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刘昕璐 陈宏 顾金华 杨力佳 刘晶晶 张逸麟
“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他们胸怀大志,把理想信念坚守于心;脚踏实地,把过硬本领练就于身;永久奋斗,把使命担当躬身于行。国家和社会有难时他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国家和民族召唤时他们不断超越,在实践中创新,在奋进中奉献。为了心中信仰和肩上的责任,他们冲在时代前列,迸发出青年呐喊!“吾辈青年,志高路远。”因为他们相信,有厚植的理想,就会有所担当。
盛晓涵
上海市格致中学学生
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2020年10月27日晚,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一男生盛晓涵放学路上看见一名老人倒在路边,立即上前施以援手,在等救护车期间,他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持续为老人实施心肺复苏,为老人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事迹被媒体报道后,盛晓涵的举动赢得广泛点赞,他也因此荣获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最近,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盛晓涵去参观了不少红色场馆,收获满满。“青春是充满朝气的,青春是无所畏惧的,人类历史上很多进步是由青年推动的,很多伟人取得的成就是在青年时期奠基的。当我走进这些红色场馆时,这种体会尤为强烈。”
盛晓涵说,当他走进渔阳里推开团中央机关旧址的大门,好像看到了青年时代的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袁振英等先辈,“他们在这里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这里为进步青年讲解《共产党宣言》,而在座的则是当时的一众进步青年。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在艰苦环境中奋斗,要用青年的锐气冲破黑暗,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光明。”
在盛晓涵看来,对比这些革命先烈,出生在2000年之后蓬勃发展的伟大中华的自己,正活在先烈们梦想的世界中,“我们在党和祖国的呵护下成长,在优越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中生活和学习,有什么理由不奋斗、不努力?我们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以之为目标,决心拼搏奋斗,不负韶华;我们也应该在学习中刻苦钻研,让自己有能力为社会贡献青春,成为当代的新青年,把革命先辈的理想和精神传递发扬下去,为我们的后代也能生活在我们理想的世界里而奋斗!”
李腾
上海市学联主席、市青联副主席
2021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是幸运的,我们在祖国发展最快的几年里同国家一起成长。我们既是追梦者,又是圆梦人。”上海市学联主席、市青联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李腾感慨地说。
李腾2011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IEEE实验班以来,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模范执行党员标准,政治素质过硬,同时,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学业成绩优异,这成为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其实,这个青年还一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活动,为师生服务,为社区发声。“要有一名新时代青年先锋的责任意识,就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李腾一直默默勉励自己。
对于党员身份,则要追溯到他的高中时代。李腾在高中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加入了党组织。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后,还在两期上海交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担任班主任,在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中担任组长,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在平时,他还非常注意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向身边青年同学传递党的声音。
值此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李腾说,青年人更要勇于追梦,这需要的是青春激情;更要勤于圆梦,这需要的是不懈奋斗。“百年征程中,一代代青年学生敢为人先,冲在时代前列,靠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也靠的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吾辈青年,志高路远。今天我们在校园里书声琅琅,明天要努力成为社会栋梁!”李腾相信,有厚植的理想,就会有所担当。当代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更需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把自己的学习研究用到国家社会发展上去,不负韶华,奋斗有我。
黄豆豆
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市青年文联会长、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
著名舞蹈家黄豆豆今年的工作都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在进行,除了他本人参与的演出,他还带领青年文联的众多青年文艺工作者,用百部作品庆祝建党百年。
黄豆豆一直鼓励青年艺术家能够以当下年轻人的视角,让艺术有更多的创新。这次的百部作品,青年文联下属的众多协会除了都创作了自己的作品,还被“鼓励跨界合作”。其中一个典型的跨界作品,是创意舞蹈《忆张思德》,它将黄豆豆的舞蹈、非遗传承人李诗忆的海派剪纸、导演王霆的特色视频,三种艺术形态交融在一起,5月23日上线传播的同时,青年文联副会长李定真也创新尝试,让陆家嘴高楼也成了《忆张思德》的播放载体——大家群策群力,把上海青年人对革命烈士的敬意,用青年人独有的创意呈现了出来。
黄豆豆说,这百部作品的名单会在近期公布后开始展示,“我前两天碰到了市青年文联的上一任会长廖昌永,我们讨论了这100部作品后,他也说,青年人都参与进来,非常有意义。”
