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的体育,有这样一群青年
2021-08-2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近年来,按照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健康上海”的要求,上海积极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城市环境。同时,围绕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国内外重要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以及充满活力的体育科技创新平台,体育产业是一股快速发展的新兴力量。F1、网球大师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这些顶级赛事已是上海的城市名片,完全可以成为“上海服务”的一个亮点。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的步伐。”这群人在深耕着上海体育事业,在体育运动中实现梦想。

文化赋能大众体育

  青年永远不缺“热血”  

新人群、新理念、新内容、新消费。申城青年将锻炼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让运动本身成为时尚,一切源于热爱。从这一次大家看奥运会来说,无论是中国的奥运冠军们在接受夺冠采访时,面对镜头自信而从容地说出,“我的时代来了”;还是小将们初征赛场自信大方,以及老将们也不再是“悲壮”的代名词。这些看似微妙却极为动人的变化,悄然宣告属于青少年的这个时代来了。

以前看奥运,大部分人或许只能短暂的记住冠军的名字。然而现在看奥运,大家记住的是每一名运动员背后对体育的热爱。我们的心态从对金牌的渴望,到为每一个勇于超越自我的无冕运动员体育精神致敬。

一个时代的开启,的确不会轻易落下帷幕。而一代人心态的悄然转变,却在见证着从关注运动员为金牌而战到为热爱而战的巨大变革。看到热爱,并以热爱回应热爱,是这一代年轻人在经历过互联网浪潮开放包容多元的冲击后,对时代最好的回应。

比赛场上,申城青年比夺牌更值得关注的是热爱;日常生活中,比体育运动更引入瞩目的还是热爱。申城这些为热爱“奔走”的年轻人在这里扎堆。他们在体育场馆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比如,洛克公园场馆运营+赛事+青训的商业模式的火爆,本质上,是青年的热爱,是青年文化赋能于大众体育。同时,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体育文化科技相融带动新消费,体育产业链应运而生。

据腾讯发布的《中国篮球产业白皮书》显示,在20岁以下年轻人和25-35岁成年人两个典型群体中,反馈身边好友喜欢篮球最多的网民,分别为52%和40.3%,在所有运动中排名第一。核心篮球人口1.43亿,泛篮球迷更是达到4.82亿。

据悉,通过大数据统计显示,在洛克公园全国70家门店顾客中,18-29岁的青年人占比最大,约为51.79%,17岁以下占比为9,42%。同样,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一百二十多家九回共享运动场中,18-29岁青年人群占比最大,约为38%;17岁以下青少年占12.65%;30-39岁人群占29.27%,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占5.52%。

在体育赛道中,青年用户是大众体育消费的增量市场。比如乐刻运动,他们的思路就是“多、快、好、省”的典范,通过在时间(24小时营业)、99元单月、周边5公里、功能和课程齐全、运动数据管理等方面占领用户和方便用户,同时通过共享场地和教练(断崖式成本改变,坪效提升)、sop体系搭建(强运营),将线下场馆在迅速规模化扩展的同时,持续获取青年用户的信任。

通过大数据可见上海50%的青少年热爱运动。不少青少年反映,高架桥下新建的场馆,解决了打球场地难的问题。在洛克公园的篮球场上,17岁的杨同学对记者说,“篮球是我的最爱,这里离家近,假期我几乎天天能来打球,今年高二了,上学期间每周能打3-4次,长期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让我的学习精力也更充沛。”初三的全同学告诉记者:“现在有运动场地了,因为是封闭的,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雨雪天气,都能打,这里很好,从家走到北新泾馆只需10分钟,我经常来打球,只是夏天有点闷,但总体来说,打球的舒适度不错。”

今年12岁的龚同学腼腆地表示,自己经常来打球,不仅对自己的健康有所帮助,而且对以后的中考体育也有很大的帮助。龚同学的母亲曹女士对记者热情地说道:“这里很安全、僻静,收费合理,它既利用了场地,也带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希望能多开发这种场地,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

