,这次却做到了频频与陌生人打交道。”

目前进行的9个“社区儿童舞台”项目儿童实践课题,詹芝婳所在小组的进展速度最快。5名团队成员两天分赴两个小区,通过线下和线上填写的方式搜集到了100多份问卷。

继问卷调查后,调研进入了现场访谈的阶段。据詹望成介绍,孩子们兵分两组,每组采访五个人,涉及社区居民、派出所的民警等人群,甚至还邀请了以前遭遇过电瓶车火灾的事故当事人口述实录。

“如果进展顺利,调研将于本周内完成。孩子们最后想呈现给大家的是做一份有数据有真相的宣传单,到此次开展访谈的小区进行宣讲,提醒居民注意电瓶车充电。”在詹望成看来,这样的实践创新项目让孩子们开始关注社区治理。在此过程中大家的能动性得到了挖掘,比如孩子们想到去现场设摊发放问卷,还制作了易拉宝。再比如攻克了与陌生人对话的尴尬。“其实起初女儿还有点拘束。有位阿姨刚买完菜,称没空填写问卷。她就一路跟着阿姨,边走边把问卷里的问题问完了。”

另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吴彦纬和小伙伴们开展的项目是“少年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中户外空间的需求调查”。之所以选择这一主题是源于假期和平时周末的切身体会。原来,吴彦纬和爸爸找遍了小区附近都找不到合适的运动场所。一些公共足球场、篮球场等也离家较远,更多的时候还会被社会团体占用,商业球场更是收费不菲。

“社区里现有的滑梯等设施也是针对低龄儿童,不是很适合我们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于是,我和爸爸就在想有无可能挖掘更多少年儿童友好型的户外空间。”吴彦纬告诉记者,和爸爸协商后,两人想到了自己学校也许可以成为共享空间。但是否适合周末开放、有无真实需求还需要经过实证调查,于是他和团队成员走访了社区家长、学生等了解他们的需求,还访谈了任课老师、体育老师、教导主任、安保人员等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很欣慰,孩子们能抱团为自己的需求努力,如果未来学校运动场地真的能对社区开放,对他们来说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家长吴冠岑说。

亲子共同体验选举希望孩子为社区出谋划策

上个月,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唐有财带着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唐誉文一起参加了居委会的换届选举,让女儿作为“观察员”亲眼见证投票的全过程。“相比书本上的讲述,这次亲身经历让她对基层民主选举有了最真实的感受。”

作为家长的唐有财透露说,现在家长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他觉得对孩子的评价不应该是一元论的。“除了成绩,孩子是否也能在社区里找到自己的价值?目前儿童社区教育缺位,是否可以探索通过社区教育的方式提升孩子们的公共参与意识?”

华理附小的顾文校长一直思考学校教育创新,提出了儿童街政助理的想法,并找到了从事社区治理研究的唐有财,经过学校、街道、社区基金会和上海市黄浦原点社会治理促进中心等多方讨论,决定发起社区儿童大舞台项目。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为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样的想法不仅得到了校长的认可,也获得了学校老师、其他家长、街道领导的拍手叫好。

在他看来,社区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孩子们在台上可以做很多事,开拓视野,获得社区领导力。这一切需要从娃娃开始锻炼和培养。

“现在普遍的育儿方式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这往往使得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他们埋头苦读,却对近在咫尺的社区不闻不问,缺乏情感链接。”凌云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军认为,通过参与社区儿童大舞台,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国家整顿课外辅导的相关举措,对开展社区教育也是利好消息,对塑造健康的、具有公民意识和领导力的小小公民创造了空间。

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孩子们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链接   

“凌”心聚力共建社区 服务民生齐绘愿景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凌云街道党工委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推进“我是党员做先锋”“我为群众解难题”“我为发展献一计”等系列活动,聚焦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居家适老化改造、精奥菜场综合治理、群租整治、深化417街区片区一体化治理等18个民生难题和发展重点。

爬楼难?加梯来。举全街道之力,统筹推进辖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组团深度排摸、提供政策咨询和精心指导。各居民区“三驾马车”合力搭好平台,组建临时党支部和议事小组,充分挖掘党员骨干和社区志愿者力量,带动居民自治和有效参与。

居住难?改造来。街道构建“1+28+1”养老顾问点体系架构,运用“清、明、准”三步工作法,深化全市适老化改革试点工作成果,对有需求老人家庭做到底数清、确保居家老人对服务政策的情况明、为每户家庭制定个性化的适老化改造方案准,努力推进适老化改造,着力改善老人居住环境,目前已改造完成14户。

环境差?整治来。为改善轨交15号线罗秀路站周边区域环境,根据“五违四必”市容环境整治要求,结合街道重点目标任务,对精奥菜场及周边区域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协调落实相关租赁经营户清退和矛盾化解,目前拆除违建11个点位共213平方米。针对动态管理难度较大的群租问题,依托“一网统管”动态掌握小区人员变动情况,从源头改善群租乱象。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