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放学,社区“开学”,上海共青团、少先队幸福“大礼包”助力“双减”
2021-09-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

“双减”来了,补习班没了。“周末去哪儿?”成了走出家门、校门、培训大门“三门一线”后,学生和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学校放学,社区“开学”。9月9日,上海共青团、少先队助力“双减”工作交流会举办,会上发布“玩·聚·成长”青年中心助力“双减”服务菜单和“15分钟幸福圈”争章15事,为孩子们送上幸福“大礼包”。

作为青年玩、聚、成长的“实体门店”,青年中心已解锁“15分钟幸福圈”第一站,将服务对象拓展至中小学生,成为助力“双减”的阵地。周末“高质量公共空间”背后,是共青团正在进一步赋予“15分钟生活圈”深度,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与更广泛的上海青少年群体一起玩、聚、成长。

团市委书记上官剑,市少工委主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和团市委机关各部室负责人,各团区委书记、团队干部,少先队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团市委副书记邬斌主持。

 “双减”后的第一个学期 

最近,宝山社区的家长微信群非常热闹。组织化活动供不应求,一些热门活动,往往发布几分钟就被“秒杀”。

在跳蚤市场交换闲置物品;探望孤寡老人;用画笔帮助老旧变电站“更新”……得益于宝山团区委推出的“社区小先生”制度,孩子们不但回归正常的社区生活,在混龄伙伴组成的小社会里,学习到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

宝山大场镇团干部金斐是一名社区少先队干部,也是享受到本次“双减”政策红利的一年级新生家长。“‘双减’后第一周,让我们开始深入思考到底减的是什么,增的又是什么。”她说道。劳动、社交、教育、文体、安全、公益……这些过去在家长眼中是“配菜”的活动,现在开始变得“真香”,频频受到家长的青睐。

另一方面,从家门、校门、培训大门“三门一线”走向社区大门,学生的想法也更加“活络”了。

“对我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没有了周末繁重的作业和补习班,希望家长们少给我们报班。”市红理会理事,来自唐镇中学的学生潘艺蕾向全市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要做“双减”的小主人,走进“15分钟幸福圈”。

潘艺蕾说,自己和小伙伴们对社区里围绕“双减”开展的项目有诸多憧憬:社区自习室、社区跑团、自然探究平台、职业体验等。“大家都积极地反馈到社区居委会,希望想法能够实现。”

与此同时,一个能够承载诸多活动的“高质量公共空间”成了刚需。

 青年中心解锁“双减”阵地第一站 

在南浦广场公园,有一家区级枢纽型青年中心——社创坊。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拥有固定展陈空间、综合会议室、社创书屋、多功能小剧场等多种活动空间。自开放以来已承接各类活动500余场次,服务各类青少年群体1.3万余人次。

青年在哪里,青年中心就建在哪里。自2013年第一批青年中心成立以来,全市已有1090家青年中心,正在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低偿的公益服务。

作为“双减”阵地第一站,越来越多的活力元素和亲子元素被注入其中。

7月12日,社创坊正式启动了亲子共育项目,为7~18周岁青少年和家庭的亲子成长关系提供服务,在20家试点街镇的亲子共育加油站推出“一对一亲子心理调适个案疏导”服务和“点单式团体亲子共育课授课”服务。截至目前,“点单式团体亲子共育授课”已开展活动46场。

“我们努力让社区居民和青少年,有需求想到社创坊,有活动想来社创坊,有问题想找社创坊,有事没事都想着社创坊。”浦东新区社创坊青年中心负责人叶卉表示,“更重要的是,它好比是一个团属社会创新产品研发、加工、配送的‘中央厨房’。”

据了解,青年中心根据不同服务场景,分为社区型、园区型、商区型、乡村型、特色型五个类型,为青年提供学习提升、亲子教育、体育健身、艺术体验、心理减压等各类服务项目,是全区青年玩聚成长的“实体门店”。

 “15分钟幸福圈”不止步于“圈出场地” 

探索“15分钟幸福活动圈”,并不是止步于“圈出场地”,而是要真正做到“学校放学,社区开学”,为“双减”下的青少年和家长提供服务。

“我们从8月起开始进行调研,9月份开始常态化服务。”团市委基层工作部表示,青年中心将提前一周上报活动清单至团各区委,团区委发布活动。

作为“大礼包”之一,活动现场发布了“玩·聚·成长”青年中心助力“双减”服务菜单。9月菜单包含市区两级青年中心项目共计75个,其中既有趣味编程、科普讲座、葫芦丝体验,还有少年跆拳道、舞蹈体验等课程。学生及家长可通过微信搜索“青年之家云平台”小程序或通过“青春上海”微信公众号的“玩聚成长”栏目进行查询、报名。接下来,服务菜单将持续更新,推出更多面向少年儿童的活动内容。

“在青年中心助力下,团区委已梳理出26项服务内容,涵盖美艺科普、人文历史、志愿公益等10余个类别。”静安团区委书记吴佳妮说,这些活动成了少年儿童“15分钟幸福圈”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成了让家长放心满意的贴心选择。