90年詹先生表示,“上海运动场地较过去比强多了,我们几位是打球认识的,每周都结伴来打,打球水平提升了,友谊也加深了。前面还领到了体育消费券。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开展。”

大众体育文化需求

  AI智能科技新突破  

在体育赛道中,数据化工具、AI运用、产业共融的不期而遇,也可以说是如期而至。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青少年运动追求的终极方向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经验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了不同的声音,看到在原有认知范围外的现象。

“科技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方便,从购票和预定场地,让我们能合理安排时间运动。比如洛克公园的这套系统很方便,小程序上就可以预约球场。”许先生对记者说。

小马很兴奋地说,“我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没有想到,洛克公园把篮球馆开进了城市中心的shopping mall,产品定位是这么高端、更具科技感、更强调软件和服务的新一代篮球场馆。在今年新开的球馆中,用户可以刷脸打球,有进口发球机,有能捕捉和纠正投篮姿势的数字技术。”

体育服务有重体验、重感知的特性,这样的产品设计,是瞄准那些愿意支付更高价格获得良好体验的篮球爱好者。洛克公园手上运营着国内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街头篮球赛事JUMP10,将职业体育大众化和娱乐化。

“目前上海的三十五个场馆,将近服务五十万洛克公园的会员。可以说在上海打篮球的人,几乎都是洛克的顾客。我们自己研发了一套系统,从购票和预定产品,让每个人都有可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运动。小程序上直接可以操作。”洛克公园的店长介绍。

“我们和政府还做了一个体育加互联网的新概念,叫九回共享运动场。它是无人化的场馆管理系统,现在上海有一百多个产品,有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健身房等,通过线下无人管理,线上集中管理的方式,大大提升服务效能,也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全国优选体育项目,是上海体育加互联网走在最前沿的标志,现在非常受大众欢迎。”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富祺对记者说道。

潮流地标领跑新场馆

  超级篮球赛助你实现梦想  

为进一步推进篮球运动发展,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青少年品牌赛事。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自2019年起共同主办“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经过两年培育,MAGIC3已逐步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集篮球赛事体验、篮球文化展示、体育景观线打造、体育明星互动、青少年体育交流、社会化运营等于一体的上海市青少年篮球品牌赛事。在最新发布的《2020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中,MAGIC3已经进入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排行榜前列,并且是榜单中唯一的青少年赛事。

位于长宁区北翟路72号,号称有灵魂有个性的球场,是每个篮球爱好者朝圣之地。它们积攒了浓郁的运动氛围,有着强大而奇妙的吸引力。场馆共分为四个象限,灵感来源于“火烈鸟”“猎豹”“斑马”三种动物形象,它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非洲,色彩丰富,搭配新颖,极大地冲击着球友们的视觉想象。

第三届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在网红体育场举办,于7月6日开幕,分为大众组、精英组和长三角公开赛三个部分。大众组分为分区赛、大区赛、总决赛三个阶段,在上海16个区举办分区赛,在上海标志性景观或商圈举办6场大区赛。精英组分为预选赛和总决赛两个阶段。长三角公开赛预选赛将在浙江、江苏、安徽的5个城市举行。

零门槛的大众组,依然是MAGIC3舞台的“重头戏”。今年,三人篮球项目首次进入奥运会,以此聚焦奥运时段,打造青少年篮球嘉年华。今年MAGIC3赛事总共吸引4570支队伍共18247名选手参赛,上海运动员13517人,长三角选手4730人。其中,大众组3311支队伍的13217名选手、精英组75支队伍的300名选手以及长三角公开赛1184支队伍的4730名选手,火爆程度远超以往。相比去年2000支队伍、约9000名参赛者,今年的相关数据直接翻倍。

将健康、快乐和篮球文化融入比赛之中,为青少年搭建体育技能掌握和体育交流的平台,帮助青少年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运动假期。“这是一个引领作用,大众组重在普及,精英组重在提高。两者相互促进,从而提升整个青少年篮球的水平,这就是赛事最终的目的。” 举办方介绍。

