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项活动覆盖全市,2021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本周六开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看科技电影、听大咖访谈、玩科普游戏,从科普基地到商圈公园,从线下活动到线上平台,千余项科普活动即将从本周六起上演,拉开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1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序幕。
科学家+艺术家 畅谈“天”“地”“人”
今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由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委、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以及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同主办。活动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上海主场活动、区级主场活动、系列在线科普活动以及系列联合科普行动。
9月11日,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暨科技会客厅——“天地之间 科学筑梦”科学与艺术对话专场活动将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一场以“天”“地”“人”为主线脉络,展现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环境保护领域、城市建设领域成就的好戏将拉开帷幕。
活动将特邀中科院院士金亚秋,中科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查学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同济大学荣誉教授、意大利著名建筑与设计大师Aldo Cibic(阿尔多·契比齐)教授,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范凌,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军等科学和艺术界大咖,分别从“天”“地”“人”三个篇章来讲述新时代上海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澎湃活力。
对话注重“科艺融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夏蕴慧、著名钢琴演奏家李小倩带来的钢琴小提琴协奏曲《沉思》,将成为活动的“序”,带观众进入理性美与感性美碰撞交互的世界。昆曲《牡丹亭》、现代舞《人与都市》等表演将穿插其中。著名钢琴艺术家孔祥东还将现场钢琴独奏《我和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庆祝建党百年。
电影+科幻 聚人气、接地气的科普大餐
科普电影欣赏、科幻大咖对话、创意环保走秀,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既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又充分与市民兴趣爱好对接。
作为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上海科技电影周已连续举办三届,广受好评。今年,以“追光百年 畅想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上海科技电影周如约而至,将于9月11-17日在上海科技影城举办,共有13部影片通过公益专场和活动专场的形式与市民见面,公益场仍保持3元的票价,将通过猫眼平台进行售卖。
刚刚上映不久的天文学家叶叔华院士纪录电影《星河一叶》将作为此次电影周的开幕影片,与《钱学森》《我是医生》《黄大年》等科学家传记电影一同组成“礼赞科学精神”版块,展现我国在这些“国士”们引领下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发展的奋斗历程。奥斯卡最佳动画提名《飞奔去月球》等一批获奖影片,与《动物出击》《伊阿索密码》等影片一起组成“追逐科学梦想”版块。此外,在特设的“重温红色经典”版块,《小兵张嘎》《地道战》等经典影片将悉数亮相大荧幕。
此外,国内知名高校相关领域的教授与相关碳中和专家将在电影周里,共话电影《中国冰川》,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等热议。电影周还将首次联动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和上海崇明生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让更多市民欣赏科技电影。
除了看科技电影,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还聚焦科幻小说。9月12日,以“阅见幻想·未来已来”为主题的科幻大咖跨界对谈活动将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著名网络小说家“会说话的肘子”、“天瑞说符”,《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中科院先进制造所副所长、科幻作家张文武,北京师范大学首个科幻博士姜振宇等线上线下科幻大咖,将为圈内圈外科幻小说迷们讲述科幻那些事。
此外,针对广大市民、青少年学生的2021“美丽城市”科普行动,世界500强企业科普互动展、“TELL+科学”嘉年华活动,科技会客厅——“答‘肺’所问、胸中有术”等主题活动都会在科普日期间逐一登陆科学会堂。
云端+线上 科普大放送好戏连台
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全国科普日”活动?各区科协则根据防控形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让“云上科普日”成为首选。
普陀区依托科普云平台推出“空中专家课堂”“空中创意课堂”“科普游戏体验”“云游科普场馆”、在线科普文化体验等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类线上科普活动。同时,在云平台开设“街镇科普大放送”版块,进行直播和录播,形成网络科普传播热潮。
静安区整合了社区书院、科普场馆等科普资源,开展“空中科普课堂”“云游科普场馆”“DIY科普手作”“科学实验秀”等线上线下互动的活动,形成市区联动、街镇连线的“科普日云上科普集市活动”;黄浦区云上主场活动暨商业科普节通过抖音平台直播,涵盖“科技心·百年路”“黄浦百年科技足迹”“黄浦社区书院风采”“黄浦商业科普展示”四大方面,弘扬科学精神,展示品牌风采。
虹口区科普日启动仪式、“科启未来说”直接通过“上海虹口”App进行全程直播,《开学第一课》科普进校园活动将在虹口区第六中学小学开展,现场授课通过视频连线各个班级,达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青浦区线上科普知识网络系列赛、金山区“指尖上de科普”线上答题赛、崇明区公民科学素养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科普赛事,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理性思维,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提升全区公民科学素养。
此外,今年的上海市“全国科普日”还将走进商圈、社区、校园、公园、企业园区、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日的活动处处可看到,人人可参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