她举例道,在静安,一张涵盖全区140个点位的少年儿童实践地图成为了“假日索引”,对“15分钟幸福圈”形成支撑,为少年儿童们“双减”后走出校园开展活动提供指引。

作为旗舰版的青年中心,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一团属市级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长期以来在青少年科技创新、美育教育、研学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徐速介绍,活动中心将聚焦“有效的加”,充分发挥活动中心阵地作用,增强校内课后服务供给,为学校提供专业化、品牌化的课后服务支持,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合力,为教育均衡“搭桥铺路”提供便利。

 上海共青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赋能模式 

为了助力“双减”,上海共青团、少先队下了很多功夫。上个周末,上海首推“15分钟幸福圈”共享育儿,成了“双减”下的上海经典案例。

目前,市少工委已在全市200多个街镇建立社区少工委,并将持续通过组建社区大中小队的方式,实现社区少先队组织全覆盖,而上海各个街镇社区正依托社区少工委,深入挖掘各类适宜亲子间展开的实践类活动,打造上海红领巾的“15分钟幸福圈”,开启“共享育儿”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15分钟幸福圈”更着重于因地制宜,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价值。

据悉,上海团市委将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助力“双减”工作中的组织优势、活动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青少协力、团教协作、家社协同,积极盘活各条线资源,谋划助力“双减”,助力打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少年儿童“双减”后生活的良好局面。

 【项目介绍】 

一、青年中心

自2013年第一批青年中心成立以来,全市已有青年中心共计1090家,实现了街道、镇100%全覆盖,其中市级4A级194家、5A级39家。

1.项目背景

按照“青年在哪里,青年中心就建在哪里”原则,鼓励青年中心立足自身服务功能,开发特色项目,形成“基本+特色”相结合的项目菜单,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优质低偿”的公益服务,实现参建单位、青年中心和青年“多赢”目标。在青年中心的选址布点方面,充分整合团属工作阵地、社区服务阵地、党建工作阵地、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社会组织工作场所、社会公益类空间以及其他群团工作阵地等场所空间,将青年中心分为社区型、园区型、商区型、乡村型、特色型五个类型。为了促进青年中心的工作协同,发挥集聚效应和网络优势,选择工作基础好、工作力量充实的青年中心,着力打造成青年中心的区域性枢纽,以一带多,把分散的青年中心串联起来,构建矩阵式网络,有力提升青年中心影响力。

2.服务项目

结合青年中心特点,聚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探索形成以提升思想力、学习力、实践力、文体力和幸福力为基本导向,以“玩、聚、成长”为基本框架,以思想教育、“四史”研学、人文历史、科学普及、STEAM课堂、劳动教育、职业体验、社会沟通、亲职教育、志愿公益、体育健身、音乐素养、主题阅读、书法美术、生命教育、心理健康和减压手工为供给内容的服务清单,同时,通过“青年中心Y2Y平台”(the Youth Center To Youth Centers)实现优质资源交互,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主阵地,融入校内外协同育人格局,发挥青年中心服务功能及阵地作用,更好地服务全市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帮助缓解青年家长焦虑情绪。

二、15分钟幸福圈

1.定位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精神,立足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构建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结合上海2035年“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按照队员就近就便原则,整合区域红色、教育、文娱、体锻等实践资源,打造“15分钟少先队社区幸福活动圈”,使之成为队员对社区幸福生活向往的落脚点,成为立志为人民谋幸福的出发点。

2.内容

构筑“三圈育人”模式。一是外圈看场地,有地方。以贯彻落实党中央文件精神为契机,加强与市、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化机构沟通,整合优质资源,共同打造“15分钟少先队社区幸福活动圈”实践活动地图,为活动圈提供阵地支撑。二是中圈看场景,有内容。推动各活动场所、场地为队员量身打造和发动队员自主创造实践体验项目,形成特色活动菜单,整合场地专业人员、校内外辅导员力量,不断丰富队员实践体验场景,为活动圈提供内容支撑。三是里圈看场合,在室内室外有体验。聚焦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社会关注焦点,进一步增强思政、体锻、科创、探索、野趣等活动设计,强化实践体验环节,为活动圈提供成效支撑。

3.组织

采取市级牵头、各区推动、社区落地的工作模式。市级层面重在做平台、建制度、攻难点;区级层面重在整资源、建组织、抓落实。市、区两级共同推动,努力使“15分钟少先队社区幸福活动圈”成为少先队员喜欢少先队的重要内容,成为全社会更支持少先队的重要载体,成为上海少先队为全国先行先试的“样板间”。

4. “15分钟幸福圈”争章15事

组织建设类:参加一个楼组小队、邀请爸妈做一次志愿辅导员、结交一位知心小玩伴

道德养成类:寻找一位社区先锋榜样、提出一个社区建设“金点子”、帮助一位有困难的伙伴

社会实践类:参与布置一次“最美楼道”、观察一种社区花卉绿植的变化、参加一次职业体验

文体活动类:参与一次社区才艺展示、坚持一项体育锻炼、会玩一种传统游戏

家庭生活类:每日为爸妈做一件家务劳动、每日与爸妈进行一次亲子阅读、学会一种安全自护技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