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烟花”升级为强台风 ,上海25、26日有大到暴雨,注意防范!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暴雨、台风、高温成为近期天气“主角”,复杂多变的天气背后台风是重要“推手”之一。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第7号台风“查帕卡”先后生成,其中第7号台风“查帕卡”已于昨日20日21时50分左右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沿海登陆,成为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
为防御台风影响,国防办已于7月19日向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通知,要求密切监视台风发展变化,强化应急值守和会商研判,加强预报预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中国气象局7月20日已启动三级应急响应,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今天上午11时左右,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重最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台风级)将于23日傍晚前后移入东海南部海面,最大可能于25日在浙江沿海登陆,对上海的影响趋于加大。
23日起,本市风力增大,陆地最大阵风东到东北风5~6级,沿江沿海地区7~8级,洋山港区和上海市沿海海面8~9级,并继续增强至东到东北风7~8级,沿江沿海地区8~10级,洋山港区和上海市沿海海面11~13级。
23~24日,受台风外围影响,本市阴到多云有阵雨;25~26日雨势明显,雨量可达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可能有大暴雨。
那么市民们应该如何做好暴雨洪涝安全防护呢?
中国气象局:
暴雨洪涝防御
一、暴雨来临前的准备
1.检查房屋,如果人员处于危旧房屋或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2.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
3.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4.提前收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置于高处;
5.暂停田间劳动,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或山洞暂避。
二、专家提示
1.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积水成灾;
2.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3.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
4.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国家应急管理部:
遭遇城市内涝避险指南
一、关注预警,提前防护
1.注意接收气象和水务部门发布的暴雨和积水预警信息;
2.地势低洼的小区、商场、车库等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可以用门板、沙袋等筑起档水坝。
二、避难要到高处
避难场所一般选较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比如: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三、远离用电设备
1.远离用电设施,避免因设施漏电引发危险。若遇到断裂的电线搭在地上的积水中,要迅速远离;
2.如家中遇内涝积水,应及时切断电源、煤气阀。
四、注意防汛标志,不在积水中行走,不靠近漩涡
不要在有积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有旋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盖的深井、地坑等危险区域。
五、开车注意事项
1.把汽车开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停下来,尽量停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2.开车通过有积水的道路,应密切关注防汛警示标志,切忌冒险涉水;
3.水深未知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不可盲目强制通行;
4.进入漫水区前,要注意与前面车辆保持较大车距,以防涌浪及带起的水花进入发动机,造成车辆熄火;
5.如果车在深水中熄火,不要再启动以防止发动机进水;
6.当汽车外积水进一步加深时,要及时逃生。
六、家用常备内防范用品
1.手机、收音机,可以帮助我们接收天气、洪涝预警信息;
2.哨子,是我们求救的工具,所以一定要准备;
3.手电,可以帮助我们在晚上的时候安全撤离,也是重要的求救信号;
4.救生衣和救生圈,是防止溺水的保护工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洪涝期间和结束后卫生防病也不可小视,为保护自身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应做到:
1.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保持清洁,并经常倒空清洗;对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临时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漂白粉(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存放)。
2.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3.注意环境卫生。洪水退去后,应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应将家具清洗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4.加强家畜的管理。猪要圈养,搞好猪舍的卫生,不让其尿液直接排入河水、湖水、塘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管好猫、狗等家禽动物。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喷洒灭蚊药;栏内的禽畜粪便也要及时清理。
5.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等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方;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需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6.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传染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
7.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
8.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以在皮肤皱折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应暂时不要下水,如必须下水时要设法穿长统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10.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如防锄霜和皮避敌等,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以防止发病。
11.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12.关注特殊人群护理。为老、弱、病人尽量营造好一点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减少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