黄豆豆的作品《闪闪的红星》,堪称他的代表作之一。为了庆祝建党百年,在青少年中间进行党史教育,上海多家机构策划了名为“红星闪闪照未来——和豆豆老师一起‘闪’”的快闪活动,工作非常繁忙的他,从六一到七一期间,每个周六和周日的下午都抽出时间,通过抖音教孩子们跳《闪闪的红星》这支舞蹈,孩子们发回学习的视频后,他再和上海新文艺工作者联合会、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主办单位工作人员一起,从中挑选出100名孩子,7月1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广场集合排练,然后进行“快闪”。“我们把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共同用这支传唱经典、红色舞蹈,在七一早上,庆祝建党百年。”
刘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
2020年3月5日傍晚,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刻,一张名为“落日余晖下的这个瞬间,刻骨铭心”的照片在朋友圈刷了屏,也暖了亿万人的心!照片中,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在护送罹患新冠肺炎的87岁老人王欣出病房做CT的途中,一名90后援鄂医疗队队员停下来,让住院许久的老爷爷欣赏了一次久违的落日。
而他,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刘凯,正是那张“落日余晖”照片中的主人公。
在刘凯看来,这张照片里面穿着防护服的其实不仅是他,也是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医生和护士。躺在那里的也不只是王大爷一个人,而是每一个和新冠肺炎病毒抗争的患者。因为明天有期待的朝阳,他们才一起携手度过了之前的漫漫长夜。
关于那张照片,有一件令刘凯特别感动的事情。就是武汉的一名当地人说那张照片是他在疫情以后见过的唯一一张彩色的照片。疫情暴发后,当时的人们承受了很多不安和恐惧,让刘凯最高兴的是,这张照片能给大家带来希望。
“我们的人文关怀帮助了很多患者,恢复了生的希望和对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的有效治疗也让一批又一批新冠重症患者成功地康复出院。有一位康复的患者,他由于看不清我们的脸,他把我们写在防护服后面的名字都记了下来,他说要记住每一个救助他的医生和护士,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丝的温暖。”刘凯说。
庆祝建党百年,所有人都在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答卷。这段抗疫经历,让包括刘凯在内的这群青年医生用“逆行”书写青春绚丽篇章,也让他们深刻明白:一位好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更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王海滨
全国道德模范
2015年6月16日,26岁的王海滨为了拯救大火中的邻居,自己被严重烧伤。“从闵行区委、区政府到华漕镇党委、政府,给予了我无数的关爱与照顾,我深深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的人间大爱。” 王海滨说道,“我的第二次生命是中国共产党给的,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去帮助激励更多的像我一样的人。”
王海滨一边在病房里做着康复训练,一边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的理论知识。“党的历史上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克服了那么多的重大挑战,革命先辈们、党员模范们努力战斗着、奋斗着,那是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力量?真真正正的生死面前的大无畏与视死如归,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勤勤恳恳为民的初心力量,我顿时觉得自己所受的这点伤,与那些优秀党员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在党的宗旨与精神的感召下,我再一次思考了自己的人生未来,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与初心。”
如今,王海滨是上海闵行区华漕镇海滨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理事,负责组建、带领、实施开展各类公益服务,例如公益进社区、华彩讲堂、媒介宣传、为老服务、特殊儿童关爱、烧伤康复帮扶等等。党员加志愿者的双重身份,让他更珍惜今天所取得的一切,也更重视光环背后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王海滨还推出了“‘塑’说党史”系列作品,通过绘声绘色的微党课,让更多的人学习党史。在他看来,海滨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就是一个小小的党建服务实践站,将会以此为平台,展示一名共产党员的形象与精神。
谢邦鹏
全国劳模、上海工匠
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张江科学城
能源服务中心主任兼数据管理组组长
2008年,面对知名科研院所、外资企业抛来的橄榄枝,“三清博士”(本科、硕士、博士均在清华大学就读)谢邦鹏选择了到上海当一名电力工人。13年来,从发明创造到管理变革,从继保班长到能源管家,挑战在变,角色也在变,但谢邦鹏扎根岗位的创新精神不变。
“十三年的一线工作,我始终坚信,虽然我的工作岗位很平凡,但只要在平凡中不断超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就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也能为自己所在的行业创造价值。”谢邦鹏说。
目前,谢邦鹏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数智化转型在“双碳”领域的落地实践,以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等国家重要战略承载地为立足点,打造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主导研究“智慧用能”用户解决方案。
“行胜于言,在以后的工作里,我将继续带领团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天为千家万户供电的工作,并持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持‘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以奋斗者、拼搏者、创业者的姿态,全力推进‘能源管家’服务模式创新实践,奋力擦亮‘世界看中国电力的窗口’,为服务浦东更好地落实中央赋予的战略定位和特殊使命贡献力量,为在社会主义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铸就新伟业而奋斗!”谢邦鹏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能源创新可以让很多天马行空的东西变得可以触摸,“我愿做这个时代的追梦人。”