12岁的刘雨茜代表黄浦B队角逐初中女子组,是精英组选手中最小的。她父亲是上海男篮教练刘鹏,母亲曾是八一女篮队员。来自篮球之家的她,遗传了父母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韧的品质,有良好的篮球基因,再加上训练刻苦,小小年纪就拥有超常的篮球水平。

第一次参加的乔同学,就读于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二,他的篮球启蒙源于家庭氛围。“天下大同队”,是他和队友组成的名字。他说,赛事在年轻人中有很高知名度,能与各路高手同台竞技,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而结束高考的周同学,是MAGIC3的常客。他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小学开始接触篮球,这项运动一直伴随成长。高中三年学业繁忙,但从未停止追逐篮球的梦想。过去两届都取得大区赛第二名的佳绩,但两度与总决赛失之交臂,18岁已踩到赛事“最大年龄”边缘,对比赛也更有期待。  

借着三人篮球项目首次进入奥运会、中国三人篮球男女队携手亮相奥运的东风,本次赛事升级扩容,增设可评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精英组。参赛的是2021年上海市青少年运动员篮球项目注册运动员,由各区严格选拔后报送的佼佼者。这也使得MAGIC3成了上海篮球后备人才的摇篮。  

以球会友,以球圆梦。对于心中有梦的青少年来说,MAGIC3搭建了掌握体育技能和体育交流的平台,除了带来荣耀,更重要的还有成长,激励着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前行。

盆景变风景

  上海原创赛事IP领跑20多个国家  

在上海这座寸土寸金的国际化大都市里,利用边角料将屋顶、仓库、废弃的工厂,以及垃圾车停车场等,变成运动场所的背后,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架桥下面最困难的,是在节水节电上的一些问题。还要解决网络信号,以及极端天气带来的困扰。为了保证场馆舒适度,要坚持服务的标准化,比如说卫生、设备的维修维护;同时,要做好应急措施,如每个场所均配备AED;除此,还为市民提供空调、木地板、浴室等设施。“为了给大家的运动带来更多的便捷和舒适,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戴富祺告诉记者。

据《2020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7%,比2019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5平方米,目前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未来,上海16个区都有都市运动中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2.6平方米。

如何打响上海国际体育之都,由上海承办变上海创办赛事?这项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十佳精品赛事,由上海制定规则的国际赛事,已领跑全球。“我们自己原创街头篮球的比赛,有二十个国家参加,可以说我们打造了一个在国际上原创的赛事规则。然后授权给国际上的这些外国机构,承办我们的比赛。推选出他们国家最优秀的人来上海参加我们的总决赛,每年的奖金也很具诱惑力,今年是第五年。尽管由于疫情被再次暂停,但这个比赛意义非凡。通过这种赛事,能够让更多外国的篮球机构、俱乐部、运动员能够看到上海的城市办赛水平和城市风采。”戴富祺告诉记者。

据悉,每年的办赛成本有百分之三十由政府承担。体育产业链的延伸与发展,吸引了一批非常喜欢体育的年轻人同时,也解决了上海市人员就业的问题。除了火烈鸟等网红场所的案例,洛克公园还打造了一个一万二千多平方的体育综合体,集合体育运动、酒吧、餐饮、娱乐、购物、体育培训,有几十个体育项目。是一种非常健康的一种家庭运动,可体验的一个场所。小朋友可以学体育各种技能,家长可以放松地打保龄球,打桌球。

目前,洛克公园正研究一个新的项目——集装箱健身房。“像装配式房屋一样,我们在研究装配式的解决方案。用简单的方式,把城市边角料等更多空间利用起来。比如,苏州河岸线全面贯通后,几十个桥洞是否有增加体育设施的机会。”戴富祺说道,“体育场馆,越是在经济发达的区域,越是需求越大。上海这座开放的大城市,拥有大量的运动人群,环境也非常好,我们就是一颗体育的种子,需要上海这样子的土壤,当种子落在了适合生长发芽和成长的土地上,就会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儿。”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