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新乐季开幕展现东西方文化对话,余隆:中国文化走出去要体现深邃和精彩
2021-09-05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前不久,上海交响乐团签约DG厂牌后的第二张唱片《大地之歌》全球发行,大受国际媒体好评。9月4日晚,指挥家余隆执棒上交携手多位知名歌唱家,再现这张东西方文化对话唱片的精髓。在演出前余隆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不是只有唐人街、舞狮和春节这些范本式的东西,还应该有中国文化的审美和哲学,有体现中国文化深邃和精彩的东西,让世界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摆脱好奇和猎奇。”

 // 复制唱片开幕新乐季 // 

当晚的开幕音乐会,演绎的是马勒和叶小纲的两部同名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音乐总监余隆携上海交响乐团与女高音郭森、男中音袁晨野(叶小纲《大地之歌》)及男高音夏侯金旭和女中音朱慧玲(马勒《大地之歌》),再现了唱片中音乐的磅礴气势,弦乐的平衡和铜管的清亮,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中西两位不同文化背景作曲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诠释的差异。

1908年春天,作曲大师马勒在他意大利多比亚科地区的作曲工作室内,遇见了新的作曲灵感。他从一本名为《中国之笛》的德语诗集(汉斯·贝特格由一本中国唐诗的法语译本辗转意译而成的)中,选用了七首译诗,开始创作《大地之歌》这部作品。这是他三部与告别世界之作的第一部(随后是第九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

尽管因为是辗转翻译而来,所以有人觉得其中的唐诗韵味已经流失,但东方的影响确确实实存在,比如乐章的构造——《大地之歌》中的一些乐章的结构类似于中国古代诗文文法中常见的“起承转合”,这样的结构脉络存在于原来的唐诗文本中,在翻译过程中被保留下来,并且被马勒对歌词的敏锐思维所把握,形成了充满东方式均衡感的乐章内结构。

这是德国角度的作品,余隆很想知道,这些唐诗在中国作曲家的视野中,会如何表现,所以2005年他委约中国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写了同名作品《大地之歌》。“这让我非常自豪。”余隆说,“当这两部作品对照起来,你就能感受到东西方哲学、审美和文学的不同之处,这会让你进一步加深对作曲家意图的理解。”

余隆将上交签约DG的第二张唱片,曲目选择了两首《大地之歌》,并在去年年末全球疫情肆虐时,排除万难录制完毕。前不久,《大地之歌》唱片全球发行,包括《卫报》《金融时报》、BBC广播三台、Music Web International 等多家海外媒体纷纷撰文,给予这张唱片好评。

此次新乐季开幕,几乎是这张唱片的“录制再现”,也让很多观众觉得超值。音乐会结束后,刚刚放下指挥棒的余隆,旋即来到后台,拿起签名笔,做起了“最孤独”的签售。因疫情防控的需要,观众无法直接从艺术家手中接过唱片,但对于这张余隆携手上海交响乐团新录制的DG专辑,很多人都期待已久。乐团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采取直播的形式,让观众和指挥余隆线上“云握手”,与此同时,团长周平则第一时间把一张张签好名的唱片放进寄存柜内,让现场等候的观众“立等可取”。

 // 了解中国文化要摆脱猎奇式 // 

中西方两位作曲家的同名《大地之歌》,在余隆看来,是“油画和水墨画对照的‘双联画’”,“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对比参差。”

马勒的《大地之歌》在余隆心里占据特殊的位置。大约四十年前,在德国柏林的一个交响乐团开始自己的第一份重要指挥工作时,余隆所提议的演出曲目就是这部作品。“我提出这部作品是因为我尝试在德国的古典音乐曲目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当时我非常年轻,并没有认识到这部作品有多难。后来我发现这不仅对于中国艺术家,甚至对德国艺术家而言,也是一部非常困难的作品,因为很难找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他说,自己后来把这部作品带到中国,发现中国观众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部杰作的重要意义,为此,他坚定了要做中西方文化对话、让国际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决心。

“不是出去演两部作品,就能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了。”余隆说,要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不能只知道中国GDP是多少,不能只是猎奇或者好奇,而是应该从深入的文化了解开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西方艺术很具象化,像马勒要用音乐讲述‘在森林中走路,寻找自己心灵孤独的世界’这样的感受,他一定会用细节告诉你,一定会用黑管吹出心灵的那种惆怅,而中国文化则用简单几句话,让你去想象。”

他认为,先了解中国文化的哲学和审美,才能真正知道中国人是怎么看待世界的。所以他在唱片中,非常讲究地用上了中国黄山的风景,“因为有雾,有留白”。他还首次让DG唱片的解说词中,配上了中文唐诗的原文,已经对应的翻译。“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仓促的演出、简单的复制这些网红式做法能完成的,”余隆说,情感是相同的,但表达的方式各有不同,他在全世界都倡议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在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的环境下,这种对话尤为重要。音乐是个非常有用的参照,帮人们理解彼此的不同。这种不同无关对与错,但认识到它,就能帮助我们相互理解,实现沟通。”

而挖掘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化中的美学高度,将是上海交响2021-22音乐季中的主题之一,除开幕音乐会中以唐诗为共同文本的中西音乐表达,还将有以青年作曲家周天以宋词为灵感的音乐时空之旅。除此,新乐季也将延续上交的“歌剧传统”,通过《浪子的历程》《白蛇传》《七日》等佳作集中呈现中西歌剧的不同魅力,同时,聚焦展现中国年轻音乐力量依旧是上交新乐季中的重要着力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