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务规范标准来了,演出商“捂票”现象将得到遏制
2021-08-14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目前不少演出都是“一票难求”,但其中有的不过是演出商饥饿营销的把戏。现在,演出商“捂票”的情况将被终结。8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将正式实施,网络售票将从此被置于阳光之下。

据了解,目前演出票务市场存在多重票务系统并存的情况。其中既有保利票务、大麦票务等业务覆盖全国的大型平台,也有为数众多的区域性票务公司,其中包括剧院自有票务系统,以及一些掌握一定演出资源却并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小公司。这些小公司也会独立开发一套系统,销售演出票。这一情况导致票务市场信息不透明,谁都不知道对方手里掌握了多少票,更有票务公司囤积居奇,私下以高价出售紧俏演出票的情况。

其实,文旅部早就下发过通知,要求演出主办方不得捂票、囤票,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公安部门核准观众数量的70%,但由于各个票务系统之间不互通,主办方说把一部分票给了某个票务系统,也无法核实。不同票务平台到底上了多少票,监管部门也不得而知,监管很难进行。

此次颁布实施的《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这一标准,未来国内所有“出票系统”都要经过行业标准化认证,还将接入演出票务信息采集与服务平台。这一平台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搭建,将推动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并为创作提供数据支持。

将来,一场演出的演出票是怎么销售的将完全被置于阳光之下。到底有多少人在买演出票?不同的演出吸引了哪些不同的观众?有些宣传自己满座的演出,是真的卖座还是送票?这些都将一目了然。每一路作品的票房、市场和用户画像都十分清晰,创作团队也能根据数据了解市场反响。“我们会定期向社会公开数据,比如在一段时间内有多少演出在上演,哪些市场热度高,票房是怎么样的,都会有精准的数据信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相关人士表示。

据了解,《规范》将于本月19日正式实施,下一阶段,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将在行业内开展全国票务系统标准认证工作,剧院、剧场单位所使用的票务系统都需要进行认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