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丨不向艰难低头的年轻人,心中有光
2021-07-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

一觉醒来,“家徒四壁”是什么样的滋味?对于江苏泰州95后女孩小莉来说,是辛苦,但不辛酸,甚至还有许多甜蜜在其中。

通过10年的努力,攒下28万首付,买下了这120平米的毛坯房。斑驳的墙壁,简陋的家具,堆放得有些散乱的器具,并不影响小莉心中“家”的感觉。因为这里是属于她自己的温馨小世界。

每个月还贷3000元,压力依然很大。但是26岁的小莉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这里会慢慢改变,装修会补上,家具会更新,这个家会越来越美好。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也很甜蜜,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独立创造自己的世界。

通向幸福生活的道路往往是不平坦的,但我们能看到有不少像小莉一样的年轻人始终在锲而不舍努力着,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日复一日的自强不息,终有一天绘出自己的千里江海。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像太史公对于“泰山鸿毛”的论述,就像匡衡在墙壁上留下的那个小孔,就像鲁迅在三味书屋的书桌上刻着的那个小小的“早”字,命运无法阻挡这些拥有独立人格的伟人或凡人们对于自强、自立的追求。

人们常为范仲淹“断齑画粥”的自强精神津津乐道,其实他原本不必如此,可范公却依然任凭留守大人送来的佳肴发臭变质。面对对方的善意,他留下了“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的解释。让人欣慰的是,类似的精神在千年后的今天依然传承着。

不久前四川绵阳高三毕业生陈亮的事迹被广泛流传。高考前夕,一直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患病去世,陈亮强忍悲痛参加高考,考完试后回家为父亲料理后事。社会上很多好心人感动于此,愿意向陈亮捐款,然而陈亮一一婉拒了。这个暑假陈亮在一家民宿打工,每天早上6点起床,工作到晚上8点。他的班主任说:“陈亮想依靠自己奋斗。”

陈亮面对的不是“嗟来之食”,而是社会上的善意与爱心,可是他依然拒绝了。也许对他来说,这些善意带来的温暖比捐款本身更珍贵,正如一则励志故事中锁在保险柜里的那张“洛克菲勒的支票”,给了他重振心情、用奋斗面对未来的心气。这是自尊,更是自强、自立的表现。

感恩善意,但不乞求怜悯,靠自己的肩膀扛起自己的人生,过程也许很难,也许很苦,但这是实现人生价值、展现社会价值的重要一步。泱泱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不就是无数自强不息、勇于与命运抗争的人们共同创造和推进的吗?

有人告诫一位青年人:“你渐渐会发现,当你个人独立的时候,会变得格外聪明。”做一个独立的人,用自强改变自己的人生,用奋斗创造自己的世界,不是更有意义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