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管血,就能发现病人身体里的隐藏“密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孙国根
只需抽取患者的“一管血”,就可以知道患者基因突变“密码”?没错,就是这么神奇!这可以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与药物,最大化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历经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薛蔚教授团队联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姚旭东教授团队,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磊教授团队等国内8家中心的一项大样本量研究,成功绘就中国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血液样本的基因突变图谱。
这仅是上海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小缩影。未来,“十四五”期间,上海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数智驱动、融合发展,打造上海医学科技创新路线图”。
一管血就能获知基因突变“密码”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正在破解医学难题,让患者受益。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不足2年,如何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与研究热点。”据论文第一作者董柏君介绍,目前我国对前列腺癌基因流行病学的理解主要来自西方人群的数据,对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信息知之甚少。在临床实践中,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获取困难,且存在创伤性,造成了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目前越来越多的药物获批用于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如何精准选择药物,让患者的生存时间最大化,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项大样本量研究,共纳入了292例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306例血液样本和23例肿瘤组织样本。
该临床研究团队的研究发现,23例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血液样本和同时期匹配的肿瘤组织样本检测到总体突变的一致性为91.7%。
研究表明,中国该类患者的基因突变谱确实与西方人群存在很大差异;也表明应用方便快捷、对患者伤害小的血液样本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获得的基因突变信息可准确反映肿瘤组织的突变状况。
据薛蔚教授介绍,这是国内首个大队列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基于血液液态活检基因检测绘制的基因突变图谱,阐述了该类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证实了基因检测可以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方案指导,最大化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此外,该成果只需抽取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一管血”就可获知患者前列腺癌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密码”,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与药物,从而最大化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记者了解到,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经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杂志》上。
未来,打造上海医学科技创新路线图
一管血,就能获知患者基因突变“密码”,这仅是上海医疗科技发展的一个小缩影。
医学科技创新是上海坚持“四个面向”、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重点聚焦领域,也是上海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十三五”以来,上海对医学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储备不断强化,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医学科技创新对人民健康的保障作用不断彰显。而“十四五”期间,上海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数智驱动、融合发展,打造上海医学科技创新路线图”。
具体包括:加快促进医学与相关学科深度融合。继续实施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医学学科。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罕见病等,加快精准医学突破。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医学科技创新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智慧医学。
全力打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在市级医院建立“临床诊疗-临床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机制和服务平台。支持医疗机构设立科研成果转化部门,鼓励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鼓励产业园区、行业组织等建立产学研医对接平台,推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孙国根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