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人工智能产业地图出炉
本报讯 记者 郭颖
又是一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AI大咖再次相聚上海浦东。昨天,《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地图》正式出炉。浦东还将在数据资源共享、数据交易、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立法探索。
“在短短两年时间,浦东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从350家增加到600家以上,相关产业规模达910多亿元。”浦东新区科经委总经济师夏玉忠介绍说,今年浦东将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为抓手,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提供强劲引擎。
此番发布的《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地图》展现了浦东“一核、五中心、多领域”的“1+5+N”立体化新格局。“一核”指张江科学城人工智能核心区;“五中心”指金桥、保税区、世博、陆家嘴和临港新片区等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集聚中心;“多领域”指在制造、交通、金融、医疗、娱乐、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应用示范,实现场景驱动人工智能产业能级跃升。
百度超级链城市链管平台、新松协作机器人在内的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十大创新产品正式发布,微创医疗机器人全球总部、应脉手术机器人等25个人工智能重点项目落地浦东。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近年来数据安全备受关注。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浦东将在数据资源共享、数据交易、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立法探索,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数据要素积累提供强有力支撑。
此外,浦东还将加快“张江在线”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推动“在线文娱、在线医疗、在线金融”新生态打造;加快推动“中国软件名园”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优势的工业软件产品等。
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表示,浦东新区力争到2023年,建成100个有影响力的典型应用场景,推出100个领先的创新型技术和产品,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高度集聚,实现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成为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自主创新策源地、应用赋能先行地、全产业链集聚地。
记者 郭颖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