孙羽捷
2020年度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工办副主任、辅导员
从繁华都市走进偏远山区,从贫穷落后实现整村脱贫,再过20天,孙羽捷即将卸任驻村第一书记一职,每每想到过去700多天在基层的奋斗经历,这名90后大男生常常会心潮澎湃。
孙羽捷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2019年,他被下派至云南省云龙县的深度贫困村永安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那是他第一次走进贫困农村地区,也是第一次对“贫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看到当地孩子们盼望知识的纯真眼神,感受到乡亲们渴望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他就深受触动,下定决心要把青春奉献在西部,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其间,孙羽捷跑遍21个村民小组129户贫困家庭,为了摸清村情贫情,穿坏4双鞋子;东奔西跑,为村里争取并落实了900多万帮扶资金,帮助永安村提前10年完成基础建设目标;每天深入施工工地,成了老百姓心中的“监工书记”。
激动人心的是,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提前取得了全面胜利!永安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他和村干部的努力下正在发展规模化养殖,帮助老百姓致富。
一直以来,听闻自己带过的学生也去驻村,孙羽捷就特别开心。“看到自己的学生获得了很好的成长,你的一言一行正在影响着他们,让他们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真心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够成为他们口中的榜样而感到欣慰,一名人民教师的幸福,莫大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这百年风雨的新起点,虽然即将离开扶贫一线岗位,但孙羽捷深深感到,自己定将始终铭记这段和广大扶贫干部共同奋战的光荣历史,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我将继续用行动讲好这段红色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去西部、到基层奉献青春力量,为党的百年事业继续添砖加瓦!”
刘真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研究员、研究组组长、博导
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他是何梁何利奖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我国完全本土培养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放弃国外顶尖研究所的邀请,留在国内潜心攻克从未有人成功过的非人灵长类体细胞克隆。2018年首次成功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成为生物技术领域近20年来的里程碑事件。2019年他首次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构建了遗传背景一致的疾病克隆猴模型,意味着克隆基因编辑猴技术由此从理论层面迈向了实践层面,中国正式开启了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时代。如今,他在延续既有的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还在开启一些感兴趣的新课题研究。
选择扎根国内留在上海,刘真预想过自己会有所收获,却没想到这个选择给他带来的成长超乎预期。在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突破之后,他成为了所里当时最年轻的独立研究组组长,独当一面,他也希望能像自己的导师一样,成为一名尽心尽责的老师,带出更多倾心科研的年轻人。
在刘真看来,成功从来不是偶然。在做科研的路途中,需要不断去面对失败。“只有时刻做好充分准备,才不怕失败,机会来了才能成功把握住。”科技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所在。建党百年之际,他也想告诉所有有志于科研的青年人,我们处在一个很好的时代,有着如此好的科研土壤和科研文化,作为科研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国家战略,同时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沉下心,不畏惧失败,不害怕枯燥,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吴娜
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公司安检护卫保障部旅检一科
党支部书记
作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一名安检员,吴娜扎根民航安检岗位已经15年。15年的职业生涯里,吴娜有很多记忆犹新的时刻: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更多的高光时刻是来自于我平凡的岗位,每当我们保障的航班顺利起降,每当收到来自旅客的认可和肯定,心中都倍感自豪。”吴娜说,安检员这个职业最初吸引她的是身上这套帅气、精神的制服,这些年来,她制服上的肩章由“一条杠”变为了“四条杠”,“我想这不仅仅代表着岗位的转变,更承载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吴娜和同事们始终将旅客体验的痛点作为服务工作的出发点,不断为安检服务注入人性化的元素,在检查中避免给旅客做判断题,只给旅客做选择题。她提出了主动提携、主动搀扶、主动引导的“三主动”工作法,积极帮助遇到困难的旅客,让严肃的安全检查工作不再冷冰冰,也让上海机场的服务更有温度。
同时,吴娜还建立了以她为示范的标准化培训视频,用绣花般的精细服务标准,绣出规范的动作,绣出专业的形象。
工作中,吴娜积极与青年员工师徒结对,“一对多”“点带面”传授工作方法和经验、带教安检业务与技能;同时聚焦现场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业务攻关。在她的引领和带教下,先后有17名员工考取安检高级技能资质,3名骨干被单位聘为首席开机员,有6人走上了管理岗位,并培养出了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季芳、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马世恭等一批优秀员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劳模精神,积极带领身边党员群众扛起责任,立足岗位、攻坚克难,筑牢机场空防安全的钢铁防线。”
钱威丞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博士
