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确诊病例排查超6.8万人,“城市隐形侠”创出新的上海速度
2021-08-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流调小组携单兵装备出发,机场工作小组和浦东同事汇合后开展病例行动轨迹调查,实验室工作小组处理不断送达的核酸检测样本,追踪办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

当上海报告一例本地确诊病例后,疾控中心“城市隐形侠”再次迅速出动。截至3日12点,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共计出动481人,其中市疾控中心出动60名流调人员,15名实验室检测人员。复盘病例确诊后的24小时,也是疾控人的不眠夜。

◆ 流调 ◆

  凌晨3:58出具机场首份排查人员名单  

市民是在8月2日晚得知这则消息的:本市浦东一医疗机构报告,发现浦东机场货运区一名外航货机服务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接报后,疾控机构立即对相关人员及场所开展排查处置、流调采样,并进行实验室检测复核。

而疾控人早已进入协同作战模式。7月底,为了应对最近形势,上海市疾控中心在既往传染病防控专职流调人员的基础上,网罗中心各处所骨干力量启动应急流调大队备班,应急流调大队包括70人,来自6个业务所。2日中午,市疾控中心第一批2名流调队员已出发赶往浦东国际机场,队员姜晨彦等和浦东疾控的同仁并肩作战,在浦东国际机场查看病例的工作环境监控视频,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5:00,还在市疾控中心开会的流调青年宫霄欢被一个电话紧急召唤,她成为第二批4人中的一员,赶往浦东国际机场。在机场防控专班办公室了解大致情况后,一刻不停赶往确诊病例所在公司。16:50,她和同事穿上二级防护服走进公司,2个多小时里,了解楼里人员情况,查看办公室布局,询问食堂就餐流程,事无巨细都在问询范围内。

为了确定密接、次密接和高风险筛查人员,宫霄欢要确认在食堂和确诊病例同时就餐的人员,现场流调时却碰了壁——没有监控视频。流调刻不容缓,她心生一计:“食堂有刷卡记录吗?赶紧查记录信息,找到确诊病例的刷卡时间,再找前后刷卡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

20:00回到机场办公室,一碗泡面匆匆下肚,流调小组马上进行密接、次密接和高风险筛查人员的梳理,一张张表格出现在电脑桌面上,大家比对着各类信息,保证每一环都不遗漏人员。

3日凌晨3:58,众人并肩作战拿出了第一版排查人员名单;5:08,在结合活动轨迹、工作记录等诸多信息后,第二版排查人员名单更新上报。6:00,鏖战一夜的疾控人望了望窗外,太阳已经升起,姜晨彦拍下一张晨曦中的机场照,如此祥和、宁静。

带着一晚熬夜后爆出的6颗痘痘,宫霄欢在9:00回到了市疾控中心,赶在12:00前完成了属于她那部分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这时离她接到通知出动才过去21个小时。

2020年疫情发生后,宫霄欢参与了上海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流调工作,从那时起,疾控中心流调大队就进入战备状态。一年多来,她和同事们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虽然病毒在变异,防控压力不小,但他们时刻准备着战斗,这是“城市隐形侠”的职责,守护城市的安宁、市民的健康。

◆ 流调 ◆

  应急值班练就“经验丰富的新兵”  

更年轻的一批流调青年也在迅速成长。90后崔鹏是市疾控中心派出的第三批成员,2日16:00,拉着行李箱、背着双肩包出发前往浦东。第三批4人分成三组,分别前往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和心圆西苑小区。崔鹏在17:30赶到了浦东新区中医医院,这家医院是确诊病例做核酸检测之地。

崔鹏和医院相关人员配合查看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通过监控回看发现,确诊病例来此地目标明确,活动轨迹仅为门诊大厅、核酸采样点,并且在门诊预检台就被医护人员拦了下来。对崔鹏来说,难点就在于要找到并确认预检台附近路过的人员信息,他一帧帧看监控视频,记录下相关人员的信息,公安介入帮忙确认人员身份。

2个多小时后,崔鹏回到浦东疾控中心,遇上了市疾控中心派出的第四批3名流调队员,开展数据、流调报告、协调等后方支援。扒拉了几口盒饭后,他们一起奋战,开始了密接、次密接和高风险筛查人员的名单梳理,3日0:09,有关浦东新区中医医院第一份排查人员名单上报。

这名90后2019年8月才入职,不到半年就遇上疫情,24小时应急值班变得越来越频繁。两年的历练让他脑中时刻紧绷一根弦,手机不离身,做好准备,一个电话让去哪就去哪。在同事眼中,他已经是名“经验丰富的新兵”,但他更知道“市疾控中心流调大队”的力量,“我们的工作需要团队协作,前有经验丰富的‘老兵’带教,后有今年新进的新人,大家都带着初心和情怀,为人群的健康服务”。

◆ 追踪办 ◆

  向外省发数十份协查函落实人员管控  

走进市疾控中心1号楼7楼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工位桌子面对面拼成长条,桌上放着电脑、电话和成堆的材料,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您好,这里是上海市疾控中心。您在XX月X日XX时XX分到过XXX/接触过XXX吗?”8月3日,这里有10名“追踪办”工作人员同时上岗,当天他们的工作主要分两块。一方面追踪浦东确诊病例的相关密接、次密接、高风险排查对象,如果对方不在上海,要根据模板制作协查函发给外省,并电话确认是否收到,相关人员有无落实隔离管控和核酸检测。另一方面则是南京发生本地疫情后,外溢到全国多个省市,追踪办会收到大量来自江苏、湖南等外省关于病例相关接触人员的协查函,帮助落实在上海的人员管控。此外,追踪办常规还要负责本市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追踪和协查。

市疾控中心应急管理处的陆殷昊是当天“追踪办”的组长,从一早8:00到岗后,一直忙到深夜23:00才收工。围绕浦东确诊病例,他们和前方流调队员并肩作战,根据流调排查的病例相关接触人员,向外省发出数十份协查函,协查已离沪人员。“您好!这里是上海疾控。目前您被判定为密接(或次密接、高风险排查对象),您所在地区的省疾控会联系您,请您配合。”拿起电话的陆殷昊总是礼貌又熟练地“自报家门”,说明情况,如果对方配合,5分钟就能结束核实,但若碰到对方不配合,就需耐心沟通,反复说明管控措施是为了家人及他人的安全。遇上组员有联系不上对方等问题,陆殷昊还要随时“救场”。那天,她忙得水都没喝上几口,数据文档建了一个又一个,铺满了整个电脑桌面。

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毕业后,专业对口的陆殷昊就应聘来到市疾控中心,她热爱这份工作,因为预防医学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除了业务工作外,她还承担了健康科普宣教,想用自己所学让更多人知道预防的重要性。2020年疫情发生后,她和应急处的同事们一起投身到密接追踪、疫情监测、综合协调等各项防控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如今她也养成了手机不离身的习惯,只要有召唤随时顶到一线。 

在8月4日召开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围绕一例确诊病例,市民看到了一组更精确的数据:截至8月4日14时,已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67人,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377人,已排查到在沪68517名筛查对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排查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585件,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一纸通报体现了上海的效率、精细和从容,而一个个精准到个位数的数据背后,是一群疾控人不眠不休24小时应急行动,从流调到场所排查,从次密追踪到实验室检测,每个人的努力,每个环节的紧扣,拼成了让市民安心的上海速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