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天2部文艺精品在上海开启全国巡演,他们为何青睐上海?
2021-09-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天,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舞剧《记忆深处》今日在大宁剧院迎来首演,并正式启动了全国巡演。这部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优秀作品从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真相出发,让人们铭记那段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伤痛。

就在两天前,由赖声川编剧导演的6小时命运史诗《曾经如是》也在上剧场迎来了全国巡演开票。两部作品关注战争历史、关注灾难人伦,站在各自的视角“解剖”人类命运的转折,呈现直抵心灵深处的力量。短短3天2部文艺精品在上海开启全国巡演,他们虽非“土生土长”的上海作品,但主创团队都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他们纷纷选择从上海这个“文艺大码头”出发,把高质、高产的文艺精品佳作从上海输向全国。

用“真实”奠定创作根基

直达人心和灵魂的力量

舞剧《记忆深处》从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真相的角度切入,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始终,引出南京大屠杀这场浩劫中拉贝、魏特琳、李秀英、东史郎等亲历者们的那段回忆。编剧选取屠杀、见证、忏悔、否认等关键词构成相对独立又相互印证的篇章,形成环环相扣的剧本。

这部文艺精品集合了响当当的创作团队,舞剧《记忆深处》由佟睿睿担任编剧、总导演,她曾因执导《朱鹮》,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舞者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担纲,出演张纯如的是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舞蹈家唐诗逸。《记忆深处》还邀请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分别担任历史和文学顾问。

十多年前,佟睿睿就曾接触过南京大屠杀题材,以此创作了她的第一部舞剧作品《南京1937》。时隔多年又总在心中萦绕,决心再度创作同类题材舞剧《记忆深处》,“南京大屠杀作为民族记忆深处的疼痛,理应用艺术的形式让更多的后来人知晓那段历史,知晓战争中泯灭的人性是多么的可怕,悲悯的人性如何散发光芒。要让一代一代人记住曾经的伤痛,反思战争,珍惜和平。”

《记忆深处》严格以史料为基础和对照,结合纪录性和艺术性,以新的思路和手法进行创作和呈现。“这部舞剧不以‘美’为前提,而是以‘真’为前提。”导演佟睿睿介绍,剧中所有的人物都真实存在过,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性。在编舞中对主要人物塑造及群体灵魂也力求最本真的表达。

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表示,借助《记忆深处》,引起我们反思的是中华民族要崛起,就必须直面记忆深处的伤痛。我们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走向未来。这关乎中国人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据了解,从上海出发,打响精品作品的口碑效应,是主办方选择上海作为巡演第一站的出发点。《记忆深处》全国巡演由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运作,上海站落幕以后,还将去往佛山、广州、厦门等6个城市演出,以作品致敬所有像张纯如一样勇敢揭露真相、捍卫正义的人们。

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

文艺精品透射人文底色

华人戏剧导演赖声川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渊源由来已久,他的母亲在上海长大,他从母亲那里获得的童年记忆,也包括这些年常居上海的切实体验,成为其戏剧创作的灵感来源。

2019年9月1日,这部长达6小时的生命史诗《曾经如是》在上海的上剧场发布了全球首演的演员阵容。2021年9月1日,《曾经如是》在上海重启,并在上剧场发布了全国巡演计划,宣告正式开票。主演名单里有演员郝蕾,歌手张杰。

不难发现,赖声川导演近年来的主要创作阵地都在上海,几部新的原创剧目全球首演地也都选择了上海。在他构建的戏剧生态中,他花费了大量心力,培养国内的戏剧创作环境也包括培育舞台剧的演出市场,他是启蒙人,也是践行者。而且,显然他对上海的创作土壤和演出环境寄予了更多偏爱。

《曾经如是》就是他扎根上剧场之后的作品。赖声川说:“一个社群是需要共同的故事,共同的故事是维系整个社会的,不止靠人的感情和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故事,是我们的故事定义了我们。人类从古,就用一个‘场’来说故事,它是人类需要剧场的见证。”    

《曾经如是》对赖声川而言是一段特殊的体验:时间、空间、人类、动物以及自然在戏中交织,在人类的成功与失败,胜利与愚行中,狂舞于现实与超现实世界,挑战人类感知。这部巨构不论从广度、深度,还是长度,都将跨越《如梦之梦》,带领观众在环形舞台中开启一场“全景式的生命回顾”。

两年间,赖声川仍旧对《曾经如是》几易其稿,他期待打破人类的惯性思维,跳脱时间的束缚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站在更高层面研究人性底色,而看似宏大的主题是透过人间百态,细小的故事情节开始的。

正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

这样的创作土壤,也让赖声川颇为感慨:“当任何人来到上海,会像去美国百老汇或是伦敦西区一样,通过看一部戏来深入这座城市,那说明我们的演艺生态已经未来可期了!”

而上海作为一个“文化大码头”,不论是对在地创作者,还是引进作品、非在地作品的创作者都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因此也有了更大空间让这些优秀的文艺创作者笔耕不断,高质、高产推出文艺精品,最终撑起了上海文化的软实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