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隆寄语上海乐队学院毕业生:勤奋才是人间正道
2021-07-1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从没有疫情,到疫情发生,再到疫情防控常态化,近日毕业的上海乐队学院2021届学生,可谓是校史上迄今为止“最特殊”的一届毕业生。也因为“特殊”,在毕业典礼上,学院院长余隆和学院理事长廖昌永两位音乐名家,对这些年轻人也是动情寄语:“能够在这么一个特殊时期毕业,没有意志力的人是做不到的。你们应该是一批拒绝‘躺平’的年轻人,要对自己有要求,这个才是人间正道。两天不练琴,别人都知道了,所以作为音乐家,你们更应该保持勤奋。”

 疫情期间的学习被全球业内关注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球古典乐行业都陷入了“寒冬”。“全球各地的音乐家,都在关注我们这一期的学生,关注大家是如何学习、如何成长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上海乐队学院创始人、院长余隆说。

记者获悉,疫情期间上海乐队学院也进行了大量尝试,摸索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仅在2020-2021学年,在国内,作为“主阵地”的上海交响乐团,为乐队学院提供1980课时专业课、300人次的排演机会、19场音乐季演出,共48首曲目;职业交响乐团和音乐学院共17人次演奏家,来上海进行了大师课教学;学生共16人次分批前往国内职业乐团和音乐院校进行了7场实践演出,共12首曲目。

而在国际教学期,三大国际乐团以线上课程和线上音乐会的形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像纽约爱乐乐团16名演奏家参与线上专业课,迄今共授课近500课时;柏林爱乐夏隆室内乐团15位演奏家,给上海乐队学院开展了两期共超过310小时的线上教学期,课程包括了专业课、室内乐、线上模拟考试等极有针对性的内容。

除此之外,为了让这些“准演奏家”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学院还在上交隔壁的第三空间举行了全新形式的演出——Mini Recital(迷你演奏会),由每一位学生自主选曲、策划、上台讲解曲目并演奏。本学年共举办3场相关音乐会,共计22人次学生上台参演,让学生们得到了很好的实战机会。

这也让本届的毕业生就业仍然乐观,6人还未毕业就已考取各大乐团,甚至副首席。“在考试前,学院已经提供了大大小小的模拟考试的机会,让我可以很清楚地感受考试时可能会出现的短板,或是练习不足的地方。”考取了上海爱乐乐团的打击乐学生唐劭谦说,自己在备考期间,和专业老师一起听了很多不同的音频版本,研究多种演奏法,“争取在只有一次机会的时候要把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

 “年轻音乐家应该拒绝躺平” 

毕业了,余隆和廖昌永都给毕业生们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廖昌永说:“毕业既是终点,也是起点,希望你们始终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初心,珍惜当下,勇敢前行。”而余隆则期待大家“拒绝躺平”。这些期望,让毕业生代表范佳颖笑说:“正如院长在座谈会中所讲的,‘如果你一直在摸高,即使觉得距离自己向往的高度还差很多,但过段时间回过头看看,你已经有所进步。’这种不断摸高、攀登的精神从入学开始就是我最明显的体验。”

这些毕业生,大部分都是被余隆戏称为“很难对付的”95后,但是疫情的暴发,让古典乐行业遭受打击的同时,也让年轻人们想到了很多、成熟了很多。教师代表、上交双簧管首席张欣就说,年轻音乐家们如何“从‘神兽’到‘后浪’、从‘青铜’到‘王者’”?“不要拒绝任何惊喜或者挫折,应该拥抱它,这都是生命带给你的礼物。挫折使你坚强,惊喜使你愉悦。有时候挫折令人沮丧,但可能变成你对事物全新的认识。抱着好的心态,任何的挫折都能面对。”

余隆则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例子。“我早上8点起床,工作到晚上12点,连续7天。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可能我还没有聪明到绝顶。有的人两小时解决问题了,可能我要花四五个小时,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他说,这并不是说谁强一点,谁弱一点,而是要学会扬长避短,“如果我在某方面有短板,就得在这方面花点精力去做,这不是丢脸的事情。”

“练十遍琴和练一遍琴就是不一样。”他说,“今天这个社会因为高科技发展,让我们想象空间很大。但有一点是,成长过程中间避免不了自己的努力。当你想与众不同、学有所成,当你要想证明自己,只有通过努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