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
2021-07-1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7月16日,2021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丁文江等10位科技工作者入选,并将作为上海地区候选人参加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遴选。

这10位科技工作者中,有的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矢志不移坚持自主创新,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40年磨一剑,创制了世界上性能最优、质量最轻的镁稀土合金,实现了一代新材料支撑一代新装备发展的丁文江;20年如一日奋战在舰船研制过程最前线,为我国海军舰船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毛献群;转战三大卫星发射场,敢想敢试勇闯四大卫星应用领域,铸造六十一星,矢志不渝追逐航天梦的朱振才;自1982年起就一直工作在船舶研发设计的第一线,潜心专注于新船型开发、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的胡可一;参与了探月工程、高分专项、北斗专项等多项空间型号工程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打破封锁、实现空间激光技术的自主可控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侯霞。

也有的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用科技服务民生的科技。如新药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代表柳红,多年深耕药物化学基础研究,在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重大疾病药物研发中取得突出成果。又如从事科学研究38年,攻艰克难推动无机材料的前沿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的施剑林,他敢为人先,开创面向生命健康的“纳米催化医学”新方向,成功构建肿瘤细胞核靶向药物输运体系。

他们中,还有的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为脱贫攻坚、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作出重要贡献。如独创纬编羊毛“草木染工艺”,填补天然纤维使用植物染料染色的空白,助力精准扶贫,8年来建设4家扶贫工厂,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的杨世滨;我国认定的首位城市规划大师,放弃了德国百倍高薪毅然归国,带领同济规划团队奋战在都江堰灾后重建、云南会泽脱贫攻坚等重大项目一线,以专业智慧和爱国情怀,为祖国大地贡献力量的吴志强;主张“植物研究必须为城市所”,支持创新研发了“形色”App的胡永红。   

据悉,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联合主办。自7月始,中宣部等六个单位综合各单位各地方推荐情况,拟在新华网开展网络点赞活动,8月组织对候选人进行2轮专家遴选,确定10位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将于9月举办发布仪式。

2021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文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毛献群(女)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首席专家、研究员

朱振才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院长、研究员

杨世滨

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级工程师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胡可一

中船集团首席专家,江南造船集团科技委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胡永红

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柳 红(女)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侯 霞(女)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党委委员、航天激光工程部主任、研究员

施剑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