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花园有人家
2021-08-15 生活

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是典型的老上海建筑模样:清水红砖立面,白色线条镶嵌,圆弧形拱门设计。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弄堂作为上海街区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已经越来越多地退出了上海人的真实生活情境。上海的城市记忆如何完整地保存?上海弄堂的温度如何让年轻一代感受到?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在一条有代表性的上海花园弄堂里,开出了上海第一家弄堂博物馆: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对于那些想进一步了解曾经的上海弄堂的人,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

—  弄堂·建筑  —

奉贤路,是上海唯一一条自行车专用马路的一段,虽然繁忙,却也安静。窄窄的马路,连行道树都不是法国梧桐,而是上海不多见的栾树。夏日炎炎,高高的栾树遮去了大半阳光,留下斑驳的光影,让骑车经过的人感觉趣味盎然。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这条马路原本是没有的,马路的前身,就是西王花园弄堂的一部分花园。

走进弄堂口的铁门,就看到了清水红砖墙面的博物馆外墙,和弄堂的整体风格十分和谐。推开博物馆大门,一座西王花园弄堂的经典建筑模型赫然在目。对于见惯了玻璃房子的上海年轻人来说,这座模型所呈现的细节,堪称豪华:清水红砖立面,白色线条镶嵌,圆弧形拱门设计,三楼尖顶高挑……比起时下的高端别墅也不遑多让。这是典型的英式安妮女王风格的建筑样式,但这样的房子在当时居然不是别墅,而是公寓。

房子很漂亮,更了不得的是,两排房子的前面,都有一个巨大的花园,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花园弄堂。为什么说了不得?因为,那个时候的土地之贵,恐怕只有今天的专业房地产商才能理解,当时西王花园开发商程谨轩在西藏路以西以每亩100两白银的价格买地,不久,这些地就涨到了10000两一亩。这样的手笔,成就了西王花园的高品质。

博物馆所在是原来的泵房,街道跟原业主置换下来。面积不大,130多个平方米,经精心设计,整个空间被分割成4个区域。进门的小天井,加了拱形的雨棚,跟整体建筑风格很好地融为一体。右边一溜长廊,是西王花园弄堂的历史。隔着拱形的门廊,辟出了一块休息区,居民们可以在这里阅读、聊天、小憩。左面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空间,用来做陈列和展览。西王花园弄堂的名人、居民们的收藏,都成为叙述弄堂故事的角色。

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陈列着很多关于上海弄堂的老照片。

—  弄堂·记忆  —

世事沧桑,西王花园的样貌虽然有所改变,但建筑基本上保留了建造师的模样,使得人们很容易去还原西王花园最美好的时光。在博物馆展厅,陈列着很多弄堂生活的老照片,今天的年轻人能透过照片认识他们并不熟悉的上海弄堂,老年人则透过这些照片,仿佛穿越到了昨日的岁月。翁家阿姨这样描绘她记忆中的西王花园:和煦的树干粗壮的无花果树的枝丫在光影下努力向上伸展;四季常绿的冬青树挺拔高耸,树叶绿得发亮,充满着无限生机;葡萄架上的藤蔓缠绕交错,慢慢生长,最后密匝匝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如堆堆翡翠珠……

那时的后花园是孩童天然的游乐场,在里面可以尽情地嬉戏玩耍,爬上树枝,用网兜抓蜻蜓、捉知了,感受自然的馈赠;在空地上捉迷藏、跳房子、踢毽子、体会游戏的乐趣;在一旁的操场上学脚踏车,用洗衣板当隔板打乒乓,一群玩伴跟着大一点的孩子假模假样地军训……花园就像一个小小世界, 里面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充满着魔力,赋予了那时少年深刻的印记,即便记忆中的花园已经不复存在,但记忆中的模样比真实的还要清晰……

