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物|在城市的郊野中,做一个秘境守护者
2021-09-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为了一只通体绿色的小蛙,郭陶然已经在上海的郊野寻找了整整3年,然而,至今一无所获,为此,他还连续刊登了3篇寻蛙启事。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个外号叫“虫哥”的85后小伙为何会对青蛙情有独钟?当记者来到他位于闵行区浦江郊野公园的城市荒野工作室的时候,所有的疑问都迎刃而解了。

 // 寻找上海户籍无斑雨蛙 // 

郭陶然的工作室位于浦江郊野公园森林游憩区的一座配套用房里,周围被丰富的植被所环绕,颇有绿野仙踪的感觉。作为闵行区首个以乡土生态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目前一共引入和保育上海乡土植物400余种,乡土动物800余种,而寻蛙启事上要找的,正是上海户籍的无斑雨蛙。

“据上海老一辈野保工作者介绍,曾经在上海的水稻田里有一种通体绿色的小蛙,在雨后会集群大声鸣叫,因此被当地人称为‘雨呱呱’‘绿蛤蟆’。这种蛙是雨蛙科雨蛙属的无斑雨蛙,模式产地在上海。”郭陶然介绍道,“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可爱的小蛙近15年来几乎再也没有人在上海看到过了——无斑雨蛙对环境比较敏感。我们在闵行有一块用来做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稻田,没有农药和化肥,恰好可以满足它们的生存需求。所以,我们特地向上海的伙伴们征集线索,我们将前往实地调查,以期能够重新恢复无斑雨蛙在上海的种群。”

说着,郭陶然拿起今年工作室刚刚做成的一套上海本土青蛙的仿真模型盲盒:“上海有七八种本土的蛙类,除了无斑雨蛙还有饰纹蛙、中华蟾蜍、金线侧褶蛙……为了让大家看得更加真切,零经验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从设计到打样,花费了整整半年的时间终于做了出来。”原来,这些盲盒都是为前来体验蛙类主题科普活动的学员们准备的。基地长期开展各种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通过乡土生物、生态、生活等一系列自然教育课程,帮助大家了解、热爱上海的生态环境。

 // 城市生态修复需要系统性支持 // 

出生于1988年的郭陶然从小就对动植物情有独钟,长大后进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我们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微观层面。我平时很喜欢哲学,经常会去听一些相关的讲座,大大小小也有几百场了。后来到了大四的时候,我干脆转到哲学系学习,这段经历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更宏观的思考。”毕业后的第2年,他创立了城市荒野工作室,致力于都市自然教育和城市生态修复。

工作室接到的第一个城市生态修复项目是在浦东,当时正好有一片地块在改造,在得到绿化局的支持后,郭陶然和小伙伴们在这里开启了3000平方米的实践基地,一共引种260种乡土植物和180种本土动物,如今,经过6年的时间,郭陶然欣喜地发现,这里的入侵物种已经快消失了。“这是植物演替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要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将它们的发展规律归纳出来后录入我们的数据库。之前的资料里面,只是记载上海有哪些物种,但是具体生境的特点,习性如何,有很多还不清楚。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块空缺补上,从实践中来,再回实践中去,从而一步步实现城市生态修复。这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漫长的、艰巨的过程。”   

据了解,目前工作室一共有16个小伙伴,都是85后、90后的年轻人,大家各司其职,为生态保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临走,记者在桌子上发现几本精美的手册:《上海夜观指南》《上海水鸟观察入门指南》《上海林鸟观察入门指南》《上海野花观察入门指南》,原来这些干货满满、照片美美的手册都是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自己拍摄、整理的,免费提供给大家查阅。“带上手册,走到野外,按图索骥,非常方便。另外,我们正在建立一个华东生物多样性的影像库,建成后,里面的数千种物种资料都是对外公开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网络查阅。”郭陶然补充道。

 // 立志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虫哥” // 

工作室旁边的基地,这里一共分为常绿树种区,落叶树种区,常绿、落叶树种混交区,蝶类招引区,水生生物保育区,灌木展示区和科普活动区。郭陶然对这26亩地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虫了如指掌。昆虫的身材那么小,有的时候还藏得很隐蔽,可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发现它们的速度。对此,郭陶然谦虚地说,那只是因为自己了解这些昆虫的习性罢了,知道每一种昆虫最爱待在哪一类植物上,只要找到了植物,昆虫的方位也就八九不离十了。“目前,相比鸟类和植物,上海本地昆虫相关的资料还很不全面,我们团队这几年正在收集相关的数据。” 郭陶然说道,“昆虫虽然小,但是对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植被还是其他动物。”

再往前走,在一条矮篱笆边,记者巧遇了一只龟正在试图攀爬,憨态可掬的样子着实招人喜爱。“这只黄缘闭壳龟的状态不太对,让我看看。”郭陶然轻轻地将它拿起,发现这只可怜的龟正在被一只蚂蟥骚扰,已经有了伤口。郭陶然赶紧把蚂蟥取走,并拍照记录。“它平时行动非常迟缓,不会出现这种坐立不安的样子的。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在它们身上装了接收器,可以随时掌握行踪。另外,我们也安装了一些红外线摄像头,看看会有哪些其他生物在此出没,为我们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研究提供依据。”

 >>>记者手记 

正如郭陶然所说:“上海之前并没有一个以上海乡土生态特色为主题的、能够展示上海本土物种的科普基地,我们想做出来,让更多人看到,成为一个样板。在这里可以讲述很多故事,比如上海本地有哪些植物和动物,它们与这座城市发展的关联,它们曾出现在哪些区域,又如何重回生机……”上海将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自然生态系统既是城市命脉所在,也因城市人文活动而更加鲜活。很高兴看到,郭陶然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用充满创意的方式为上海的生态之美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加入进来,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可以成为生态城市的国际典型案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