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有哪些亮点?
2021-08-3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市政府新闻办8月31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了《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市“一江一河”办主任姚凯,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市“一江一河”办常务副主任朱剑豪,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许健,杨浦区副区长徐建华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三五”期间,“一江一河”的开发建设成效显著:滨水岸线实现基本贯通,公共开放空间持续优化,产业能级得到逐步提升,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滨水空间管理更加高效,城市“项链”越串越长,为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夯实了基础。

《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发展目标上,总体概括为“2+5”。2个总目标:黄浦江两岸地区基本建成体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展示区,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和具有区域辐射效应的滨水生态走廊;苏州河两岸地区初步建成超大城市宜居生活典型示范区,基本建成多元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尺度宜人有温度的人文城区、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绿色城区。

细化了5个分目标:一是努力打造高品质的滨水公共空间。黄浦江两岸实现新增滨水贯通岸线约20公里,新建滨水大型绿地及公共空间约400公顷。苏州河沿线实现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全面贯通开放,新建滨水绿地及公共空间约80公顷。二是努力打造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重点推动20余处高等级公共设施建设,推动“一江一河”沿线约33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及工业遗存保护和更新利用。三是努力打造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加快核心产业和要素集聚,“十四五”期间黄浦江两岸地区推进总量约700万平方米商业、商办楼宇建设及核心产业功能入驻。四是努力打造功能复合的蓝绿生态走廊。全面开展沿江沿河污染整治及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约4平方公里沿线产业区块土地收储;打造“一江一河”上游地区及主要支流生态走廊网络,重点推进苏州河上游地区约35公里及黄浦江-大治河沿线生态走廊建设。五是努力打造滨水地区精细化治理示范区。推进“一江一河”滨水区域公共空间综合管理立法,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重要示范区。

  == 问答 ==  

记者:“十四五”期间,在推动“一江一河”两岸实施贯通方面会有哪些重点工作?另外,还有哪些区域将会贯通?

朱剑豪:我们将持续推动“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把更多资源留给人民,进一步扩大贯通的红利。黄浦江两岸结合区域功能转型及大型绿地建设,持续推进公共空间南拓北延。推进滨江贯通岸线向核心段南北两侧延伸,新增约20公里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岸线。重点推进吴淞滨江示范段约5公里岸线,高桥港南片区、沪东船厂、中海三林船厂等区域约7.3公里岸线,徐浦大桥以南区域3公里岸线,杨浦滨江中北段约6公里岸线,浦江、紫竹、江川滨江约5公里岸线等滨江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加快推进大型绿地公园建设,改造提升现有公共空间及滨江岸线,打造集自然生态、亲水互动、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活力节点。重点推进世博文化公园、三林楔形绿地、滨江森林公园二期、杨浦大桥绿地、董家渡景观花桥、兰香湖等大型生态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实现新增公共空间及绿地约400公顷。

苏州河两岸持续推进全面贯通开放,加快推进长寿路桥(静安段)等桥下空间品质提升,多策并举推进沿岸住宅小区的滨水空间品质提升及开放工作,到2021年底实现中心城段全面贯通开放。中心城区段结合滨河步道串联公园绿地,郊野段形成具有生态和休憩功能的郊区生态节点。推进浙北绿地、长安路节点绿地、岸线公园、“一纺机”公共绿地、“南四块”公共绿地等大型绿地空间的建设实施,新增公共绿地约80公顷。推进临空2号公园和滑板公园提升改造,实现全时段开放共享。加快推进上游闵行段、青浦段、嘉定段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吴淞江苏申内港线段生态廊道及滨水空间贯通。

记者:目前“一江一河”地区滨水空间的立法工作进展如何,有哪些亮点?对老百姓关心的垂钓、放风筝、搭设账篷等方面的问题是怎么规定的?

姚凯:“一江一河”地区滨水空间的立法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市人大、市住建委、市司法局正在加快研究、携手推动滨水区域条例的制定工作,目前已完成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计划九月份进入审议议程。

本次“一江一河”滨水区域立法遵循的基本思路为:一是充分体现“人民性”。条例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对政府提出营造可漫步、可阅读、有温度的魅力水岸空间的工作要求。二是充分体现“系统性”。强调规划、建设、开发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是充分体现“协同性”。通过制度措施设计,实现整体性和特色性相协调的有机统一,提升一江一河滨水区域空间品质。强调政企协同、人人参与、共享共治,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滨水区域管理水平。

对于市民关心的各类活动,条例坚持“共享、共治”理念,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在滨水区域公共空间依托相关设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党团群众活动,以及城市精神宣传、科普教育、文化节庆、旅游观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公共活动。

同时,对影响公共空间社会秩序的行为、活动,实施疏堵结合,通过设定限制性和禁止性行为规则来规范。比如对遛狗、垂钓、放风筝、吸烟等有争议的行为,但社会公众反映有客观需求的行为,通过划分特定区域、特定时段的管理措施,引导有序开展。对影响或破坏公共安全、市容环境等行为,如损坏重要设施、车辆驶入慢行通道、捕捞和放生等行为、活动,将被设定为禁止性行为。

记者:我们曾收到过市民的建议,询问能否开设黄浦江和苏州河APP导览,方便市民查询附近休憩、旅游、停车的地方。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

朱剑豪:“十四五”期间,“一江一河”地区将充分运用“城市大脑”和“一网统管”建设成果,完善规划体系、搭建综合地理信息平台、健全智慧网格化管理机制,打造精细化建设与治理的示范区构建智慧管理平台。结合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滨江多网协同的无线网络。增设公共空间人工智能互动设施,增加科技感和体验感。

同时,将结合《“十四五”时期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规划》相关工作,会同文旅部门推动旅游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实现高速通信网络(WIFI/5G)无盲区全覆盖,完善智能化设备部署。提升旅游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出建筑全景阅读、文旅信息智能获取等服务,提升市民游客参与旅游的便捷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