曾任《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
钱威丞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博士,今年刚好毕业。于他而言,担任《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一职是一种荣耀。在党建工作中,他坚持着“心有所信,好学力行”,亮明底色、树起旗帜、坚持有为。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没有一位专职讲解员。一开馆,复旦大学就成立了一支《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培养具有高质量讲解能力的宣言精神传播者、能做扎实理论研究的宣言精神研究者、素质过硬志愿奉献的宣言精神实践者。
作为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队的一分子,钱威丞认为,奋斗之于大家,首先在于做好《共产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以来,我们坚持在‘学思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钱威丞介绍,自收信以来,队伍以微党课、视频党课、思政舞台等多元形式创新理论传播;接待参观者1.5万人次,开展讲解500多场;队员们除场馆服务外,另外开展志愿理论宣讲近百场。
作为新闻学院2018级硕博联合党支部书记,钱威丞统计了一下,在三年间,支部也总计开展理论学习30余次,并有幸获评2019复旦大学组织生活案例大赛优秀案例。对支部党员而言,大家最大的心愿是“点燃一个,照亮一片”。“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初心滚烫、底色擦亮、永远坚持使命担当,共同熔铸红色力量。”钱威丞说。
今年毕业后,钱威丞将完成向一名上海市选调生的转换。他相信,作为“星火”,不管将来深耕于哪片土壤,不管能力多么微薄,“有一分光发一分热”,都会始终是“星火”对自我的要求。
如今,站在建党百年的荣耀时刻,钱威丞更是深信,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坚持永久奋斗,把英雄放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
柴闪闪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邮区中心局邮件接发员
柴闪闪,这个把自己“寄”到人民大会堂的“快递小哥”,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局上海站邮件处理分中心的一名邮件接发员。
2004年,当时不到20岁的柴闪闪就从湖北老家来到上海。作为一名“农二代”,他吃苦耐劳,希望用双手为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在这条用青春铺就的邮路上,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他从一名靠体力装卸邮件包裹的转运员,转型成为依靠脑力的新时代技术工人。
“冬天,在站台上装卸邮件时等车的间隙时常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夏天,顶着近五十摄氏度的高温在火车车厢里接发包裹,但人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想要追求美好的生活就必须提升自己,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思想。人生只要奋斗,一切都有可能。”柴闪闪对此深信不疑。
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青年代表、中国共产党员,他给自己的要求是不断加强自身履职能力,用扎根基层的优势,更好地传递来自基层的青年声音。同时,更要立足本职岗位,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时光如白驹过隙,站在建党100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柴闪闪最想说的是:“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在他看来,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十倍速”的信息时代,邮政体系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基础作用,从业者更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作为一名邮政业的全国劳动模范,自己要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用智为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用邮需求而努力工作。在生活中,做一面流动的旗帜,团结凝聚更多的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发挥青年人应有的作用。”柴闪闪这样说。
颜骏凌
中共党员、中国男足国家队主力门将
上海海港队主力门将
6月结束的40强赛中,中国男足在西亚炎热的环境下连续击败菲律宾、马尔代夫和叙利亚,第二循环4场全胜,成功晋级12强赛。颜骏凌作为国足主力门将参加了40强赛所有的比赛,总共只丢了3个进球,当然40强赛并不是终点,颜骏凌希望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帮助男足再次站上世界杯的舞台,他在微博上写道:“团结是铁!兄弟们真棒!我们12强见!”
在上海海港队,颜骏凌是球队后防中坚力量,2018年帮助球队为上海重新赢回了中国顶级联赛冠军奖杯。他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在球队中起着表率作用,去年7月1日,颜骏凌和队中的党员球员王燊超、蔡慧康、吕文君一起来到一大会址担任志愿者,为参观的游客服务。颜骏凌表示,作为党员更要继承发扬先辈的奋斗精神,“在绿茵场上,你需要技术,需要教练的战术布置和执行力,但有时候也需要坚强的意志,那种拼搏的精神。我们学习党史,了解革命先辈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在奋斗,攻克一个个难关,比起他们,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根本不值一提,你更有理由去面对这些挑战。作为党员,我也希望为队里年轻球员做表率,大家一起奋斗,因为足球是个团队运动。”
国足唯一一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离现在已经快20年了,颜骏凌表示那时候自己虽然年纪还小,但那种全民欢腾的场景依然印象很深刻。“作为球员,我们确实会承受一些压力,但是球员的使命就是顶住压力,去为中国的足球事业作贡献,给中国的球迷带来快乐。马上就要12强赛了,我们希望通过奋斗取得好的成绩,让我们这一代球员也能圆世界杯的梦想,更重要的是让中国球迷收获那种幸福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刘昕璐 陈宏 顾金华 杨力佳 刘晶晶 张逸麟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