展览厅里的各色物品和照片,都是西王花园弄堂的名人、居民们的收藏,现已成为叙述弄堂故事的角色。

而对于今年77岁的孙老师来说,童年记忆中的自家70号的小楼,那简直就是个小联合国。租住在这里的有各色人种、各行各业,其中有几个来头还不太一般。孙老师至今还记得有一位犹太点心师,他在高级的西餐厅里面上班,会做各式各样宛若艺术品的精致点心,有时会献宝一般拿出点心给孩子们品尝。想来可能美食是无国界的,又或是小时候孩子都是贪吃的,记忆才会如此清晰。著名的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那跟中国人不一样的金发碧眼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68岁的吕爷叔特别有心,他的脑子里,有着解放后西王花园弄堂变迁的全息图景:最早从小窗望出去,是小楼的私家花园,大自然的气息总能给人带来心旷神怡的好心情;后来到了大跃进时代,响应国家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口号,小区花园被铲消失,小窗外的景色有点萧条;后来,小窗外又热闹了起来,对面成了区少年宫,朝气蓬勃的孩子们进进出出,传来阵阵的欢声笑语;再后来,周边的商圈逐渐成熟起来,窗外的繁华与窗内幽静相得益彰……

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陈列着很多关于上海弄堂的老照片,但更多的,是西王花园弄堂里那些热心人、有心人的记忆。这些记忆,在上海飞速发展的同时,沉淀下了上海这座城市曾经的模样,也积淀起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

—  弄堂·人  —

西王花园是上海为数不多的花园式里弄之一,除了漂亮精致的建筑,门前的大花园树影婆娑,绿草鲜花,让人心旷神怡。西王花园区别于一家独占的花园别墅,优美的环境由住户共享,很契合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包容共享的情怀。

西王花园博物馆还陈列着许多居住和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名人事迹:歌唱家温可铮、越剧名家戚雅仙、音乐教育家谭抒真、电影表演艺术家朱曼芳、国画家郑伯萍、作曲家屠巴海……

西王花园为这些大家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大师们也为西王花园弄堂带来了浓浓的文化气息。许多年来,他们的气息早已与西王花园弄堂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从不以大师自居,对于他们来说,这里是他们的故土,他们是这里的居民。

著名音乐家屠巴海是最热心里弄工作的一位。作为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屠老的成就非凡,他戏称自己是“节庆作曲家”,上海的很多大型节庆的节歌、会歌都出自他的手笔,如首届东亚运动会会歌《崛起的东亚》、上海慈善基金会会歌《蓝天下的至爱》、2007世界特奥会颂奖音乐《辉煌进行曲》、上海电视台主题曲等。但他更加认同的是自己西王花园居民的身份。里弄要参加音乐比赛,他专门改写《映山红》,让它更适合普通人,帮助西王居委会拿回了比赛冠军。得知西王小区要建造上海第一个弄堂花园博物馆,热心地捐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谱曲手稿。里面就有他谱曲的《崛起的东亚》。

除了名人,更多的普通人也在西王花园的历史中书写着上海的城市情怀。在博物馆筹建过程中,作为筹建人员之一的居委干部黄思齐一路收集西王花园弄堂的故事,一面被这些人的无私深深感动。翁茹珍老奶奶曾经是一名地段医院的医生。退休后的她,依然悬壶济世,每周五上午都坚持到社区的居委会进行义诊,二十多年风雨无阻。后来,年事过高,无法外出,还时不时会有居民上门找找翁大夫,让她帮忙量个血压,听听心跳。李桂兰在西王花园做了45年居委干部,为里弄居民兢兢业业服务了45年,见证了西王花园的发展。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开馆后,里弄居民黎春雷自告奋勇担任志愿者,每天把博物馆收拾得井井有条,接待登记参观者。开馆数年,一日不脱。

这些名人也好,普通人也罢,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西王花园里弄的居民。他们创造了西王花园的里弄文化。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将这些看似琐碎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让人们对上海的弄堂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参观结束,你会恍然,为什么这家仅有130多平方米的微型博物馆,会被评为上海美好公共空间。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