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青年讲师团用青年人喜欢的语言讲述青春故事
2021-08-2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用青少年最感兴趣的知识在他们心中播撒信仰的种子,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解红色文化,让红色精神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徐汇区“汇青春”青年讲师团有一股最懂年轻人的青年力量,化身情报员与青少年们分享“青春情报”。

  翁思怡    红色文化日渐深扎青少年  

手拿一份珍藏版黑白老报纸,一边读报一边步入上海徐汇艺术馆。迎面碰上一张年轻面孔,原来是艺术馆的红色讲解员,只听她哼唱着“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学生的兴趣充分被调动起来,她讲起了聂耳创作《卖报歌》时和卖报童“小毛头”之间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今年6月,徐汇区机关建国幼儿园老师翁思怡第一次在上海徐汇艺术馆担任红色讲解员。作为一个出生在“党员之家”的90后,从小耳濡目染之下她对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从前都是听别人讲解,现在我能够亲身参与进去,对我而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翁思怡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给青少年讲解的小诀窍:“给孩子们讲东西一定要先调动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她通常会采用“问题导入”和“歌曲导入”的方法,讲解前先问上一句“你听说过前进之路的故事吗?”或是唱一段卖报歌,等到学生们兴趣渐浓再讲述红色故事,看到小朋友们恍然大悟的模样,翁思怡成就感满满。

神经语言程序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价值排序。在翁思怡的价值排序里,显然做红色讲解员最有意义,她热爱与来往的观众一同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激发青少年的爱党爱国情怀,每一遍讲解都给她带来不同感触,每一次讲解都让她迅速成长。

“红色文化并不仅仅是一种情怀,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像是日渐深扎泥土的树根,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翁思怡说开始时学生们脑海里其实只有一个名词,但听过讲解之后,他们了解了这个名词背后的故事,有了更加具象和深刻的理解。虽然年纪小还无法准确表达内心,但看得出来,踏出艺术馆时青少年们感受到了红色艺术家们的精神。

  胡雪缘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同学们,你们知道真理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吗?是酸甜苦辣中的哪一种呢?”学生们摇头以示不知,他们讶异于陈望道先生醉心《共产党宣言》翻译竟错把墨汁当作红糖蘸了吃,明白了原来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世外小学大队辅导员胡雪缘是徐汇区红领巾巡讲员小组成员,也是一名有着12年党龄的老党员,出于热爱,她自愿成为红色巡讲员,给少先队员们讲解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故事。

胡雪缘是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在校时负责思政教育,当她发现学生们对红色历史理解的并不深刻时召开了一堂主题队会课,讲述了鸡毛信的红色故事以及一些解放战争的故事。此外,她还带着学生们排练红色戏剧小品,带领他们感受红色文化,在动情动心的过程中传承红色精神。

胡雪缘勤奋好学,每天雷打不动地刷学习强国App,遇见优质内容都会收藏起来等到上课讲给学生们听,日常生活中看了经典红色电影也会跟学生们分享,巡讲前会在纷繁复杂的资料中挑选出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她明了学生最喜欢听英雄故事,巡讲内容就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

“选择主题时切口要小,故事要深挖,讲解要有趣,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要激发学生们思考。”胡雪缘告诉记者,讲解时一定要先调动学生兴趣,然后再讲红色故事,或者结合红色文物进行讲解,例如站在龙华烈士纪念馆的漆画旁讲述“囚车上的婚礼”,这样会令学生感悟更加深刻。

炎炎夏日,胡雪缘还组织学生和家长参与红色文化活动,虽然自己的休息时间少了,但她乐在其中,只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她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青少年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她立志要为祖国培养出拥有正确三观的青少年人才,且正在为之辛勤努力着。

  陈雪艳    用青年人的语言讲故事  

“在社区工作已经有十个年头了,我已经从当初的小青年变成如今的大青年了。”凌云街道凌云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雪艳是“新思汇——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第二季的青年讲师之一,这是她的演讲开场白。

从前人们对社区基层工作人员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刻板印象,青年群体更是被视为与社区联系最不紧密的群体之一,在社区扎根10年的90后陈雪艳,想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打破种种刻板印象,让更多人了解社区基层工作,鼓舞青年人加入进来。

“年轻人往往对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感兴趣,他们不爱听大道理,只想听你讲故事,讲你经历了什么,怎么过来的。”于是陈雪艳决定回首自己的10年,不断筛选内容,拿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来讲,从自己的青春回忆中找到那些能够引起青年共鸣的青春故事来讲述。

10年前,机缘巧合下陈雪艳成为当时社区里的第一个90后社区工作者,还记得单位里的老书记临退休力荐她做副书记,那时她尚且稚嫩,社会阅历不足,大家难免怀疑她是否有能力做好工作,结果她一路铆着一股子劲儿走到了现在,一眨眼就是10年,她说庆幸自己没有辜负当初老书记对她的殷切期望。

陈雪艳讲自己的青春故事,也讲社区里的硬治理与软治理,讲小区居民们熟悉的一草一木、一条路、一道河以及河边的陈年红砖围墙,她的讲述拉近了青年人与社区的距离,也拉近了身为大青年的自己与其他青年的距离,鼓舞了青春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