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走进引领区,感受生机蓬勃的浦东,小小芯片见证自主创新路
记者走进引领区,感受浦东开发开放的蓬勃生机。青年报记者 郭颖 摄
走进引领区,感受不普通的浦东。青年报记者近日随中央主要媒体一同在“推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集中采访活动”中,感受浦东开发开放的蓬勃生机。
青年报记者 郭颖
已集聚全球37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采访中,恰逢科思创宣布,将首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循环经济为主题,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其技术专长以及创新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
科思创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之一,2020年销售额达107亿欧元。公司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聚合物材料的生产制造。
2020年,科思创对位于上海浦东的地区总部升级,将其从管理型地区总部升级为集投资、管理、经营和研发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综合性地区总部。经市商务委认证,注册在浦东的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经上海市认定的跨国公司事业部全球总部。
“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是首个由中央专为地方发展提出的指导意见,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浦东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这些扎根在浦东发展的企业进一步提振了信心,更加坚定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科思创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雷焕丽说,“我们期待浦东引领发展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活力,科思创也将继续致力于为浦东的创新驱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2002年第一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浦东,到现在集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37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市占比近半,其中不乏全球行业领导者和世界500强企业。”浦东新区商务委副主任曹磊介绍说,今年上半年,浦东新区利用外资总体向好,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1-6月,吸引实到外资50.91亿美元,同比增长8.52%;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4家,包括3家亚太区总部。
挖掘数据的金融价值 创新金融产品
浦东金融要素市场汇集,机构体系完善,科研创新基础雄厚,金融人才和科技人才储备十分丰富,最适宜发掘、深化、拓展、创新各类金融科技应用场景。
在张江鑫智汇金融科技产业园,记者见证了金融数据港开港。
建设金融数据港是浦东贯彻落实《引领区意见》的重大举措,也是浦东打造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的重要行动。金融数据港建设将依托浦东金融数据海量、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重点聚焦支付、清算、征信、监管、安全、标准等六大功能,加快挖掘数据的金融价值,提升数据资产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抢占金融数据产业的高地。
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托管的金融资产超百万亿元,年结算量超1400万亿元。旗下的中债数金公司承载公司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运营,已落户金融数据港。中央结算公司副总经理兼上海总部总经理徐良堆表示:下一步,中央结算公司将积极参与金融数据港建设,着力打造企业级数据中台、数据实验室等平台,自主打造核心金融工程算法引擎,不断增强金融市场风险发现和识别能力。
“建设金融数据港不仅有利于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还有助于推动国际数据港、数据交易所建设以及金融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门庆兵表示。
与此同时,陆家嘴管理局发布了《落实中央〈引领区意见〉,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功能区的若干措施》,并新签约了9家全球知名资管机构入驻,同时启动“陆家嘴全球资产管理伙伴计划”。
“措施”包括:集聚各类全球资管机构,保持头部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资管机构有规模、有经营、有运作等。
陆家嘴已经成为全球资管机构在国内的重要集聚地和展业地。目前已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法国、加拿大、瑞士、意大利、新加坡、日本、荷兰、科威特和中国香港13个国家和地区的76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在陆家嘴设立了106家各类外资资管公司,占全国总数90%以上。
浦东新区副区长杨朝介绍,实施“陆家嘴全球资产管理伙伴计划”,将邀请全球知名资产管理机构、综合金融服务商,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加入,首批包括四类共82家成员,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务实合作,加强境内外资管业务沟通交流。
该计划将打造国际视野、全球格局的专家团队,根据全球资管每一类机构在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政策服务。
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生态体系
推动研发中心向开放创新中心升级,在浦东打造生机勃勃的创新热带雨林中,将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
为此,浦东新区发布了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强生JLABS@上海、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大飞机创新谷、罗氏中国加速器、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等首批20家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集中亮相,首批企业几乎全部专注重点硬核产业创新。
企业申报大企业开放中心创新需满足“2+6”个标准。登记阶段,满足2条必备条件,即发起主体为行业龙头企业或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具备明确的建设方案、赋能规划和专业团队。复核阶段,三年内赋能企业100家以上、同时6个可选功能条件达到3条视为建成,包括空间功能、孵化功能、技术功能、投资功能、商业功能、生态功能。
浦东新区将在三年内建设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100家以上、赋能高质量创新企业5000家以上。
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展厅,小小的芯片见证着浦东集成电路的过去与未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浦东集成电路产业已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等各环节,形成了一批国内龙头企业和有潜力的独角兽企业,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20年,浦东集成电路产业规模1471亿元,增长20.5%,占全市71%。
“根据上海市‘一体两翼’集成电路产业布局,我们将以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为引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张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周征宇表示,浦东将加快“东方芯港”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紧密承接溢出效应,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链优势环节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